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之艺术特征分析
qq版本太旧99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 07《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之艺术特征分析
王 铭
摘  要:枝藤遍布西方音乐史却英年早逝的舒伯特,靠他的近千首作品尤其是艺术歌曲来表达自己,《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把握作曲家创作意图是前提,理解歌词的思想内涵再加上对作品的音乐分析,这将对我们更好的演绎作品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创作背景,歌词和歌曲的曲式结构及钢琴伴奏来分析歌曲,并就演唱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共同探寻作品的艺术内涵。
手机闪退关键词:创作背景;歌词赏析;曲式结构及钢琴伴奏;演唱分析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铭(1998-),男,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一、创作背景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在文学领域的兴起要早于音乐领域,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表达着对未来世界的渴望、对内心情感细腻的刻画、对自由的向往憧憬、对大自然的热爱等等。观念制约着行为,不同的音乐意识观念创作出不同的音乐形态,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音乐上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古典风格的一丝不苟到美妙的解体,从有棱有角到圆润光滑,从谦和节制到闪烁不定。音乐家们开始寻另一种方式打破固有的形式,除了致力于精巧的结构外还注重歌词意境的追求,不再着重于外在而力求使内在的情感成为主导,他们更加关注内心更深层次的宣泄,于是古典主义时期被认为是雕虫小技的艺术歌曲随着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和钢琴在中产阶级家庭中的日益普及这两大历史条件为前提,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得以确立。
舒伯特并非出生于音乐世家而是一个教师家庭,但他从小就经常同父亲和哥哥一起在家中演奏音乐,少年时就显示出了他的音乐上的特殊才能,这正培养了舒伯特细腻的音乐创作意识与极佳的音乐审美,为此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舒伯特所创作的作品并不被大众所欢迎,他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并展现出抑郁迹象。父亲提奥多曾这样描述舒伯特:“能够和好朋友一起消磨闲暇时光,是他最快乐的事情。”他的朋友圈子一天到晚聚集在他身边开各种各样的沙龙音乐会,舒伯特的许多作品都是在圈子即兴为他们而作的。正是他们在舒伯特穷困潦倒的时候还能给予微薄的帮助,也正是因为
他们对舒伯特才华的肯定、狂热的着迷以及无止无休的热忱,将舒伯特的创作激情愈燃愈烈。舒伯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为作曲而生”,这无不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水瓶座的舒伯特不善言辞但他的作
品仿佛在替他表达替他抒发。《纺车旁的玛格丽特》创作于1814年10月19日也就是他17岁刚从康维特音乐学院毕业后创作的。此曲是他600多首艺术歌曲中近乎完美的杰作之一,据说后来有人把这一天称为“德国歌曲的诞辰”。
二、歌词意境
从歌词大意“我失去平静,心事重重,再也不回平静,哪儿没有了他,哪儿就是荒郊,世界犹如囚牢,我的头脑像是疯了一样,我可怜的思绪已经乱了”。从歌词中不难看出玛格丽特是一个淳朴的悲剧化的女性,是多么情有独钟矢志不渝,她怀着无比炙热的感情,她勇敢直接地追求爱情,不顾外界的冷眼相看与浮士德甜蜜的恋爱,殊不知等待她的却是无尽的痛苦。“我失去平静,心事重重,再也不回平静,我为了寻他,才向窗外望去,我为了他才偶尔上街,他矫健的步伐,他雄壮的身影,他唇边的微笑,他炯炯的眼神,他说话的语言好像流水动听,他握着我的手,啊,还有他的亲吻。”可以看出玛格丽特沉溺于浮士德无法自拔,舒伯特在此用长休止来表达玛格利特的内心,似是欲言又止,又似是甜蜜的回忆令她心碎不止。舒伯特像魔术师般将她赋予生命,将她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投注在那一颗颗音符上。最后一段“我失去平静,心事重重,再也不回平静,我全部心思只想把它寻,我若寻定要把他抱紧,我
100
音乐表演
要和他亲吻千遍万遍不停,就让我一直在他的吻中永不分离!”结尾的“我不再平静,我心觉沉重”,仿佛预示着她要继续承受无尽的痛苦。第三段完满的终止在d 小调的主音上表现了玛格丽特解不开的心结,用极弱的力度再现第一句象征着玛格丽特的相思之情永无止境,做到首尾呼应。
歌词是舒伯特以歌德的诗体戏剧《浮士德》中的诗歌为基础创作完成的。诗剧《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殚精竭虑六十多年完成的史诗级巨著,剧中的浮士德对少女玛格丽特一见钟情,玛格丽特也很快坠入爱河并未婚先孕,但在世俗偏见与宗教压力下,玛格丽特发疯溺子最终故事以悲剧收场。艺术歌曲在艺术上文学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歌词和音乐是相对应的关系就像是恋人之间的关系。难以想象这是一个17岁少年所作的歌曲,纯朴的旋律在轻柔的伴奏声中包裹着缓缓走动着,像从心中流淌出一样,质朴又带有一丝苦涩,音乐的变化发展和歌词紧密结合,一目了然却又出其不意。
三、曲式结构及钢琴伴奏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有29小节。舒伯特在这首作品中把钢琴的作用从纯粹的伴奏提升到了突出和强调主题思想的地位,整首歌从头到尾都贯穿着钢琴对纺车踏板声音的模仿。钢琴
上反复循环的十六分音符,让人联想起纺锤滚动的形象,节制的口吻复杂而微妙的情绪,通过起伏顿挫的声乐线条得到了精彩的表现。比如歌曲刚一开始就是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形象的模仿了纺车工作时的外部环境和玛格丽特的内心情绪。旋律从d 小调上的半音进行开始,音调非常平稳,略带惆怅,是全曲发展的基调,仿佛玛格丽特的喃喃自语。第八小节随着力度的渐强bB 开始还原,A 开始出现降号有了向C 大调的转变,在第十小节之后力度渐弱并开始转回d 小调。第二句(13小节开始)又转向a 小调,仅停留两小节后转到e 小调,音乐材料与和声的不断变化描绘了玛格丽特越来越激动难耐的情绪。
第二段共39小节,旋律在延续过程中被歌唱出来,钢琴伴奏左手断断续续的节奏与右手和人声流畅的旋律进行对比,音乐不再是孤立无依的造型而是无所不在的网络。从42小节开始玛格丽特开始用歌声描绘他的爱人浮士德的风度翩翩,将浮士德刻画的像神一样所为之迷恋为之倾倒。这里出现了一个典型的舒伯特式的调性转换,进入到短暂且欢快的大调当中,钢琴伴奏由八分音符转换为柱式和弦,右手的分解和弦也变得极弱。然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而幻想也只是幻想,56小节开始力度逐渐增强,直到双手的伴奏音型都变为突强的柱式和弦,这是全曲的第一个高潮。紧接着一个意想不到的长休止描绘纺车突然停止的情景,玛格丽特沉溺于幻想一时忘记了纺线,所有的声音嘎然而止,这意犹未尽的旋律让人忍不住想要听下去。
葱烧海参的家常做法
第三段扩大到44小节,高潮结束之后左手是低声部的八度属音,右手的长回音半音进行描绘了纺车的重新启动也是玛格丽特重新回到现实里逐渐恢复平静的内心。之后不断地转调的同时力度也在逐渐渐强并加速,推动着整个音乐情绪的发展。这里的钢琴伴奏不是简单的和弦的支柱,而像是一支庞大的管弦乐队,能散发出歌词所不能散发的光芒。97小节处转回d 小调,107小节五度的大跳是全曲的第二个高潮,之后对前一句进行变化模仿,五度大跳之后紧接着下行六度再转回主音d。最后一句的再现仿佛心如死灰的玛格丽特的自言自语,首尾呼应的形式再次重现了玛格丽特的悲剧形象,只不过更多出了一分苦涩。
四、演唱分析(一)咬字吐字
德语作为日耳曼语系的一支,虽和英语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但发音上有着自己的规则,而且与中文发声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比如b、d、g 位于词首如Busen、die、Grab 时发浊音;而像hab[hap]、und[unt]位于词尾时就要发清辅音。而且在演唱时要着重强调辅音的夸张咬字,比如开头“Meine”中的辅音“M”[m],许多双辅音如nimmer、gallt 等要读出重音略微延长的效果,清晰有力的发音可以加强歌曲的表现力。德语的连贯性虽不强,但歌德文学作品的韵律却清晰可见,在演唱时亦可通过重音韵脚将玛格丽特的悲剧性格演绎出来。歌曲的快节奏无疑对演唱者来说又增加了一些难度,所以按照作品的节奏朗读歌词就利于在演唱时的肌肉转换和气息顺畅,并减少我们的歌唱负担。所以在演唱的时候首先要熟读并理解歌词的意思后,再按节奏朗诵歌词到语感,做到字正腔圆,展
现出音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即可。演唱过程中吐字一定要准确而清晰,在发元音时口型一定要夸张,辅音也要发的清晰有力。为了防止歌词过于“咬嘴”,在演唱过程中可以想象声音在胸前的小支点上发出,贴着后咽壁,这样声音会更加有密度,正确的歌唱发声是建立在人体部分共鸣腔体的共振之上的,通过对共鸣腔体产生的共振使声带发出微弱的
101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 07基音而变得优美洪亮,这是优秀歌者必须掌握的演唱技能,而且能够自然地运用身体帮助我们歌唱,从而解放我们的嘴巴和喉咙。
(二)气息与速度
由于作品比较长,而且有着自身特有的连贯性,所以我们的演唱速度不能因为钢琴伴奏的速度快而快,也不能因内心情感的沉重而过于缓慢,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有踏实的技术支撑,尤其是气息的稳定支持。唱歌时气息一定要沉稳并快速的流动,也不能过多地进行换气,防止语言表述的间断,要将每怎样编织中国结
一句话都清晰地传达给听众,保证作品的完整性。比如《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第56小节开始语气逐渐增强,玛格丽特内心的忧愁逐渐扩大为愤怒,回忆总是如此美好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此时突然以一个无限延长高音G 结尾,身体里仿佛有一根“弹簧”,随着音高上升弹簧逐渐拉开,像勾在上颚下面一样,嘴巴随着长大,小舌头打开,下面连着腿部肌肉直到脚底,声音扎实的落在身体里,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才更具吸引力。因纺织女极度渴望爱情渴望与浮士德的重逢,内心的忧愁逐渐扩大为愤怒,狂热的感情只能通过歌声表达,不断的大跳致使情绪到达制高点,高音强唱则要求气息更要做到稳如泰山,沉稳快速的流动并富有弹性,力度要更加果断坚定,不能随着音高而气息上浮。声音也不能为了表达悲剧性彩而过于拖沓缓慢,要随着纺车的转动而流动起来。
(三)情感与表达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这首作品所表现出玛格丽特的音乐形象丰富多样,有平静诉说也有悲痛至深,所以演唱者要让听众从声音戏剧化的综合表现中体会到歌曲庞大的魅力。在发声训练可控的范围内要懂得融入音乐的处理,比如声音的渐强减弱,延长音等。还要注意人物的形象,并根据风格处理调整共鸣腔的比例,这时候才能协调歌唱的器官来服务于歌唱服务于音乐。最后要注意作品的情感布局,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将作者的感情完整的呈现出来,随着和声或情绪的改变,演唱者要始终注意通过表情和情感来带动声音,从而达成通畅自如有表情的歌唱。
结  语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用音乐表达诗的形象与内涵,用钢琴伴奏补足歌曲的未尽之意并衬托人声歌唱声部主线,通过作曲家的创作,使作品各个部分成为丝丝入扣、水融的有机艺术整体,深刻细腻的表达人的内心世
界与情感。”
如果说艺术作品像一株绚丽多彩的玫瑰,那歌词就是映衬玫瑰的片片绿叶,钢琴伴奏织体等是支撑玫瑰的枝干,旋律曲调则是那迷人的花蕊。演唱歌曲就是用极其细密的心思领悟文字背后的情感,用神奇的能力肢解文学内涵,从而将作品的美魅力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它独特的音响效果和情感内容上,还在他的每一个歌词,每一句乐曲,每一个和弦,甚至每一个钢琴的音,都表达了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美的追求,美的创造。这是作品本身的价值和魅力也是当代声乐学习者和演唱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演唱者或演奏者只有充分理解歌曲的内涵,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歌曲,而对歌曲艺术内涵的体验,不仅要从歌曲本身去思考,还要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生活中去加以寻。通过进一步对作品的分析有助于提高演唱者或演奏者对于作品的认识,希望在演绎的时候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作曲家的寓意,也希望有利于演唱者提高演唱水平并不断将中国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马林.热衷短小形式 浓缩艺术精华——从《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探寻舒柏特艺术歌曲之魅力[J].四川戏剧,2016,(11).
[2] 佩基·伍德福特.舒伯特[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9-42.
[3] 黄洋波.试论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的特征[J].中国音乐,2003,(04).
[4] 曾达俊.论李斯特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改编——以《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水上吟》《魔王》为例[D].武汉音乐学院,2012.
[5] 加拉茨卡娅.舒伯特的歌曲[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3-15.
>世界十大高智商电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