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詹天佑》教案一等奖3篇
4、课文《詹天佑》教案一等奖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推敲课文的词句。
  2.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
语句
  1.复习检查。
  (1)读准带点的字。
  阻挠要挟开凿藐视
  (2)比较字形:竣--峻--俊
  (3)选字填空:严()()工()俏
  崇山()岭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词语:杰出--超的意思。
  (3)这段的后两句和全文是什么关系?(说出詹天佑的主要事迹,点出下面应写的内容。)
  3.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圈出3个词语。)
  讨论、交流:清朝时期,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嘲笑中。
  (2)什么叫阻挠?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阻挠?从课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之不能发展或成功。帝国主义者之所以对京张铁路的修筑横加阻挠,是因为这条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要道,争夺到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就可以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京。)
  (3)理解句子:他们以来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追问:当时清政府的弱点是什么?(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加上京张铁路的线路地形复杂山势险峻,修筑铁路的难度很大。)
  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要挟的?这说明了什么?(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自己的事情受到帝国主义的干涉。)
  (4)当任命詹天佑的消息传出,国内外是什么反应?这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潮笑?他们是怎样嘲笑的?他们为什么要嘲笑?(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嘲笑:讥笑、讽刺。)
  (5)总结: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嘲笑的事实证明,中国处在一个被侵略、被欺凌的环境之中。想想,詹天佑听了人民的赞同期盼,知道了帝国主义的嘲笑,他会怎么想?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读第1句。
  理解词语:毅然--坚决,毫不犹豫。
  从毅然这个词看出詹天佑是怎样的人?(不畏困难、热爱国家。)
  (3)课文从詹天佑说的、做的、想的三方面来写,给段落分层次。
  (4)理解句子: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比较词语:周密--精密。
  为什么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表现出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
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耸立的意思聘任书格式  (5)指导朗读,要读出詹天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来。(自由试读--个别读,教师指导重音、停顿和速度--全班齐读。)
  5.布置作业。
韩国谐音  (1)完成作业本第4、5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第2题。
5、《詹天佑》课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詹天佑》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重点描写詹天佑通过精密勘测线路、巧妙开凿隧道、创新设计“人”字形线路使得京张铁路的修建提前竣工的事迹,突出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学生情感比较丰富、思维较活跃,能参与积极
的讨论,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对文章的看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初步独立阅读的能力,但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和作品有关时代背景的限制,学生对文中詹天佑在修筑铁路时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以及爱国情感体会不深刻。所以本次教学我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指导学生品味、朗读描写詹天佑勘测线路这段文字,通过品读体会詹天佑对工作态度的严谨认真、修筑好京张铁路的坚定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被乔晶晶称为  教学目标:
广州中秋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