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文化产业的强者
大批文化企业加快上市IPO进程,谋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进军资本市场箭在弦上。文化企业资本市场表现良好,席卷大批资金扩充实力,却被指责急功近利、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圈走钱就跑,塑造出一种表面的繁荣假象。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是优秀的文化企业?是资金雄厚?还是创意十足?中国的文化企业与世界一流的行业标杆差在哪里?
回首2011年,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沪深两市文化板块共有14家公司公布了描写春天的段落2011年的年报,其中同比实现增长的企业有13家;同比增长幅度大于20%的企业共有7家;其中华录百纳、光线传媒、乐视网等企业都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进入2012年,文化产业继续竞跑上市的势头。截至4月份,最新拟冲刺IPO上市的文化企业数量已增至15家。上市,似乎成为了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普遍共识。
新华社记者 李昂:各位好,这里是《财富文化——文化财评》。正如刚才的短片所言,目前文化企业扎堆上市似乎成了一种潮流。面对这股潮流,有人警惕地指出,这很可能是一种表面的繁荣。目前,文化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占比较小,文化产业实力总体不强;他们的自
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优质的文化产品;不少文化企业上市存在着圈钱跑路的情况。一系列现象不禁让人发问,中国的文化企业究竟该不该上市,资本市场能够给文化企业真正带来什么?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晓明:文化企业上市有几个目的,常规理解的利用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迅速做大做强,只是一般性目的。对于文化企业来讲,其实还有一个特殊意图,上市跟推动改革来说的力量,上市之后有一套严格的上市管理规范,一家企业要上市的话,如果没有很好的现代企业制度,上市以后会有很多东西会受到违规的警告或惩罚,跟没有上市在管理体系上规范的企业来讲,上市对他们来说是管理提升的比较好的阶段。
新华社记者 李昂:可以说,上市融资,不仅能够扩大文化企业的自身规模,而且能起到转型升级的特殊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国际知名的文化企业,上市却从来都不是他们最看重的事情。对于它们来说,登陆资本市场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想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却绝不仅仅是圈钱那么简单。
迪斯尼:文化内涵产品化、规模化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幻岛,一个深藏在内心对童话的向往。迪士尼正是抓住了观众对梦想的憧憬,利用各种卡通人物和童话故事,铸就了如今庞大的动漫王国。随着迪士尼旗下童话品牌、周边产品、电影产业、电视台、服饰等多条交织的产业链纵深发展,现在的迪士尼俨然已是“梦幻文化超级帝国曾经在我眼前却又消失不见”,正在将其动漫文化以产品的形式源源不断输出到世界各地。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晓明:美国人多聪明啊,美国人讲一美国故事,讲一美国梦,可全国人民听了都特兴奋,你有本事讲一中国梦,让全国人民也听兴奋了,所以他们还是不会讲,说到底在原创上的能力还是不够强。
新华社记者 李昂:迪斯尼公司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产品”是以原创能力做支撑,并实现产品化、规模化;同时,也正是这样的产品成就了文化企业本身,将文化企业和一般的企业区别开来。迪斯尼公司将卡通内涵制造成产品供消费者消费,是一种经典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迪斯尼还将它的产品大量复制,行销世界各地,打造集约化、规模化的主题公园;也正是在这种产品化、规模化的基础之上,迪斯尼真正形成了一种文化产业。
苹果公司:创意先行 引领文化潮流
2011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的去世震惊了世界。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他和他的苹果公司已经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现在,苹果公司的市值已位列全球第一,世界各地遍布数量庞大的“果粉”,每一次苹果推出新的产品都会掀起一阵追捧热潮,iphone、ipad等产品俨然成为了一种身份、圈子和潮流的标识。
新华社记者 李昂:苹果公司和乔布斯之所以能令世界疯狂,并不是因为它的产品出这么的简单,归根结底,是因为苹果公司善于销售它的种文化创意和生活方式,并引领潮流。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晓明:文化产业要强,它一定是有自己的内容创新,然后内容后面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精神追求,有内容创新,有幸福这个内容或有强有力的团队去推动,然后这个内容或者它有一种品牌的东西,去附载这个内容。
新华社记者 李昂:苹果公司给其他的文化企业提了个醒,一个好的文化产品,艺术内容应该是先行的。苹果的产品从来都是先有艺术创意,再进行设计生产,在制作产品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这款产品要如何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成功的文化企业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新闻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商业模式
对公司的祝福语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是出版传媒领域的全球最强者,它的资产已经遍布全球,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在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在美国,它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从军行古诗的意思翻译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欧洲,默多克有天空电视台;在中国,3500万个家庭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到默多克的电视节目。作为一个文化企业的典范,新闻集团能够历经风浪长期屹立于舞台中央,靠的是多元化分散经营的商业模式。
新华社记者 李昂:新闻集团给了文化企业一个新思路,那就是和资本市场紧密联系,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众所周知,新闻集团除了在媒体领域呼风唤雨,它在世界各地还拥有着其他种类繁多的资产。这些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产大多彼此独立,关联度不高,就像放在不同篮子里的鸡蛋一样,这种布局方式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同时,资产多样化带来的是收益的多元化。目前,国内一些走在前列的文化企业也已经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了。
内外兼修 铸就强势文化企业
在中国的文化企业还在拼命地跑马圈钱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我们与这些世界级的巨头还有着相当的距离。究竟什么样的文化企业才是真正的强者?中国的文化企业该如何成为真
正的强者?我们相信,成功有迹可循、经验可以借鉴,一个文化产业强者的背后,既有内在的动力,亦有外部的推动。
tcl云电视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晓明:不是大就强,也不是在政策上拿到政策支持就强。必须是说到底内容强文化企业才强,内容不强没有用,你就说很多文化企业做大了,上市了弄多少亿,这个东西每年都不一样,今年可能是多少亿就盈利了,明年可能多涨几个亿就一下亏损了,股市太不确定了。
新华社记者 李昂:文化产业的强者之所以为强者,自有其独特的内在动因,其中人才、定位和运营尤为重要。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内容,内容的质量又取决于人才,优秀的文化企业都时刻注意挖掘最出的人才;而对于一个产业来说,定位和运营是十分关键的。他的领导者要具备相应的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灵魂。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晓明: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就要做一个好的规划,确定好一个好的目标,对自己的企业进行一个好的定位,然后定位了之后,要组合最适合资源,包括配制,最适合他们发展团队那么正常的企业,可以做的事情。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师个人培训总结 陈少峰:我们讲企业家精神的时候,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企业家很善于抓住机遇,另一个企业家跟普通的商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他要先建立一个事业,或是他要实现自己事业的目标,金钱是第二位的。
要想炼成文化产业的强者,还需要有外部的推动力。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已经日臻成熟,一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已占据该国经济的支柱性地位。政策和制度的扶持,无疑是这些发达国家文化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外部推动力。
新华社记者 李昂: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推动力主要是其所在国的政策、制度的扶持,这方面尤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为典范。其中,英国倾向于通过税收政策来调节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设立国家筹资方式,为文化产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日本则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采取“内容不干预原则“,由政府推动以及政府和民间一起投入来共同推动文化企业的发展。
美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手段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放手市场化,第二是保护知识产权,各个公司会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最终通过多种商业手段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少峰:或是说美国没有对它这个公司很多的干预这是它成功的主要因素,因为创业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是有市场化的机制要有很好的环境,所谓环境就是不要受到制肘的环境,因为最主要靠公平竞争。
新华社记者 李昂: 梳理发达国家文化企业的成功经验,是为了我们自身更好的发展。如今,中国的文化企业越来越注重借助资本市场来加强自身实力。通过资本市场,文化企业可以扩大企业规模、规范管理体制、吸引高水平人才,全方位地加强自身实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资本市场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容易忽略发展文化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原创能力。
文化强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文化企业想要实现自我的全面提升,不仅需要内在的出众品质,也需要外部的驱动力量。在当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好时机。借助这个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开放文化产业的整体市场环境,着力于完成我国文化企业的体制转型,规范文化企业的管理机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