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讲:《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
爱太痛 歌词升学祝福语简短励志
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教材版本
月亮的对联人教版
学科名称
语文
年级
上课时间
课题名称
《红星照耀中国》
教学
重点
【知识梳理】
A 层次学生(拔高型)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清单
第一部分:名著导读材料
★ 内容简要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红星照耀中国》从1937年初版至今,历经时间淘洗,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它的活力从未衰减过,是弘扬长征精神最权威的纪实文学作品,呈现出经典作品的别样光芒。
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刚刚30岁的斯诺是到达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主席以博大胸怀、周恩来以热情真诚的态度迎接这位有好奇心,尊重眼见为实、客观公正的美国客人的到来。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百姓,对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斯诺还多次在保安县(今陕西志丹县)受到的亲切会见,从而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个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进入西北红根据地后,斯诺对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敬重。通过采访和实地了解,他深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因此,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报道,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将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讲述给新闻界,出版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全书共12篇,分别为:探寻红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白世界,内容涵盖了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等,全面地重现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红星照耀中国》真切地让我们仿佛再次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从而擦亮心中的信念之灯,点燃心中的红激情,并将自己融入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从而让红精神在不断传承中获得永生。露娜拿蓝难不拿蓝难难不拿难蓝蓝拿难蓝难拿
二、作者简介: 
气血不足吃什么调理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从1928年起,他先后担任欧美多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斯诺突破重重困难,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下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苏维埃地区的西方记者。抗战爆发后,斯诺又担任英国《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斯诺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应邀三次来华访问。 
斯诺为人正直,热爱和平、正义,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十分关心中国命运,主要著作有《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红区内幕》(《续西行漫记》)等书。 
三、名著拾萃: 
石达开率领的十万太平天国大军,在十九世纪被著名的曾国藩统领的清军包围并全部消灭。蒋总司令当即向他的四盟友刘湘和刘文辉等地方军阀,以及他自己指挥的将领们发出电告,要他们在此地重演太平天国的历史。…… 
红军决心不重蹈他的覆辙。他们从金沙江,迅速向北进入四川,不久即进了善战的土著部族“黑”、“白”彝的独立区域。这些骁悍的彝人从没被居住在他们周围的汉人征服和同化过,数百年来,他们就一直占据着四川境内森林茂密的崇山峻岭,以西藏东面长江南流的大弧线为边界。彝人历来仇恨汉人,很少有汉人军队穿过他们的边境不损失惨重或被全歼的。但是,红军已经安然地通过了云贵的土著苗族和傣族的聚居地区,赢得了他们的友谊,甚至还吸收了一些部族的人加入他们的军队。现在他们又派使者前去与彝人谈判。…… 
(手下的一名军官)受命前去谈判歃盟,……彝人恨汉人是因为汉人压迫他们,但正像有“白”彝和“黑”彝一样,汉人也有“白”汉与“红”汉,经常屠杀和欺压彝人的是白汉;难道红汉和黑彝不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共同的敌人白汉吗?彝人很感兴趣地听着。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子弹来保卫他们的独立和帮助红军打白汉。他们大感意外的是,红军竟都给了他们。这样一来,红军迅速地(而且在政治上颇有收效地)穿过了这一地区。成百上千名彝人参加了红军,前去大渡河打共同的敌人。其中一些彝人后来一直走到了西北。与彝人大首领当场就用新宰的一只鸡的血,以部落的方式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红军以此盟誓宣布,谁如果破坏联盟,谁就将如那只鸡。……     
这些人当兵不是人以前从没见过象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是为了混碗饭吃,这些青年为胜利而舍生。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仙?是川军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或许是他们乱开不想打死他们?他们中有人暗地祈祷这些人冒险成功吗?终于有个红军爬上了桥板,甩出了,准确地命中了敌碉堡。国民党军官下令拆除剩下的桥板,但已太迟了。更多的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浇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就是这样,红军手足并用爬上前来,将一颗接一颗地投向敌人的机阵地。突然,南岸的同志们开始高兴地欢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英雄万岁”原来敌人正乱哄哄地溃退,红军突击队员冒着扑面的烈焰,全速冲过剩下的桥板,敏捷地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弃下的机掉转头来对准岸上。……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董乐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150~155页。   
名著导读:  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1928年,斯诺带着对中国革命的关心来华。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舆论对中共极尽污蔑之词,国际舆论也对中共颇有微词。1936年6~10月,斯诺突破重重困难,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在此期间,他不仅关注中共领导者的革命策略,而且留心观察普通红军战士的日常生活。随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斯诺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报告文学的写作。 
本书描写的时间段是1927~1937年,恰值土地革命时期。作者以忠实的原则记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全面地展现了中国革命者的风采,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全书共12篇,分为四个部分——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以及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在斯诺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有三条: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始终依靠众是中共的基本原则,更是红军无往不胜的“法宝”而这也是“白汉”与“红汉”的根本区别所在。正是凭借这一“法宝”,红军才没有重演石达开的悲剧,顺利渡过大渡河,穿越从来就没有汉人军队穿越过的彝人地区。在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以许多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这个道理,生动而形象。这些出自一个以事实为自己最高信仰的西方新闻记者的笔下,对世界了解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定的政治信仰。“人们以前从没见过象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是为了混碗饭吃,这些青年为胜利而舍生。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仙?”优良的政治作风是共产党军队的优良传统,这是红军与以往旧军队的根本不同。这是一支新军队,这是一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他们平凡至极,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稀饭、南瓜汤,穿的是粗布衣,操的是五湖四海的方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拯救中国。五湖四海、南腔北调汇聚成了20纪30年代中国革命的红风雷。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革命理论,共同铸就了红军坚强的品格,使它成了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实事求是,既有坚定的信仰,更有灵活的处事风格。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在长征途中,红军将领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便是这种原则的体现。尊重差异,尊重少数民族,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作风。“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作者用形象的描写揭示这个道理。在作者貌似惊讶的描写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在看似旧的形式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灵活的处事风格。
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问世,立即轰动世界,畅销海内外,并多次翻译再版。从此,西方人才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是从斯诺开始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本书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对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历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作者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及其领导的革命军队进行的艰苦卓越的革命历程,使世界人民开始关注中国革命:在这个古老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个红政党,它全心全意地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从一个弱小的党,最终发展成了中国的执政党。 
思考题: 
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何启示?
课后小结
组长签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