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1)
1.前言 (3)
2.建设背景与建设意义 (3)
2.1南京旅游资源概况 (3)北新桥海眼
什么是在职研究生2.2建设意义 (5)
3发展现状 (6)
3.1行业趋势 (6)
广州 旅游3.2我市优势 (8)
4.智慧旅游重点项目 (11)
4.1主导型项目 (11)
4.2引导型项目 (16)
5典型范例 (19)
5.1示范智慧景区 (19)
5.2示范智慧酒店 (19)
5.3示范智慧旅行社 (19)
5.4示范智慧旅游服务商 (20)
6推进策略和保障措施 (20)
6.1完善产业政策和组织机制 (20)
6.2推动旅游信息标准化建设 (20)
6.3加强合作提高建设运营服务水平 (21)
6.4开展全市智慧旅游示范工作 (21)
6.5通过评比培训带动整体发展 (21)
1.前言 (3)
2.建设背景与建设意义 (3)
2.1南京旅游资源概况 (3)
2.2建设意义 (5)
3发展现状 (6)
3.1行业趋势 (6)
3.2我市优势 (8)
4.智慧旅游重点项目 (11)
4.1主导型项目 (11)
4.2引导型项目 (16)
5典型范例 (19)
联通查询业务5.1示范智慧景区 (19)
5.2示范智慧酒店 (19)
5.3示范智慧旅行社 (19)
5.4示范智慧旅游服务商 (20)怎样修改密码
6推进策略和保障措施 (20)
6.1完善产业政策和组织机制 (20)
6.2推动旅游信息标准化建设 (20)
6.3加强合作提高建设运营服务水平 (21)
6.4开展全市智慧旅游示范工作 (21)
6.5通过评比培训带动整体发展 (21)
1.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对旅游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无线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为目的地营销、旅游文化传播、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综合服务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支撑和动力。新信息技术与功能系统的运行和实施将会引起人们旅游出行方式的变化,并将带来旅游业的重大变革,从而推动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由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型、由被动服务管理向主动服务管理转型。
智慧旅游是在新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通过信息技术和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的融合,使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得到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应用,并服务于公众、企业和政府等的旅游发展形态。智慧旅游以旅游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差异化。
南京市智慧旅游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加快南京旅游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实现南京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建设背景与建设意义
2.1 南京旅游资源概况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自公元229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之称。
古老的秦淮河玉带般蜿蜒舒展,站立桥头,眼前宛然是历史在悠悠流过;点缀两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静如处子,似在幽然倾诉;钟山、栖霞山迤逦悠长,“神龙”般延续着千年的守卫;金陵古城默然而立,城内的沧桑繁华刻写着它的年轮。
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
刺客技能加点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古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中华门气势宏伟,设计巧妙,置身城内,壁垒森然,耳边似有战马嘶鸣;此外还有灵谷寺、石象路、三国东吴所筑石头城遗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以及革命纪念地雨花台等,引人遐思无限。
古老悠久的文化遗产,现代文明的经济都市,与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园林城市风貌。
2010年8月,为加快南京旅游业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城市大旅游的思路,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彰显南京文化特。南京市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打造以紫金山-
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园、夫子庙-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以清凉山片区、颐和路片区、长江路片区为依托的古都旅游核心区,构建“一体两翼四带五片”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园、历史文化特街区、现代主题公园等十大项目。目前,委托国际一流规划设计公司开展的《中央公园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我们将充分吸收来自社会众和各方面专家的建议,不断优化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并在青奥会之前建成。
近几年来,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结合5A级旅游景区创建,在生态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系统改造建设等工作上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景区旅游配套。同时,景区景观品质也在提升。一是投入3亿多元资金,整体实施白鹭洲公园和内秦淮河东五华里“文化、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开通东五华里水上游览线,推出了“夜泊秦淮”实景演出及沿河散点演出;二是实施瞻园扩建工程,丰富游览内容;三是实施夫子庙大成殿儒学文化中轴线贯通和景区提升工程,大成殿-明德堂-卫山-状元楼酒店全线贯通;四是实施明城墙秦淮段贯通和沿城墙内侧景观改造工程,开通了中华门瓮城至东水关明城墙游览线。
2011年度,南京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50.66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国游客99.9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12%;接待香港同胞19.74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41%;接待澳门同胞1.2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4.71%;接待台湾同胞29.74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4.90%。从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客源结构来看,外国人占南京市入境旅游总接待量的66.32%,香港同胞占13.10%,澳门同胞占0.84%,台湾同胞占19.74%。
2011年度,南京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天数为676.09万人天,较上年增长15.38%。其中接待台湾同胞人天数为139.41万人天,较上年增长15.06%;接待
澳门同胞人天数为3.50万人天,较上年增长15.17%;接待香港同胞人天数79.60万人天,较上年增长15.45%;接待外国人人天数453.58万人天,较上年增长15.46%。
2011年,南京市接待国内旅游者718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6.1%。
2011年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9139万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3.73%。其中年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景区(点)有14个,年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景点有30个。全市等级景区实现营业收入17.52亿元,较上年增长14.83%。其中门票收入4.13亿元,较上年下降31.55%。
2.2建设意义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应该具有四高特征: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智慧中国,云游天下,”智慧旅游从提高旅游业技术含量,加大旅游产品的增值服务能力,优化行业人才结构,增强广大游客旅游体验等方面可以更好的体现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从而达到建设人民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
智慧城市建设为智慧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智慧旅游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无需重复建设。智慧旅游可以通过和智慧城市平台的协调联动解决单个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智慧旅游还可以带动智慧城市建设,部分城市特别是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可以通过先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在打下一定基础,产生一定效益之后,再进一步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
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地方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