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7月,北平
2、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3、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④会议还决定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的缅怀。
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的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
2、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际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2、时间:1951年
3、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抗美援朝
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具体事件: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4、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5、参加部队:中华人民志愿军
6、指挥者:彭德怀
7、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8、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上签字
9、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10、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这是一场正义之战;②得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持;③中朝军民的英勇奋战;④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11、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P11):①粉碎美国侵略野心;②巩固了中朝边境;③提高了我国国家威望。
12、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11):
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三课
1、时间:1950年----1952年
2、法律依据(开始的标志):《中华人民法》
3、原因(P13):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获得土地。
4、主要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艾梅利姆光线
5、意义(P15):①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开辟了道路。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个体工商户执照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P18):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坐飞机行李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5、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6、成就: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现在什么网游游戏好玩
7、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人工服务8、一五计划的任务(主义内容):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大会选举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