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学 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3.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4.认识南宋偏安的历史影响。 | 重点: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王安石变法 3.南宋偏安 难点: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王安石变法 |
探学新知
一、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2、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政治: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经济:设诸路转运司综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分散机构权力
①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②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3)重文抑武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3、作用
①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强化了专制集权。
②消极:但“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学而致用:
题1、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
A.渴望收复幽云地区
B.将调兵权与统兵权相分离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崇文抑武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房产继承税多少1、边防压力
(1)宋辽:
①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②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
(2)宋夏
①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
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学而致用:
题2、下面为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财政危机
(1)军费开支庞大:北宋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
(2)官僚队伍膨胀: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3)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学而致用:
题3、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天冷了关心的句子
A.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B.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
C.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 D.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三、王安石变法世界杯冠军榜排名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3、原则: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4、措施:
(1)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5、结果:庆历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6、评价
(1)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
(2)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3)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4)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学而致用:
题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重要目的是( )张仲景的故事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
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题5、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四、南宋的偏安
5.1去哪里旅游好1、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建立: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3、南宋与金
(1)岳飞抗金: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2)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3)南北对峙: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学而致用:
题6、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 )
A.契丹人 B.匈奴人 C.党项人 D.女真人
随堂训练
1、1071年,宋朝大臣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