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文化的网络传播现状与对策
爱的教育好词好句
土木工程的就业前景
2016年第5
电子商务就业期能培训、休闲娱乐等多重目标,指导读物引进和更新,补足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最后一公里”。在书单中,读物品种要达到一定规模,实现多种搭配、各类互补,适当增加原来短缺的文史、民宗、文艺、教辅和民文读物。
(三)建立可持续机制。建议整合原有机制的后续工作,统一口径,长期统筹实施“农村文化室读物配送工程”,按照选定的农村文化室书目,由自治区财政承担国家投入以外的各项读物购置及配送费用、文化室日常管理维护费用,由自治区新闻出版部门组织批量购书和安排运输,由县级政府协助分送。建立各类读物入库、保管、阅览、更新的配套规章制度,从返乡文科大学毕业生中选聘文化室专职管理人员,有偿服务并定期考评。
(四)拓展活动空间。作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应依托书籍和知识的力量,主动参与社会宣教。一是为村两委和工作组开展的活动提供文化配合。二是与学校合作,组织安排好学生寒暑假的课外活动。三是邀请专家开展巡回文化讲座,帮助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四是与爱国
军训要带什么
宗教人士合作,按照有关规定,满足青少年宗教知识需求并引导树立正信。五是常态化播放各种影视光碟,建设农村文娱生活环境,树立现代文化发展观。
(五)增添民文读物。适应区情特点,根据书目,在依托援疆机制、调处好著作权问题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译文工作,翻译一批民文优秀读物。依托“东风工程”下阶段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民文读物出版的支持力度,梳理以往的民文优秀读物并再版印刷,不断增加投放品种。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2] 陆学艺.“三农”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3] 成汉昌,刘一皋.中国当代农民文化——“百村”调查纪实[M].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新疆职业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大众传播成为了一个区域形象传播最有效的载体。大众媒介所建构的区域形象即区域的媒介形象,媒介形象直接作用于区内外受众,影响其对区域的认知、态度、评价。旅游文化直接面向广大受众,是建构新疆形象的重要环节。如何借助旅游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从而建构新疆形象,是我们正在面对的问题。
一、网络传播及新疆旅游发展现状高广泽
新媒体作为一种数字化传播手段,最大特征是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并做到实时更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网络平台集成了以文本、图像、声音为基础的博客、播客、视频分享、即时通讯、交友、主题社区、音乐共享、RSS 、网络游戏等互联网应用。新媒介技术的出现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维度限制,使得人们可
新疆旅游文化的网络传播现状与对策
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杨 恬
内容提要: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具备着文化的聚合优势。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通过网络传播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已经成为游客做出选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分析了新疆旅游网络传播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传播;新疆形象;旅游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