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2[5篇材料]
第一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一、选择题 :
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了生产力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2、“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了,......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B.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发展乡镇企业D 设立经济特区3、1992年初,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梦见大蟒蛇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决和发展生产力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用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5、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一公社社员写到: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伤的生活状况已经过去
C.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6、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建设的速度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7、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晃晃,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B.
C.农业合作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1950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试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不确立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9、《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
怎样从近视变成正常视力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0、小脚老太跳迪斯科,反映了
A.迪斯科最适合小脚老太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四级准考证号
C.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D.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改变了所有制性质的是
A.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如何取消黄钻12、“新乐园真正强,四面八方是楼房,有大学有工厂,公园街上白花香,柏油路,明又亮,汽车穿梭排成行。人民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
诗中描述的现象的实质是
A.范县城镇化取得了重大进展B.范县经济取得重大发展
C.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思想的泛滥D.范县进行着
13、某位导演要开机拍一部“春天的故事”的电视剧,主要描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如果你是一位编剧,要为该电视剧写剧本,你要的关键词主要有:
①十一界三中全会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国有企业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
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A..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B.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D.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15、中共八大和十一界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A..都肯定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思想路线
B.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都把发展生产作为党和国家的重点
D.都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
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A.土地所有权B.生产经营权
C.农产品的分配D.过于分散的经营权
17、“点-线-面”,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
18、时尚中国的表现有:
①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②穿着打扮日益个性化
③改善居住条件,兴起装修热④流行语言的变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9、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同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情景,情景出现主要是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经济建设比例失衡
20、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施的条件是:
的完成国营经济的组织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21、2004各项产品与1965年相比,钢产量,发电量增长10-20倍,粮棉产量也成倍增长,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进行
C.扩大对外交往,引进外来技术和资金D.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1958年,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决议:1958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为此,开展了运动,主要造成了。
A..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B.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23、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适应这一趋势中国采取的历史举措是:
A..实行改革开放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改善中美关系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4、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的话:义们的方向,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们社会的基层单位。这反映出当时
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党和政府加快改造步伐,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党和政府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D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急需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5、“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指
A.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26、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廷禧攻略电视剧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27、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这么一段,描写20世纪50年代末,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街道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
A运动中B三大改造中
C运动中D人民公社运动中
28.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不成功的,这样说的原因是:
A没把经济建设放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严峻的国内国外环境制约
29.深圳特区酝酿将“一市两制”范围扩大到六区,新增达到两区将享受:
A高度自制权B特殊社会制度wife的复数
C部分政治主权D特殊经济政策
30.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两种典型,即“一五”模式和“”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二、非选择题:
31、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在会上的报告》指出:“一个世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请回答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指什么?三位伟大人物的主要贡献各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