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在逆境中成长作文1.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趋势,目前本专业的规模,主要体现北京、全国的经济和社 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与要求。
21 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 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电子 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目前,市场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特别是高层次的设计 人才短缺。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既有劳动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大公司,更 多的是小公司和小企业;既有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更有合资、独资的外企。
目前本专业的规模是每年招生 60 人,基本满足北京地区、东南沿海及广东等地对电科 专业的人才需求。煮粽子需要多长时间
2.国内外高校同类专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尤其要注重以国内外名校同类专业的改革盲目行动打一个字 趋势为标杆,分析差距,出努力方向。
目前,全国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有    130多所,在校学生约 34
人。本专业设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人才对应着本专业不同层次 的社会需求。本专业的发展现状总体来说是良好的, 主要表现在:本专业的规模在逐年扩大, 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和招生人数都在增加;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 这是与电子科学 与技术行业的稳步发展相适应的。
3.对本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的培养方案、学科基础、师资队 伍、教学条件及其利用、教学建设与管理、教学效果、特项目等情况)和本专业在国内、 省内同类专业中的地位进行合理分析。
本专业经过学校的大力支持, 专业教师的不懈努力, 已经培养 5届合格毕业生,他们大 多数正从事各种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专业工作。同时本专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专业培养方案经过几年的不断修改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通识教育及公共基础课、
科基础课、学科方向及特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四个层次的教学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得到进 一步加强,专业选修课程更加丰富。
师资队伍从办专业初期的 7人,发展到目前 18位教师,其中教授 4人,副教授 14 人, 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80%
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每年资金投入约 50万资金,目前实验项目近 50 项,试验设备或仪 器共 100 台(套),专业实验室面积达 250 平方米,专业核心课程 3 .
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下,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 重大和综合性课题。 影响教学质量的校内要素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意思学教方的要素有:教师 队伍、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学方的要素是学习目的、上课态度。在这些方 面存在着:年轻教师不愿干教学,授课教师不稳定;教材选择和讲授内容没有统一标准,仍 然是因人而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相互结合不够;宽进严出的原则正被宽进宽 所取代;学生学习多以自我为中心,学习目的比较盲目等问题。因此,学校必须从 以下的两个方面来抓质量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如何查中考分数因此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必须坚持 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然而,目前人才培养有产学研脱节的趋势, 学生能够参与本专业 实践活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较少。 建立长期可靠的实习和研究基地是本专业可持 续发展的客观前提。
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1.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及自身的条件,明确在一定时期内专业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 位以及规模定位等。
2.明确专业培养方向。要根据专业的性质、社会需求情况、专业现有条件和发展潜力, 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形成专业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将原有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微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光电 子技术、物理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等 5 个专业整合为一个新的专业。 因此,在本专业中形成了 多个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如何在各方向的教学中体现本专业的综合 性、交叉性和集成性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3.紧跟时代要求,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具有时代 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及质量标准。
三、专业建设目标
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 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 实验 能力和专业知识,熟悉光电系统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 材料,元器件,集成电子系统,光电子器件,光电系统的设计,在仪器、仪表、控制与检测、 通讯等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具体目标:
1.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旨,对学生实行厚基础、宽口径、重实 吨的拼音的培养模式;鼓励、组织学生参与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专业 指导教师加强指导,实现人才培养多层次、多元化;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培养人才理念,
断改进优化专业培养方案。
2.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同时,不断引进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    3 年内博士学位教师占
教师总数的 90%以上,正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 60% ,专业教师达到或超过 35 人。
3.重点抓好 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力争 5 年内有 1~2门校级或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鼓励教师开设专业选修课程; 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优秀专业教材; 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 宽实验的综合性,力争开设 2~3 项高水平专业综合实验,实验项目达到或超过    60 项。实验
室面积达到或超过 600 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 200 万元;校外认识实习基地超过 5 个,生产 实习基地 2 个。
4.鼓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素质。
发表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2~3 /年;积极组织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力争实现国家级 2 /年。
5.加强并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建立本专业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做到每门课程 教学文件齐全;加强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之间的沟通,要求班主任参加班会 2 / 期。
四、专业建设措施
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提出建设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 对本专业学生做出具体分析, 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 基础上,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制订培养目标。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修订专业培 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等方面采取措施,体现先进性、科学性,与第二 课堂、导师制、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管理制度等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 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 的转变。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每年引进 2~3 名高水平人才,实现队伍发展和建设;鼓励教授、   
教授投身本科教学,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制定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规划与措施。 年教师培养与培训,教学团队的组建规划。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发 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等的规划与措施。
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 使更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出国进修的机会, 提高外语水平 和业务能力。
鼓励教授开设研讨课,
3.课程建设 组成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制定有利于高水平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的规划与措施。 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不断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中, 力争成为校级或北 京市级精品课程;其他专业课程按照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方案不断改进提高; 加强课程网站、 试题库的建设。
4.教材建设
明确教材选用和建设规划与措施,选择国家级重点教材、 21 世纪课程体系教材和国外 优秀教材;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 实现教材建设的现代化和立体 化。
5.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规划与措施。 与北京大华电子集团、北京现代汽 车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实 践教学体系,创造条件使更多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建立产学研在教学上的合作机制, 探讨如何推进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 提高实验开出率、实验室开放率以及综合性、 计性实验课程比例。制定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措施。
6.综合素质教育 营造良好宽松的育人环境, 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专业培 养计划中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创新计划、 精心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7.教学研究 应明确教学研究方向,制订鼓励教学研究的具体规划与措施。
8.教学管理 建立本专业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 登记并保存专业培养计划、 专业建设规划、课程 教学大纲、教案以及 5 年内专业试题和试卷等;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规范。
9.专业特及优势 在整体或部分教学环节,面向社会需要,依托所在学科,采取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教学 效果、提升社会声誉的重点措施,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专业特。 围绕光电子技术和电子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方向建设具有一定特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