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解放战争时期齐齐哈尔地区革命歌曲
浅析解放战争时期齐齐哈尔地区革命歌曲
以风景为话题的作文
尚明华
(哈尔滨音乐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作者简介】尚明华(1993-),女,河南内黄人,
哈尔滨音乐学院在读硕士。【摘
要】解放战争时期,齐齐哈尔地区产生了大量的革命歌曲,这些革命歌曲题材丰富,创作手法新颖,有
着鲜明地域特,不仅促进了革命的进一步成功、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也为后期革命歌曲的创作乃至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革命歌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齐齐哈尔地区;革命歌曲【中图分类号】
J642.1
【文献标识码】梦见坐电梯
A
集装箱体积【文章编号】1009-3036(2019)06-0041-03
革命歌曲,产生于革命年代,是音乐、革命和政治的高度统一,它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号召民族觉醒、促进妇女思想解放、宣传无产阶级的自由、提倡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反映了人民众共同抗敌的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促进了革命的成功。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由于国民党挑起内战,我党领导广大军民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党中央从中国革命战略全局出发作出决定:延安各大学、各文化机构、各文艺团体迁离延安,去东北解放区参加建设东北革命根据地。1946年4月下旬齐齐哈尔解放,随着人民政府的成立,中共西满分局迁至齐齐哈尔,使齐齐哈尔成为西满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许多革命文艺团体汇集于此,又使齐齐哈尔成为宣传革命文艺的大本营。
1946年6月延安鲁艺来到哈尔滨,在赴佳木斯的途中经过齐齐哈尔。他们在齐齐哈尔逗留期间,
为齐齐哈尔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苹果笔记本装win7
培养了大批革命文艺人才。随后,20多个文工团相继来到齐齐哈尔,使革命文艺的发展更加强劲有力。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文化宣传工作。文艺工作者们带来了大量的原有文艺作品,有歌剧《白毛女》、《血泪仇》、《英雄儿女》,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及《黄河大合唱》等。还从众中搜集素材创作了一批新的文艺作品,例如京剧《血泪山河》(徐徐、张宝仲、夏长山),拉场戏《全集光荣》(编剧:王家乙,配曲:胡景岐、赵福春),秧歌剧《参军保家》、《送公粮》、《土地还家》,歌剧《钢筋铁骨》(武兆堤、苏里、吴茵编剧,吴茵、巩志伟作曲)。其中歌曲的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创作量是最大的,包括刘炽作曲、胥树仁作词的《我们的歌》,李尼为齐齐哈尔创作的城市解放歌曲《万岁·齐齐哈尔》、《保卫之歌》(薰风词、徐徐曲)、《嫩江大合唱》(李雨、霍希杨、聂长林词、李尼曲)、《农民大军进行曲》(薰风词、李尼曲)、《将革命进行到底》(鲁琪词、江巍曲)等。这些文艺工作者在齐齐哈尔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有力地激发了人民众的革命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革命的成功。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解放战争时期齐齐哈尔地区革命歌曲的创作特点。
一、革命歌曲的主要创作方法
开机声音
根据《嫩江新报》中所刊登的大量谱例以及查阅的资料,对已存的谱例进行分析,根据创作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依乐填词
依乐填词是作曲家常用的创作方式,例如李叔同的《送别》是根据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曲改编而成。另外1931年瞿秋白同志被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为人民政府的教育部部长时,他鼓励众搜集民歌来填词,他说:“通俗的歌词对众教育作用大,没有人写谱就用民歌曲谱填词。好听、好唱,众熟悉,马上就能流传,
比有些创作的曲子还好些!”
[1]
在《嫩江新报》所刊登的歌曲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原有民间小调的基础上进行歌词改编,例如大家所熟知的东北民歌《翻身五更》就是根据原有的小调进行改编的歌曲。“月芽五更调”是东北地区的民间小调,在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又填入新词,
成为《翻身五更》。歌词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2019年11月Nov.2019Serial No.246No.6
4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