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_省略_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为例_陈婵
无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
美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为例
陈 婵1,2,邹晓东1,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社科管理服务中心;3.浙江大学党委,浙江杭州310058)收稿日期:2014-05-
12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重大项目(Y201330311
)作者简介:陈婵(1981-)
,女,湖北武汉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社科服务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跨学科组织管理;邹晓东(1
三国英传7967-),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党委党务副书记,研究方向为组织战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跨学科组织管理。
摘 要: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是近十年来大学学术组织变革的新形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广泛存在,其独立性、项目导向性和密切联系社会需求等特征使其迅速成为促进跨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选取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作为案例,通过对其建设、组织、运行以及管理等进行全面介绍,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建设特征,以期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关键词:跨学科研究;高等院校;机构建设
DOI:10.6049/kjjby
dc.2014030715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5)02-0035-
040 引言
在众多探讨“
跨学科”的主题中,“跨学科的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一直是研究如何促进跨学科发展的学者们特别关注的课题。美国学者利萨·K·拉图卡提出,大学院(系)结构及其组织管理模式是阻碍高校
跨学科研究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1]。克莱茵[2]
也指出,
参与跨学科研究的人员常常会面临各种障碍,如跨学科研究合作中的组织管理障碍,学院作为研究组织形式本身对组织外部学术贡献的不认可,以及跨学科研
究工作的低回报等。盖格[3]
从学系组织形式限制性角
度,论证了新知识的生产需要依托跨学科的组织形式,并提出了在大学中建立“专门研究机构”(ORUs)的观点。
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是近十年大学学术组织变革中出现的新形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广泛存在,其独立性、项目导向性和密切联系社会需求等特征,为大学跨学科研究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哈佛大学这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无论在前沿科学研究领域还是跨学科研究领域都成就卓然,本文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为案例。通过对其建设概况、运行机制进行剖析,以期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
1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概况
999年10月1日,拉德克里夫学院与哈佛大学正式合并,建立了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2001年1月1日,历史学家、现任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ew Gilpin Faust)担任研究院首任院长。2009年,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召开了为期两天主题为“庆祝跨越学科边界的十周年”的学术研讨会,这个活动突显了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成立10年来在学科交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自成立以来,研究院会员计划(Fel-lowship 
Program)已经资助了650位学者在研究院从事为期一年的研究,其中包括11位麦克阿瑟研究员、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蛋白质折叠发现者(在医学界对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以及疯牛病的理解作出了杰出贡献)、托尼奖得主以及一大批理论创新者和大艺术家。2011-2012年,高等研究院总运行经费为2 270万美元,经费主要来自哈佛大学的捐赠,具体经费来源结构详见图1。
高等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在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创造新思想以及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思想交流。其建设目标是成为大思想家、新思想生产者和前沿研究学者的家园。研究院提供的各种启发思维计划完全向公众开放,包括:
图1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运营经费来源结构
(1)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会员计划(Fellowship
Program)每年支持50位顶尖的艺术家和学者。该计划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同类计划中最有竞争力的计划之一,获资助率仅为申请人数的5%。
(2)学术探索计划(the Academic Ventures Pro-
gram),主要培育跨学科合作研究项目并赞助学者面向公众的演讲和会议。
(3)亚瑟·伊丽莎白·施莱辛格美国妇女历史图
书馆(Arthur and Elizabeth Schlesinger Library on the
History of Women in America)。该图书馆记录了美国妇女的历史,对妇女、性别和社会问题研究关注颇多。
经费来源还包括:拉德克里夫学院校友、哈佛校友以及现在和过去研究员的捐助,基金会、企业的资助,以及房屋和会场租赁获得的租金。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致力于提升其教职工、学生素质,提供多样化的项目,并不断加强整个机构对多样化的敏感性。同时特别希望不同肤的人员和妇女来申请他们的职位。
2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运行管理及特征分析
2.1 发展理念:不断追求卓越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等研究院)成立的宗旨在于为各个领域跨越学科边界、追求更卓越学术成就和创造新知识的学者提供研究场所。秉持这一发展理念,高等研究院启动了一系列促进知识生产和思想碰撞的计划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选拔顶尖专家、学者以及艺术家驻院研究,为驻院研究员提供并营造开放、灵活、互动、有挑战性的研究环境和氛围,为哈佛教师与研究院研究员提供合作机会,为哈佛和波士顿地区学生提供与一流学者共事的机会。同时,高等研究院也成为哈佛吸引一流学者加盟的重要平台。具体来说,高等研究院是思想碰撞、前沿研究、知识生产以及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平台,它将一流的学者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资金、研究场地、研究设施以及研究资料,使他们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学术梦想。高等研究院所有管理、组织和运行都是围绕追求卓越的理念展开的,其所资助的领域涉及艺术、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同时既支持个人研究也支持团队研究。2.2 运行模式独立,组织构架层次分明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是哈佛大学研究高难度问题的研究院,在组织构架图中与其它13个学院并列,
它以项目和资助计划形式与各学院的师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管理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
高等研究院的组织框架可以分成4个层次:领导层、咨询层、核心业务层和支撑层。领导层有9位成员,分别为研究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图书馆执行主任、研究院教务长、分管外联副院长、研究院行政主任、分管财务副院长、分管研究员资格计划副院长以及分管学术冒险计划主任。咨询层为院长咨询委员会和施莱辛格图书馆委员会,职能是为高等研究院的重要工作提供决策建议,委员会成员由原拉德克里夫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校友构成。核心业务层由研究员资格计划、学术冒险计划和施莱辛格图书馆的成员构成,他们是高等研究院实现建设愿景的3个关键抓手。支撑层由6个职能部门构成,分别为院长办公室、事件管理办公室、宣传办公室、外联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和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支撑高等研究院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组织结构如何自学编程
  高等研究院的职员隶属于哈佛大学,享受哈佛大学的人事政策,可以参与哈佛的各种活动,享受相关利益。高等研究院既是研究单位也是教学单位,研究员资格确认要经过面试和审批程序,高等研究院本身不招收学生同时也没有学位授予权,但是它参与哈佛整体课程建设以及各学院(系)提供的课程计划,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学习与实习机会。
2.3 项目计划开放性、多样化
高等研究院核心层面的3个主要抓手以项目计划为主要载体,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实现了拔尖人才的聚集和多学科的会聚,为其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路径。具体计划介绍如下:
(1)研究员资格计划(Fellowship Program)。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资格计划是一个学者家园计划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scholarly community)。该计划支持那些作出特殊承诺并证明自己有实力实现目标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和作家。根据原拉德克里夫学院在妇女教育和研究上的传统,高等研究院承诺继续支持关于女性、性别和社会的研究。该计划向全世界所有追求卓越的学者开放,高等研究院希望借此打造一个多样化发展的团队。
计划每年支持50位顶尖的艺术家、科学家或学者,获资助者既要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又要有实际研究成绩,可以与哈佛大学多学科团队一起工作。该计划接受个人申请,也接受团队申请。该计划每年申请通过率仅为5%,一般给予获资助研究员资格者7万美元研究经费,还为一些项目提供搬迁费用。研究员被要求驻院开展研究,以便更好地融入高等研究院的大家庭。在特殊情况下也接受短时期的驻院研究申请(研究资助减半)。高等研究院还帮助研究员解决家属平稳过渡问题。
前研究员不可以再次申请该计划。对于申请者的评价,主要基于其申请项目的质量和意义,以及申请人的成就和信用记录。
(2)学术探索计划(Academic Adventures)。学术探索计划旨在聚合来自哈佛乃至世界范围内不同学科的专家,促进跨学科合作研究、创新性研究、知识进步和新思想的产生,并探讨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学术探索计划具体包括会议和讲座、研讨会和讲习班、研究计划(波士顿地区研究首创行动)及其它参与机会。
会议和讲座覆盖哈佛的整个学术年度,主要吸引哈佛大学及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和原创性的思想家在这里展示创新成果,分享知识、研究、政策和实践,所有这些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并提供在线视频。研讨会和研习班能够拓展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视野,只有哈佛大学在晋升轨道的教师(ladder faculty member)和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含前研究员)才有资格申请。高等研究院负责主办研讨和研习期间1-3天的会议,提供会场、语言和行政管理支持,并为研讨会配备10-18人的会务团队。研讨会最高可提供1.8万美元支持,研习班最高可提供2万美元支持。其它参与机会包括午餐会系列(Lunch Series)、学生研讨分会(Student Post-er Session)和拉德克里夫访问学者项目(Radcliffe Insti-tute Visiting Scholars Program)。
(3)图书馆研究资助计划。图书馆为需要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系列研究资助。包括卡罗尔·K·福兹海默学生奖学金计划、研究资助计划、论文资助计划、口述历史资助计划和新英格兰地区会员协会资助计划。
卡罗尔·K·福兹海默学生奖学金计划是面向哈佛大学本科生的一项资助计划,资助金额最高达0.25万美元。研究员资助计划是面向所有学者的一项资助计划,资助金额最高达0.3万美元。论文资助计划面向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申请资格且论文题目已被认可的
博士生,资助金额最高达0.3万美元。口述历史资助计划是面向对美国妇女或性别历史进行访谈的学者的一项计划,资助金额最高达0.3万美元,该计划要求访谈所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存放在图书馆内。新英格兰地区会员协会是一个由21个主要文化机构组成的合作团体,其提供的资助计划面向美国公民或持有美国政府文件的外国公民,资助研究者在这些文化机构中从事至少8周的驻院研究工作,资助额度为0.5万美元。除新英格兰地区会员协会资助计划外,所有计划对申请书的评估都是基于项目本身的意义以及对知识发展和创新的潜在贡献。
2.4 与哈佛大学以及波士顿地区的柔性互动
哈佛大学很多教师被选择作为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同时高等研究院也为哈佛教师提供了很多机会和经费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高等研究院领导班子部分成员仍然在哈佛其它学院担任教职,学术探索计划各具体项目的牵头人也均由哈佛大学相关学院教师担任。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研究院工作,包括被聘任为研究院研究员、会见教授(meetingprofessor)和作为访问学者的研究伙伴,参加各种由艺术家、学者和科学家发起的免费活动。
高等研究院还特别关注波士顿地区的发展,联合拉帕波特研究院,共动发起了波士顿地区研究首创行动(Boston Area Research Initiative,BARI)。为波士顿地区的学生提供参与高等研究院工作的机会,同时与帕波特研究院联合提供面向博士研究生的联合研究员资格。
2.5 动态、多学科的研究团队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教授职位与哈佛大学终身制教授职位是共同授予的,当一个学者被授予高等研究院教授职位的同时也被授予哈佛大学终身制教授职位。这一举措为哈佛聚集了各个领域最顶尖的学者。高等研究院的教授在他们成为哈佛大学新教师的第一个5年中,可以在高等研究院做4个学期的研究员。这个总计两年的独立研究机会,为哈佛大学很多学院招揽了优秀教师。高等研究院的院长和施莱辛格图书馆主任都是哈佛教师委员会的成员。另外,哈佛大学各个学院的教师也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研究院的工作。
哈佛大学的终身教职及追求终身教职(tenure-track)的教师可以申请和领导探索性学术研讨会与研习班(Exploratory Seminars and workshops)。哈佛大学教师通过聚集学校和国际的参与者,加速讨论和研究。自1999年研究院成立以来,很多哈佛教师参与了研究员资格计划(Fellowship Program),在多学科和国际合作中完成了个人项目。哈佛相关领域的教师还与高等研究院的相关项目负责人一起举办了年会的座谈会,帮助策划设计了研究院大事件,这些大事件聚集了
·
安全评估
·
 第2
期       陈 婵,邹晓东:美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一批顶尖专家学者的参与。哈佛大学全体教职工和高等研究院驻院研究人共同构成了高等研究院动态、多学科的研究团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最大的成功在于,在以追求卓越为最高理念的指引下,在哈佛大学的支持下(资金、政策和人力等),成功营造了无边界、自由的科学探索氛围,实现了顶尖人才的集聚和思想碰撞,激发了研究者合作开展跨学科的内生动力。具体特征可以进一步归纳如下:
(1)追求卓越的理念,带来了卓越的成就,聚集了卓越的人才,构建了思想自由碰撞的舞台,逐步成为各领域顶尖人才的思想家园。
(2)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倡导无边界的思想交流,也鼓励学科研究进一步深化,以思想创新、新知识生产以及复杂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不对立学科与跨学科关系,为各种研究营造了轻松、自由的氛围。
(3)关注互动,以政策和项目开展各种互动,以互动促进高等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这些互动包括高等研究院与学院的互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教师与研究员的互动、学生与研究员的互动,以及研究院与波士顿地区的互动等。
(4)独立的管理权使得高等研究院充分拥有自主权,使各项特工作的策划和实施成为可能。
担保合同
(5)明确的组织层次划分为高等研究院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6)高等研究院重视申请者的基本条件(一般具有博士学位者才有资格申请)、学术成就和学术信誉,也根据不同领域的具体特点设置不同的准入标准。
(7)多样化的研究计划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哈佛研究团队的建设、哈佛学生的培养以及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了路径保障。
3 对我国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启示21世纪是跨学科时代,跨学科作为知识生产、技术创新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方式已然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其学科齐全优势,着力推进跨学科研究,是高等学校不可回避的重大责任,也是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而我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已成为促进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必然趋势。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作为哈佛大学的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在促进哈佛大学跨学科研究、前沿科学发展、地方服务、优秀人才引进、教师队伍提升、学生培养以及保持其在学术界的领先地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1 大平台建设方式为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运作提供新思路
  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不同于一般聚焦于某一具体问题的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它是面向所有领域,以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方式运作的独立研究机构。搭建平台式的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为所有有意愿或有需要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个人或团队提供平台,同时也通过制度设计吸引有能力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个人或团队集聚在平台上开展跨学科研究,是我国高校全面促进跨学科研究及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3.2 树立学科与跨学科的互补关系,形成开放、包容及自由的研究文化
  跨学科不是对学科的否定,它牢牢扎根于学科,是对学科理解及专业化统治地位的完善和补充[5]。既需要在学科内理解问题的深度和集中度,也需要跨学科理解问题的广度,以及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6]。在高校内确立学科与跨学科的互补关系,从根本上消除学科与跨学科的对立关系,有利于提升教师、研究者和学生对跨学科的认可度与接纳度,有利于学科文化和跨学科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开放、包容以及自由研究文化的形成。
3.3 以制度设计吸引优秀人才聚集,以人才推动跨学科研究
  人才是研究工作的根本,如何吸引优秀人才持续参与跨学科研究,是当前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就是通过为研究员提供专心研究的机会、与其他卓越人才和团队合作的机会、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平台以及一流的设施支持等,吸引了相关领域卓越人才的聚集,通过项目形式为卓越人才的跨学科合作提供机会,进而推动知识的创新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在充分了解优秀研究者参与跨学科研究内生动力的基础上,对独立研究机构进行制度创新,以环环相扣的项目或计划安排吸引优秀人才聚集并为他们之间跨学科合作创造机会,同时关注优秀人才产生的辐射效应,加强他们对相关领域的带动性,并为学生与优秀人才的合作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1] LISA R LATTUEA.Creating interdisciplinarity: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amo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faculty[M].Nashville: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2001.[2] JULIE T KLEIN.Interdisciplinarity: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M].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0.[3] ROGER L GEIGER.Organized research units-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0(1):1-19.
[4] DEZURE D.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J].Teach-ing Excellence,1999,10(3):2-3.
[5] NEWELL W H.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under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lessons from the school of inter-
disciplinary studies at Miami university,Ohio[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2,27(3):211-212.
(责任编辑:侯慧波)
沸腾人生演员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