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言词汇三本著述比较分析
南京方言词汇三本著述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词典》在记录和描写南京方言词汇方面的差异对三本著述所收录的词语进行比较并对其异同做出探讨。
关键词:南京方言词汇调查比较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方言调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后编写了一类综合性的调查报告《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以下简称《概况》)就是其中业已出版的、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全书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的分区字音对照表和词汇对照表。此书中字音对照表占了较大篇幅对于方言词汇主要是一个总括性的调查共收录常用词567个表前有说明和常用词目录。
九十年代南京方言的词汇调查又取得新的成果1993年南京出版社出版了由费嘉、孙力主编的《南京方言志》(以下简称《方言志》)。《南京方言志》主要记录南京市区方言个别章节涉及郊区。主要是按南京城南老派音系排列。《南京方言志》的分类词表所收的词按意义分为二十九类同义词排在一起先写汉字后标读音主要是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南京方言志》只是简单列举南京方言词汇然后进行注音并没有详尽的解释意义只是不易理解的词或者与普通话有差别的词在词条后用小字加注。初步统计《南京方言志》收录词条3554个。在词汇方面只是进行了方言词
汇的分类整理和罗列虽没有详尽的解释但是却为以后南京方言词汇研究提供了基础。
1995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刘丹青先生主编的《南京方言词典》(以下简称《词典》)。这部词典是李荣教授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词典》的南京分卷《南京方言词典》的编纂代表了南京方言研究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刘丹青先生在《南京方言词典》引论中对南京方言的内部差别进行细致地描写。这部词典主要是以最老派和老派的南京话为基础进行编纂兼顾新南京话中有方言特的条目。采用传统的调查方法调查面相当广。《南京方言词典》字数达359000收录词条约7620条正文后附南京方言义类索引按义类分成三十组方便查阅收录词条详细对词条的解释清楚明确。
我们知道词汇的调查和研究是方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这样的工作并且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南京方言来说多人多次的研究成果需要更好地整合起来以利于对这些成果的更加有效的应用。我们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对上述三种著述所收条目、注音、释义所进行的穷尽性的统计分析。本文选择我们在梳理工作中发现的若干问题略作比较分析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三种著述都是调查描写南京方言的词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一、编撰的目的以及描写的侧重点不同
《概况》由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编是在完成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基础上编写而成。目的是为推广普通话服务并为研究汉语史和开展汉语方言调查提供参考资料。而且此次调查强调面广规杨广在位几年
企业财务制度模较大而且这本书在各调查点语音方面着墨较多所调查的词汇数量较少所侧重的主要是记录并且罗列567个词条在各方言点的说法。
《南京方言志》是整套《南京市志丛书》90部专志中的一种是南京历史上比较详备、比较科学的一部方言志弥补了以前对南京方言调查时不够详实的不足。所侧重的主要是南京方言词汇的调查而且收录一些能突显南京特和南京文化历史的词语如“南京白杨”“菠萝树”一类词语。文字谜
《南京方言词典》是记录描写南京方言词汇的专著所收词条非常丰富并且对词条进行详细的解释。《南京方言词典》这本书已经具有专著性质涵盖面很广可以称之为描写记录南京方言词汇的工具书对日后南京方言词汇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二、三本著述所收词语的某些具体差异
(一)某些词语是否收录的差异
时间上来说这三本书是不断推进的没有比较之前笔者以为较晚出版的《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词典》应该会涵盖较早出版的《概况》中的所有词语。经过比较发现《概况》中的很多词语在这两本书中都没有收录。据统计有196个词条《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词典》未收:
表示天气时令:潮水、半夜头、堤埂、历日、开年、来年、真儿个、门儿个、本年;
表示性质状态的:壮、彻白、漆黑、口小、细、圆、紧要、牢靠;
表示农事植物的:碾米、泡种、奶草、桑叶树、树苗、打稻、生果;
表示房屋器具的:天窗、窗子、洗脸手巾、汤匙、剪刀、香胰子;
表示动作之类的:摘、抱怨、嘱咐、关照、开玩笑、认识、喊他来、叫他来;
表示衣食之类的:忌讳、短打、短衣服、单鞋、鞋楦头、松花皮蛋、猪油;
表示身体之类的:鼻眼儿、脚跟、单眼箍双眼箍皮肤皮子颈脖子、肚脐;
背后的故事何炅表示疾病之类的:号脉、麻疹、煎香茶;
超越极限攻略
挑的组词表示上学游戏的:电影、讲堂、杂技;
表示日常生活的:冲瞌睡、上地、修头、邮票、龙头。
《概况》中有“喊他来”这个条目而“喊”这个动词在《方言志》和《词典》中都出现了。但是《概况》“喊他来”这样的条目能够反映出“喊”这类动词的搭配关系。从“喊他来”这个条目可以看到“喊”这一动词的兼语结构的搭配情况。
像“电影”“邮票”“杂技”“地震”这类词语早期在各地的说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于是这类词语会作为词条在方言点中进行调查。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各地不同的方言说法慢慢消失了像这些词条已经不能揭示出方言差异所以《方言志》和《词典》可能会考虑词语的方言性而不再录入。
《概况》有“一床席、一房家伙、一架机器、一件事一桩事、一角钱、一眼井一口井、一辆车、一双筷子、一条牛、一盏灯、一只猪”等“数量名”组合,这些主要是考察量词的搭配特征。作为量词的“床”、“架”、“角”、“眼”、“盏”在《方言志》中没有收录;作为量词的“房”、“桩”和“辆”在《方言志》和《词典》中没有收录。《方言志》中“件”、“口”、“双”、“条”、“只”几个量词的“数量名”组合语例是“一件褂子”“一口气”“一双鞋子”“一条鱼”“一只船”。在《词典》中各个量词词条都有具体的举例也有类似的差异。三著提供的搭配用例的差异有时意味着所收量词有不同的语法搭配甚至并非同一量词,这是我们进行比较分析时必须注意的。
这196个词条《方言志》和《词典》中没有出现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词语不再说了还是实际生活中人们仍然使用只是《方言志》和《词典》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收录某些词条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考察的。
(二)某些词条词根相同在词缀“子”“儿”上有差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