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
1. 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依据)、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
2. 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特征:理想国家与现实城邦对立;城邦合乎正义(个人服从城邦,城邦严格等级);整体主义传统(整体为目的、个人为工具,个人消溶于整体之中,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哲学家治国(一元取代多元的取向、将社会进步投注于伟大人格、反民主的极权的);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依据质地说划分等级;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倡行教育(体现文化专制主义精神)、净化城邦文化;重人治,轻法治。
3. 柏拉图为何主张由哲学家治国:对社会现实和城邦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的反思与批判;柏拉图认为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人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挽救城邦危机,必须从人的品性入手,而哲学家有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只有他们能担此重任,掌握绝对的权力。
4. 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电视网络功能——整体主义、混合政体。
整体主义程度
极端的整体主义;个人消融于整体中,城邦利益高于一切,抵制消极的个人主义因素
温和的整体主义;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
政体
分类
荣誉、寡头、平民、僭主政体
按政府目的、掌权者人数划分政体
正宗:君主-贵族-共和政体
变态:僭主-寡头-平民政体
治国
哲学家执政,重视人治
肯定民主和法治
5. 分析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1)城邦政治结构影响政治思想:古希腊城邦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奴隶制,奴隶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政治活动主要在自由公民内部进行,民主派和贵族派的斗争占首要位置。此种政治结构使该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多数思想家把奴隶制视为天然合理,注意力集中于探讨如何协调公民内部各集团的矛盾、组织城邦国家、以及过优良的城邦政治生活上,他们的观点反映了民主派和贵族派的斗争。
2)城邦政治生活影响政治思想:古代希腊城邦规模狭小,使得全体公民都能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是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民主制度使自由的政治讨论成为可能,政治学说发达;城邦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所以,此时期政治思想没有区分社会与国家,并赋予国家伦理意义,把城邦看作有机整体,个人是这个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城邦高于个人,形成整体主义国家观,没有专制王权和教会。
3)城邦制度多样化影响政治思想:古希腊世界是许多独立的城邦国家的总成,一千多个城邦各自独立,政体多样,每个城邦都有鲜明特性,而且不断变化。这样的政治形势使古代希腊的政治思想家眼界开阔,他们比较各种政体,分析利弊,研究哪种是最好的城邦组
织形式,这种研究构成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6. 城邦的解体和世界帝国的建立,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哪些变化
    世界帝国是与城邦完全不同的国家形式,其政治经济结构与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引起人们政治观念与思想的重大变革:
1)个人在庞大的国家中地位下降,个人与国家开始疏远;
2)人民不在有对古代城邦的政治热情,政治学处于沉寂状态;
3)城邦时代的民主在实际操作中已不可能,公民身份失去了政治意义。帝国时代的政治学不再是公民的政治学,成为所有自由民的政治学,公民权扩大;
4)关注点由公共转向个人,集体主义精神开始丧失,开始关注个人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平等。(个人主义萌发)
7. 简述斯多葛派思想的主要特点高考成绩公布
1)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流派,奠定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自然法传统;
2)其政治哲学中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价值观(核心是伦理哲学),转变了西方政治学的发展方向;
3)推崇人的精神自由,赋予其很高的伦理价值;
4)倡导人的平等与自由,构成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关于人的观念的一个重大变革。
8. 西赛罗共和国思想主要内容
1)“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即国家为人民所有,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成为人民集体的事务,人民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2)其国家概念强调法律作用,反映罗马人重法主义传统;
3)自然法是正义之源、人类法律之根;
4)人类自然平等,政治是所有人的政治。
9. 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影响
1)在罗马法和法学家的理论中首次产生权利概念(法律目的是确定和保护权利,权利是为法律所确定和保护的利益);
2)罗马法引进并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是法律内在的合理法则,高于现实法律);
3)罗马法学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法学的论证”是罗马法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方法,统治者的权力必须以权利为依据,权利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10.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总特征是政治思想以神学形式表现出来。政治学理论不发达,基督教信仰是分析、解释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学成为神学的分支,没有独立的表达形式;政治思想主题是政教关系,教权与王权之争是主要内容;在融合中创新,属于多元复合型政治文化(古典政治文化两次复兴并创造性转变,关注点由权力的起源与归属转向权力的性质与范围,是近代人权与宪政思想的源头,从古典政治自由到近代消极自由[精神、信仰与宗教],将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相对,消极国家观开始出现,从相同身份的人人平等到人格与信仰的人人平等,从直接参与的古典民主到间接参与的代议民主);由于城市的兴起而产生了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
11. 基督教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的变革: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关注灵魂得救问题);贬低世俗权威、疏远政治,双重政治忠诚(一仆二主,教权与王权);信徒精神自由与平等,形成了关于人的新概念。
12. 16世纪西欧的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的特点
社会背景 民族国家兴起,生产力和大市场的发展受传统封建格局的阻碍,反封建与反教会具有统一性,新兴资阶力量弱借助王权来促进民族国家统一;文艺复兴运动,个人走出神学的阴影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理性和经验成为政治思考的依据;宗教改革运动,倡导教俗界限分明、教会势力削弱国王地位上升,民众提出反对一切封建压迫、要求社会普遍平等。
政治思想 摆脱神学束缚,具有世俗性;由神学政治观转向权力政治观,权力代替道德与神意成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以人为原点,以理性为依据,以发展个性、倡导进取精神的个人主义为伦理基础;现代意义国家观念产生,国家被解释为人需要的产物;维护君主制度,注重治国之道,是当时政治思想的共同选择和重要内容。
13. 马基雅维利对政治思想的主要贡献初一语文试卷
1)权力政治观:人性恶是国家产生根源,财产因素是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统治权是国家根本问题,法律与军队是统治权的基础,主张政治与道德分离;
2)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赞赏罗马共和政体,君主专制是最现实政体,只是临时措施;
3)君主的统治方法:不受道德约束,采用各种手段实现目的,应使人们恐惧,随时抛弃承诺。
他认为研究问题要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而非书本。丢弃人天生是政治动物的命题,将国家建立在人性和人的行为基础上,将研究政治问题的基础定为现实,成为西方人观察国家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他提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以法律与军队作为权力的构成要素。他在近代历史上最早将政治的目标和道德分开来,从此权力成为国家一切机构、职能及法律体系的基础。
14. 布丹主权论的基本内容及理论意义
内容:主权是高于任何公民、不受法律限制的权力;主权是国家的本质,是区分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的标志;国家是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立法权是主权的首要内容;主权具有绝
对性和永久性,它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转让;主权并非绝对不受限制,它必须服从先于它存在的神法和自然法;主权不得侵犯公民财产权;主权者必须履行契约。
意义:揭示了国家主权的重要属性,提出现代国家概念,国家代表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是一个主权组织;第一次确定了国家和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主权看做国家的本质特征;布丹坚持主权绝对性的同时,强调公民在国家里享有财产自由,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以求保护其经济利益的要求。
15. 新教思想家关于世俗国家权力的思想的特点思想家希望在国内外摆脱教皇国的干预,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与统一的民族国家;倡导教俗两界分明,削弱教会势力,使国王地位上升;承认世俗国家的必要性,但君权来源来上帝,人民有服从君主的义务;反对世俗君主像教皇一样干涉人民信仰。
16. 试比较布丹和格老秀斯的主权论:
国家产生基础
家庭
社会上的个人
主权定位
怎样编织中国结
高于任何法律和公民,对内最高
对内最高对外独立
与人民福利的关系
主权者必须考虑到人民的福利
不必完全考虑,君主不单纯为人民福利而存在
目的
为君主专制辩护,维护资产阶级的财产自由权
强调国家的独立和秩序稳定leste
对主权的限制
自然法、神法
具体内容
不包括财产自由权的其他九种权利
对内对外两个层面
所属权
完全属于主权者
既强调属于全体人民,又认为是主权者的私权
分割性
完全不可分割
既可以君主单独掌握,又可以由多数人共同掌握
17. 斯宾诺莎的思想自由权的评述:受霍布斯影响,但更加激进。政治真正目的是自由,保留财产权、信仰和思想自由权;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不能转让或放弃自由;维护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方法,政府应允许自由争论;思想自由的前提是人在行动上要守法。他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思想家。
18. 普芬道夫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内容:自然状态表示除一切因文化进步而产生的人类状况,或一切民族经历过的实际状况;人既有自私性又有社会性,人要求过社会生活的动机使人对他人和社会具有自然义务,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自然状态下的人有理性,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状态;自然法是人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的道德标准,其约束力来自道德,即对神罚的畏惧和对神恩的希望;自然法的原则是不得侵害他人,尊重他人财产,遵守承诺与契约等。(维护和平的社会生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