智能手机英语四级满分多少APP(应用软件)用户隐私权侵害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与科学发展,电脑越来越智能化、迷你化。曾经的互联网时代正悄然演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依赖一部智能手机,公众可以随时了解发生在远方的故事,可以了解到任何人此时正在做的事情并分享给远方的任何人。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过手机社交APP完成。智能手机社交软件APP将真实的人际关系移植到虚拟的平台上,使交流更为便利,管理成本得到降低。同时,智能手机社交软件APP为用户提供了许多新鲜的体验与个性化的服务,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也随之而来。
[关键词]智能手机;应用软件;隐私权;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08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3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
本调研报告主要针对西宁市曹家寨社区的手机APP应用用户的隐私权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13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探讨用户对隐私相关内容的态度与认知、对隐私安全相关内容的
评价,借此为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隐私权保护提供政策参考。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案访问,法律检索。研究方式包括调查研究,实地研究以及文献研究。
一、用户基本资料
在133份问卷调查中,男性为68人,占比51.12%;女性为65人,占比为48.88%。学历层次为高中以上的为101人,占比75.93%,专科及以上学历者有31人,占比23.30%。用户的年龄主要18岁以上,共计114人,占比85.71%。
在参加调研的用户中,他们比较倾向于那些软件呢?经过调查,绝大部分用户安装了QQ、、支付宝、新浪微博,分别为130人(97.74%电影排名),118人(88.72%),98人(73.68%),89人(66.92%)。另外还有陌陌:15人(11.28%),人人:23人(17.29%),YY:8人(6.02%),其他:76人(57.14%)。对于使用手机APP时间每天超过1小时的有84人,占比63.16%,超过3小时的有44人,占比33.08%。调研结果表明,高中以上学历的用户使用手机APP的时间较长,平均每天使用43.7分钟。
二、调研内容及反馈
(一)用户对隐私相关内容的态度及认知
调查结果表明,用户对隐私关注程度总体程度较高。121适合女生ktv唱的歌人表示对于隐私比较注意保护,对个人隐私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其中学历层次在高中以下的用户为32人,其中25人对隐私也有一定的保护意识。由此可见,隐私保护意识与学历高低并无必然联系。
对隐私内容的理解程度因学历高低而有一定的差别。结果表明,学历层次为高中以下的用户对于隐私的理解仅限于个人信息、金融资料、社会关系。但是学历层次为高中及以上的用户对于隐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将历史记录与地点位置等信息也纳入其中。
在问卷中,53.38%的用户(71人)承认隐私曾经被泄露,主要包括个人信息,金融资料,历史记录等内容。在承认隐私曾被泄露的用户中,金融资料占比超过60%(45人)。该结果表明,用户对金融资料泄露的关注度最高,被泄露的可能性最大。其次包括个人信息50.70%(36人),历史记录33.80%(24人)。
在承认隐私曾经被泄露的用户中,53人表示因为手机被盗而导致隐私泄露;25人认为是手机病毒的缘故;21人坦诚是自己操作缺陷所致。由此可见,隐私被泄露主要因为缺乏保护手段,在手机丢失之后容易被人利用。
(二)用户对隐私安全的评价
1.对手机社交软件的安全性评价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75人对手机中的应用APPheight什么意思表示信任,占比56.39%。剩余的58人表示对手机中的应用APP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手机应用APP有越轨行为的有53人,认为手机应用存在隐私保护缺陷的有44人,认为手机应用具有欺骗性的有21人。超过90%的用户(121人)表示经常受到广告的骚扰,对隐私影响较大。广告的主要形式包括:广告短信和应用软件消息推送。另外超过30%的用户(41人)表示对政府监控APP账户信息感到忧虑,超过20%的用户(27人)表示对软件的一些功能感到忧虑,例如:好友推荐功能,地址共享功能,信息共享与转发功能。还有不到20%的用户(24人)对手机网络黑客或病毒感到忧虑。
针对应用APP后台监控行为,主要包括记录历史记录,地点位置信息,个人输入习惯。应用APP在记录用户以上三种信息后,会进行广告推送,个人信息公开,及其他商业性行为。
2.对手机社交环境的安全性评价
在实名制政策加速覆盖互联网的2015年,实名制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隐私又有多大的影响呢?在参加调查的用户中,57.89%(77人)的用户表示受到了一定的困扰。个人真实信息频繁暴露的新闻对于大部分人还是带来了一定的恐慌。针对这种情况,用户一般采用三类方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比率分别为:故意伪造真实身份信息,即采用假名、假、假照片以保护隐私的用户达到了97人,占比72.93%;设置多重准入权限,即设置多重密码,多重身份验证以保护隐私的用户有21人,占比15.79%;拒绝任何个人资料的上传,使用空白资料的用户也有15人,占比11.28%。
前文已经提到大部分的用户安装了不止一个手机应用APP。那用户针对各种APP设置密码的情况如何?经过调查,93关于母亲节的句子优美人(69.92%)针对不同的应用设置了不同的密码,其中28人(21.05%)设置了超过4组或4组以上的密码组合;还有19人(14.28%)对于各种手机APP只设置了一组密码。以上结果也佐证了用户对隐私有一定的保护意识。
3.对隐私保护政策的信任度评价 用户在安装软件之前,都会出现软件的隐私保护条款。研究表明:有70人(52.63%)表示在安装APP之前都会大致看一下隐私保护条款的内容。有26人(19.55%)表示会具体看一下里面的内容。有37人(27.82%)表示会直接省略隐私保护条款、直接安装。
公益广告文案 有超过一半的用户(71人)对隐私保护条款表示信任,认同APP的隐私保护条款,符合隐私保护的预期。有超过1/3的用户(47人)表示APP的隐私保护条款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存在欺骗行为。另外还有15人表示说不清。当笔者询问对隐私条款不信任、不了解的用户“既然对此不信任、不了解,为什么要安装呢”?大部分用户均表示,不会在其中使用过多真实资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