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9课《孟姜女哭长城》word教案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9课《孟姜女哭长城》word教案
教学目标
文件名
通过欣赏歌曲《孟姜女哭长城》,了解长城的历史和关于长城的传说等,学会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难点
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1、故事导入,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2、欣赏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2021非常经典走心的话
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答案: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词采用“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内容概括简练,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演唱上,体现了南北风格上的差异,一刚一柔,粗犷与细腻形成了鲜明对比) 
归纳与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的音乐特点:(见教材31页)
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因而最易于在本地区流行;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如:劳动民歌,劳动方式较为自由的,其节奏也会比较自由;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作反复。
(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体裁:小调最丰富      调式:徵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      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附送: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9课《山海关》word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词语,背诵三至五段。
2、过程与方法:自学与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两会热点内容2022本课重点是带着学生体会诗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难点是具体诗句的分析。关于福尔摩斯的电影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开课:万里长城是世界的奇迹,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由天下第一关之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立夏祝福语
孕妇护肤品推荐②生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词,指名逐词读,评议、正音。
②请生说说生词的意思。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师相机指导,是生评议。
(5)四人小组自由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交流(师生共用)。
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怎样赞颂山海关的?由此想到了什么?
2.作者是如何描写山海关的壮观险要的?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四、小结。

教师总结全文,点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