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知否知否的下是什么
诗句知否知否的下一句是什么
导语:知否知否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人面不知何处去的下一句是:应是绿肥红瘦。
原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意思是:知道吗?知道吗?应当是绿叶(因吸了雨水而变得)肥大,红花(因风吹雨打而变得)消瘦。
这句话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原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瞿怎么念【诗词注释】
(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2)溪亭:临水的亭台。
(3)日暮:黄昏时候。
(4)沉醉:大醉。
(5)兴尽:尽了兴致。
六一快乐英语(5)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6)回舟:乘船而回。
(7)误入:不小心进入。
(8)藕花:荷花。
(9)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hēng),怎样才能
(10)惊:惊动。
电脑游戏配置(11)起:飞起来。
(12)一滩:一。热水壶哪个牌子好
(13)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诗词翻译】
昨天夜里雨点稀疏,风声急骤。(我)酣睡一夜,也没有消尽残留的酒意。试着询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怎么样),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当是绿叶(因吸了雨水而变得)肥大,红花(因风吹雨打而变得)消瘦。
【诗词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
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两会热点内容有翡演员表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