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旅游资概况
余杭旅游
杭州市余杭区是杭州市的一个新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她从三面围绕着杭州市的老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成了天堂杭州的门户。余杭人文荟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
余杭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的曙光,距今5000余年的良渚文化遗址就出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随着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发现,余杭已越来越成为世人注目的地方。早在秦王政25年,余杭就开始设县,至今已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先有余杭,后有杭州”的独特的历史渊源给了余杭丰厚的文化积淀、给了余杭众多的发展机遇。
余杭山清水秀,西部是山区,东部是水乡,旅游资源可谓极为丰富。漫步余杭,或茂林修竹、或小桥流水,让人目不暇接。在余杭的大地上,众多的古迹遗存让人赞叹不已,众多的旅游景点使人留恋忘返。国家AAAA级旅游区、江南第一漂——双溪竹海漂流;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山沟沟;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地之春观光园;江南探梅胜地——超山……众多的景区争奇斗艳,使余杭成了一片旅游的热土。
余杭人杰地灵,人文资源丰厚。在这块大地上,传说中的大禹曾在此治水,“余杭”系“禹航”之讹传;在这块土地上,还曾诞生过沈括、章太炎这样的中华英杰;俞樾、吴昌硕曾长期在此定居,苏东坡、丰子恺
、郁达夫更是流恋忘返、撰文称赞……
余杭物产丰富,塘栖枇杷、塘栖甘蔗、超山蜜饯、三家村藕粉、径山茶,一个个全是响当当的牌子……
余杭交通发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余杭成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的圆心地。近年来,余杭致力于打造休闲的品牌,使余杭成为休闲余杭,成了上海、杭州的后花园。apple id密码
天堂门户,休闲余杭。余杭欢迎你!
一、地理
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余杭全境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20平方公里,人口约80万。余杭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中心城区,东面与海宁市接壤,东北与桐乡市交界,北面与德清县毗连,西北与安吉县相交,西面与临安市为邻,西南与富阳市相接。
余杭区西北与西南部属天目山东麓和千里岗山脉之余脉。山体顺南、中、北3条苕溪谷地两侧呈马蹄形展布,层峦迭嶂、茂林修竹。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窑头山(1095米)、红桃山(1029米),海拔500米~1000米的有鸬鸟山(870米)、峰高岭(708米)、王位山(726米)、红山顶(640米)、径山(616米)等13
座。东北部为水网平原,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流域,平畴一片,塘漾棋布,是闻名的杭嘉湖水乡平原。东南部为滩涂平原,地势略高亢平坦、土层深厚,是境内重要经济作物区。平原面积8.62万公顷,占全区面积的70.31%。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物有22种,其中膨润土、白云岩等大型矿床3处,钼铁矿、石英、凝灰岩等中型矿床8处。另有磁铁、锰、铜、锡、萤石、重晶石、天然气等矿藏。
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林木覆盖率为40.1%,森林覆盖率为37.4%,人均森林面积0.04公顷。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良好的植被,维系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境内河流纵横、湖荡密布。因地形差异,形成两个不同水系:西部为天然河流,以东苕溪为主干,支流众多,呈羽状形;东部多属人工开凿的河流,以京杭大运河和上塘河为骨干,河港交错,湖泊棋布,其中较大的有三白潭、官塘漾等。
余杭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6.2℃,年平均雨量
1391.8毫米。
二、历史
关于疫情的激励语言
余杭,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就在余杭这片热土上生息劳作,使这里成为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
余杭大地上更是孕育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今天,良渚文化遗址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代表,良渚古城的发现被列为“2007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彼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在今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城区)、余杭两县,属会稽郡(钱唐几经变更,到民国为杭县,今余杭区系由原余杭县和杭县大部地域合并而成)。
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余杭、钱唐。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
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钱塘、仁和、余杭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明清延之。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
1949年5月两县解放,余杭、杭县建制未变。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余杭县亦于1958年10月撤销,并入临安县。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县治设临平镇。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2001年3月,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三、交通
余杭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沪杭、宣杭铁路、华东地区最大的铁路乔司编组站和沪杭高速、杭宁高速、104、320国道,及相互贯通的东苕溪、京杭大运河、钱塘江,仅20分钟车程的杭州国际机场,共同构成了水公铁空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
十大名车全区公路里程为866公里。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71公里,一个现代化的余杭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临平城区有8条区公交车运行线,近年来实行“公交一体化”,杭州市公交有多线路在区内运行。水路交
通历来发达,东苕溪、大运河与钱塘江相互贯通。现境内航道53条,通航里程374.4公里。近年来,投资交通几十亿元。320国道余杭段改建等22条交通工程全都顺利完工。
四、人文
余杭人文荟萃,传说时代,大禹曾在这里降服了肆虐的水魔,留下了令后人景仰的遗迹;吴越钱王钱镠在此赶过山,如今他当年“拎”来的那座山还在;于谦在这里亲手种了牡丹,每逢四月,花开国天香……
余杭古往今来英才辈出,代有其人。三国名将凌统,宋代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南宋数学家杨辉名垂青史;近代更是出现了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炳麟(号太炎)这样的伟人。
五一去哪旅游比较好余杭人文景观极为丰富。“茶圣”陆羽在此撰写《茶经》、大诗人苏东坡笔下描绘了无数余杭美景、元代大画家王蒙迷恋黄鹤山,曾自号“黄鹤山樵”,在此隐居多年,其在黄鹤山所画之《黄鹤山居图》(又名“谷口春耕图”)如今已成国宝、近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更是留下众多的墨宝。除了这些名人的踪迹,余杭还有“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遗址、良渚文化博物馆、杨乃武与小白菜奇案遗迹等人文景观。
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余杭滚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余杭滚灯”、“
鸬鸟鳌鱼灯”、“杨乃武和小白菜传说”、“余杭清水丝绵”、“运河船民习俗”、“五常龙舟胜会”、“五常十八般武艺”、“余杭纸伞制作技艺”均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淳扑的民风民情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五、物产
余杭向为富庶之地,物产十分丰富。众多的土特产名扬天下,有不少还在清代时就成了贡品。
清水丝绵:余杭清水丝绵生产制作历史悠久,周朝时家家户户种桑养蚕,是重要的农耕生产。到了唐代,丝绵便被列为了贡赋。相传南宋康王赵构建都临安(今杭州)时,特谕把余杭丝绵列入贡品。到清朝,清水丝绵更是声名日隆,康熙年间远销到了日本。余杭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得名,纯手工的民间工艺使之异常柔韧,放置长久也不泛黄。这种技艺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每到深秋时节,余杭乡里几乎家家户户扯丝绵、翻衣被,丝绵被还是女儿出嫁时的重要嫁妆。
塘栖枇杷:塘栖盛产枇杷,《唐书•地理志》载,唐时就成贡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塘栖产枇杷,胜于他处,白者上,黄次之”的记述。《杭县志稿》中更有详尽记述:“塘栖为杭州之首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凡镇周围三十里内皆为枇杷产地。有塘栖专产而他处不及者记之,以见生植之美”。塘栖田少,遍地桑果,春夏之间,一片绿云,几无隙地。剪声梯形,无村不然。出丝盖多,甲于一邑。为生植大宗果品以枇杷为著也。清光绪《塘栖志》中对塘栖盛产的枇杷作了如此描绘:“四五月
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贩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清康熙十一年(1672)孙治所纂《灵隐寺志》内有“枇杷出塘栖”的记载。塘栖枇杷,果大肉厚、汁多味甜、风味较佳,营养丰富,是果中珍品。同时可加工成糖水罐头、果酒、果汁、果膏等。枇杷可入药,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胃利尿、清热等功效。塘栖枇杷其主要产区在塘栖的塘南、丁河、宏畔一带。2004年5月,塘栖枇杷成功申报枇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从此,塘栖枇杷也有了全国性的产地品牌。
径山茶:径山茶,产于余杭区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因产地而得名,属绿茶类名茶。径山产茶历史悠久,始栽于唐,闻名于宋。南宋时,日本佛教高僧圣一禅师、大禅师(即南浦·昭明)渡洋来我国,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归国时带去径山茶籽和饮茶器皿,并把碾茶法传入日本。1979年径山香茗被浙江省列为省名茶之一;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名茶,获优质产品金杯奖;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1年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径山茶销售国内外,是极有发展前途的名茶。
三家村藕粉:三家村藕粉历史悠久,清光绪《唐栖志》于藕粉条有云:“藕粉者,屑藕汁为之,他处多伪,掺真膺各半,唯唐栖三家村业此者以藕贱不必假他物为之也。”三家村藕粉三家村藕粉出自余杭崇贤镇三家村及其周围数十里藕乡,历史悠久。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余杭形胜》诗中有“绕郭荷花三十里”的句子。在南宋时,已成为贡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来杭,品尝三家村精制藕粉,赞赏不绝,并留作礼物携带回国。三家村藕粉
制工精细,泽微红呈片状,无杂质,耐久贮,昔赖手工操作,自磨藕,榨汁、晾晒,每担鲜藕可制粉6-7斤。
超山青梅:超山主产区在超山周围的超山、崇贤等地区。五代后晋时开始种植,曾有“十里梅海”之称。超山青梅果实肥大,泽青绿,味酸汁多,松脆爽口,是梅中上品,加工成梅干、陈皮梅、话梅、糖青梅颇受顾客青睐,部分出口港澳和东南亚地区。超山青梅有品种16个,以开箩底、软条红梅味优。1930年,以梅子为原料腌梅业独盛,有沪、苏、杭及本地人开设大小梅作20余家,年产青梅梅干20余万担。改革开放后,超山一带蜜饯生产发展很快,由青梅制作的“超山牌”蜜饯获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临平甘蔗
临平甘蔗皮薄,肉脆,汁丰,味鲜甜,南宋时列为贡品。种植历史逾千年。甘蔗用柴火煨熟吃,能治小儿百日咳.临平甘蔗以颜分,有青皮、紫皮二大类。前者杆长茎细,脆嫩鲜甜,后者杆粗皮薄,含糖分高,汁多,味甘甜。收获后贮藏地窖过冬来年清明开窖,其味更加鲜甜爽口。
小林黄姜
余杭小林、乾元一带黄姜较为出名,其特点是姜块壮,辣香味强,质地致密,久煮不烂,有调味、药
用等多种功能。早在宋康定年间(公元1040年)就负有盛名。主栽品种红爪姜,生长势强,地下基大。皮淡黄,芽淡红,肉姜黄,纤维少;另一种黄爪姜,植株短,下地基小,但辣味强,每年清明前3-5天选种催芽,谷雨、立夏之间适期适量排姜。夏至、小满之间起"娘姜",处暑后收"嫩姜",立冬后收"老姜"。
竹、竹藤制品
余杭竹资源众多,品种有毛竹、早竹、苦竹、石竹、浙江淡竹、浙江刚竹等32种。依仗着丰厚的竹资源,余杭的竹藤制品很早就出了名,,南宋绍兴年间,余杭竹编的工艺品被列为贡品,品种繁多,做工精细,造型奇特。近年来竹制品加工开始从一般生活用品转向工艺品和高档生活用品,如屏风、书架、窗帘、竹席、鱼杆、玩具等。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创汇,享誉海内外。
“天堂鸟”蜜梨
“天堂鸟”蜜梨产自山环抱中的鸬鸟镇,“天堂鸟”蜜梨以翠冠、新世纪和西子绿为当家品种。采用现代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实行规模化生产已有23年。现蜜梨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天堂鸟”蜜梨果大汁多味鲜美,自2000年以来,先后获得省级、省级以上金奖9次,已成为杭州市著名商标,杭州市品牌产品。
上海游玩六、美食
仓前“掏羊锅”:“掏羊锅”在余杭区仓前已有100多年历史了。一入冬,羊肉就成了一种美味,一户人家杀羊,往往会把亲朋好友都请来,一边喝酒,一边吃肉,叙着家常。仓前葛巷村有许多农户专门从事活羊收购、羊肉屠卖的活儿。羊肉卖完,羊头、羊脚、“肚里货”(内脏)之类的杂碎只能自己留着吃。自家吃不完,往往“便宜”了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一桌人边喝酒,边从锅里掏着吃。这一习俗也由此延续下来,“掏羊锅”也成了仓前一道独特的“农家食文化”。
红烧羊肉:临平红烧羊肉久享盛誉,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它选用稚口雄性湖羊肉为主料,天然植物为调料,以泽深红、糯而不散、浓香悦目著称,具有滋补壮阳御寒之功能。近年来相继开发了临平牌红烧羊肉真空包装及"宋都"牌盒装红烧羊肉两只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
粢毛肉圆:粢毛肉圆是古镇塘栖的一道别具特的佳肴,同时也是一道名点。它以鲜肉、
糯米为主料,糯米淘净后用温水浸泡三小时,捞出沥干,将四与一之比的瘦肉和肥肉剁成肉茸,掺以辅料葱、姜末、黄酒、盐、味精,加水少许与一半之糯米拌匀,用手搓成乒乓大小的园子,逐个放在盛有糯米的筛子里滚动,使之表面均匀地沾上糯米,放入蒸笼蒸,但蒸熟后,糯米形如珠珠,粒粒坚起,大大地触动你的食欲。
细沙羊尾:细沙羊尾与“羊”没有半点关系,它是因其形状似羊尾而得名。细沙羊尾以猪板油、细沙为主料,制作时先将板油外膜剥除,批薄,再切成长方条,然后嵌入小手指粗的洗沙条,卷成长方条形,
切实小段搓圆,成一个个细沙圆球。再用蛋清加上干淀粉,拌匀成泡糊状,将那已做好的细沙圆球投入蛋糊中,捞起后分只投入四成油锅中炸,待呈浅黄,体胖,结壳后捞出待凉。然后继续加温油锅,待七成热时再炸,炸至泽金黄,捞起,撒上白糖即可食用。细沙羊尾制作过程复杂,但其味道特佳。在旧时,是一道塘栖的酒席中不可缺少的名点和名肴。
塘栖板鸭:塘栖板鸭,又称“塘栖熏鸭”,系将河鸭杀白,用优质的松木屑烟熏,再经下锅烧煮而成。塘栖熏鸭的特是泽红亮,造型美观,味鲜肉嫩,清香可口,深受各地食客欢迎。塘栖板鸭历史较为修久,早在民国初期,这板鸭就是原杭县的一大传统特产,闻名遐迩。建国后,由于一度物质生活贫乏,塘栖板鸭的做法逐渐失传。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当时的塘栖食品中心站为了恢复这一名产,四处遍请名师,并出资建立了“塘栖熏鸭厂”,化了很大力气,从而挖掘了这传统名产,并使这传统名产重放光彩,曾先后两次荣获国家商业部“部优产品”的称号。现在的塘栖板鸭,从做法上分,有烟熏和不烟熏两种。其中不经烟熏的“锦良板鸭”更为出名,它系原塘栖熏鸭厂职工严锦良先生创制,在原来塘栖熏鸭的基础上,根据现在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良,加入了自制配方,使得口感更入味,得到了食客一致好评,每天供不应求,为这传统特产增光添彩。
七、风俗
轧蚕花:清明“轧蚕花”是余杭蚕乡一个欢乐喜庆的节日,以祈求蚕业兴盛,在临平、塘栖一带,以探
梅胜地超山为中心。这天男女老幼头戴用红纸或绢制的小花朵,名为“蚕花”,女的插在鬓边或头发上,男的插在帽檐中,成结队,或走路,或划船,纷纷赶往超山“轧蚕花”。当地有“脚踏超山地,蚕花带回门”之说。这一天,做生意的,卖艺的,卖吃食的,烧香拜佛等三教九流汇集超山,山上山下人头济济,山脚边丁山湖里大船小船摩舷撞梢,各庙宇寺院香烟缭绕,钟声齐鸣,红男绿女嬉闹挤挨,毫无顾忌。姑娘要轧得纽扣扯脱,衣衫凌乱,头发蓬散,蚕花被人摘,父母不但不责怪,反而十分高兴,说是今年蚕茧大发了。
赛龙舟:赛龙舟,是余杭五常、仓前、闲林一带民间的一项重要赛事。源于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金华老龙降雨救生灵被斩的传说,人们为感谢这条救命老龙,就形成了祭龙头,赛龙舟的习俗。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仓前余杭塘河划龙船叫做大端午)、五月十三(闲林和睦桥头划龙船叫做小端午)两日,该地村村坊坊的龙船汇集在一起,举行龙舟胜会。届时河里百龙竞渡,两岸万人齐睹,旌旗飘扬,锣鼓喧天,可称水乡一大盛事。赛龙舟后,还要举行“谢龙王”仪式,取下龙头,供在八仙桌上,拜龙头后再行收藏,以待明年再比。
吃咸茶:吃咸茶又称“打茶会”,是一种独特的喝茶方式,颇多情趣,在塘栖、东塘、獐山一带流传甚久。咸茶是以少量茶叶配上多种佐料(最主要是橙子皮、烘青豆、野芝麻三种)冲泡后饮用,闻之清香,食之可口而有咸味。按当地的习俗,吃咸茶不仅留存于民间婚嫁、得子时节等生活礼仪中,而且在塘栖一带蚕乡,还盛行开蚕门吃咸茶。与此同时,吃咸茶也是该地人们(特别是妇女)日常生活中
小年的祝福话语
交友、休闲的一种民俗活动,称之为“打茶会”。它一般都是村里主妇或姑娘们操办、沏茶。每年通常在村坊里要相互到邻舍家品茶三、五次。事先约好,等来客落坐后,才烧水、冲泡、奉茶。大家细细打(品)茶味,边喝茶边拉家常,谈笑风生,有的还唱唱山歌,哼哼小曲,每次约热闹二、三小时。经多次冲泡后,咸茶的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