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探究
区域治理DETECTION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探究
上海大学  吴晗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利息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同业竞争加剧、息差缩窄等困境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转型关键期。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器”,探讨其盈利模式转型方向对我国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的困境及转型的必要性,然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新时代背景下盈利模式转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57-00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热潮袭来,金融市场上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以余额宝、花呗为代表的金融产品以其安全性和便利性迅速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直接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业务,银行的存款业
务规模被压缩。加上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加快,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息差盈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社会经济稳定的使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当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如何调整盈利模式、优化收入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及成因出发,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方向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以存贷款利息差为主、非利息收入为辅。商业银行通过以较低利息吸储、以较高利息放贷的模式赚取中间的利息差为利润。曾经在我国存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这种盈利模式不仅操作简便、风险小,而且成为商业银行稳定的收入来源。利息差盈利模式依赖存贷款规模的扩张作为商业银行的持续盈利点,但是这种盈利模式由于技术含量低,银行间服务差异小,因此不能形成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客户粘度低。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面临巨大威胁。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脱媒现象加剧,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作用减弱,依赖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逐渐转向依靠技术的直接融资,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放开利率管控,商业银行依靠高额存贷款利息差盈利的模式难以
为继。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原因
(1)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以间接融资为
主。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
市场还不够完善,我国的融资市场结构一直
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而间接融资中银行贷款
由于其安全性占据很大比重,所以我国金融
市场的融资结构特点为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
款业务模式提供了沃土。
(2)利率管制和国家政策扶持。我国
一直执行严格的利率管控政策,在政府的行
政干预下,我国的存贷款利息差一般维持在
3%-4%的水平,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一直维持
爱情睡醒了戚薇图片较高的利润水平。商业银行作为国家宏观政
策的调节器,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
惠,缺乏创新精神和动力,一直保持着传统
的盈利模式。
(3)居民的高储蓄率和投资渠道匮乏。
长期以来受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我国居
民一直保持的较高的储蓄率,出于稳定性和
规避风险的考虑,人们更倾向于将钱存在银
行而非投资使用,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廉价
且稳定的资金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
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
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较少,
居民投资渠道匮乏,因而,商业银行的存贷
款业务一直是居民和企业的首选。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
要性
(一)金融脱媒化日益加剧
金融脱媒化又称“金融非中介化”,是
今年五一高速公路免费几天指在金融管制的背景下,资金绕过商业银行
这个中介体系,直接转移到需求者和融资者
手中,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金融脱媒化是
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金融
的兴起,大量以余额宝、花呗为代表的大众
理财产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流了
商业银行的储蓄基础。并且,我国的股票市
场、债券市场发展日益成熟,为居民提供了
更多的投资渠道,同时也为亟需资金的中小
微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越来越多直接融资
平开始建立起来,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
业务规模,使得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面
临很大压力。
(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放开利率管制,将
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使利率成为金融市
场的重要价值信号,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
工具间接调控利率水平,从而达到货币政策
目标。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从1996年开放同
业拆借利率开始,2015年央行已经放开存
款利率上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
同业竞争必定加剧,为了竞争客户资源,商
业银行必将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
从而缩小存贷款利息差,严重压缩商业银行
的利润空间,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息
差盈利模式造成巨大冲击,商业银行躺着收
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三)资本监管的强化
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体制
的缺陷,2010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
布了新的《巴塞尔协议III》,明确规定系
统性重要银行的核心资本及一级资本充足率
底线需提升至4.5%和6%,并且在资本充足
率8%的基础上保证2.5%的普通股资本缓存,
除此之外还引入3%的杠杆率监管标准。我
国银监会在吸取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后,
对推出了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
的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系统性重
要银行和非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
低不能低于11.5%和10.5%,杠杆率不得低
于4%。这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现有
的以存贷款利息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大力
开展资本占用量较少的非利息收入类业务,
(下转第88页)
作者简介:吴 晗,生于1997年,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
57
区域治理RULE OF LAW
专项立法。从2013年齐爱民教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之建议稿到全国人大法工委明确指出“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纳入立法规划,但至今此项法律尚未制定和颁布,是导致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立法位阶较低、法律协调性缺失、监管力度不足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便给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更全面的保护需要抓紧进程。首先应当明确规定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在作为个人信息保护法指导思想的同时用以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其次应明确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概念。如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区分、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等。最后要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系统化,对于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冲突的有关行政法规、规章及时修改与废止,构建科学高效、严瑾完善、可操性强的个人信息行政法律保护体系。
(二)加强行政监管
当今个人信息侵权案件呈现频发,强化对公民个人信息泄漏的全面行政监管是必须采取的措施。统一公民个人信息行政法的监管标准,包括外部的监管程序与标准和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管。外部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监管的步骤和程序,使得行政单位在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从事与其相关的行政活动时
有法定的程序遵循,发挥公法的作用,限制
公权力,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
内部严格管理和控制工作人员接触地面个人
信息的时间、地点等条件,减少其利用职务
便利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在现有的行政复
议制度之上,把行政复议机关作为监管机关、
加班工资怎么算发挥行政复议自身的监督属性,相比机关的
自行监督更为科学。
(三)完善救济渠道
目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由检察机关负责
提起,发挥重要的法律监督职能。公民与行
政机关在资源、能力等方面均不对等,因此
在立法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成为其适格的起
诉主体,可以行使其建议权和起诉权,使其
成为有效法律监督机关。同时通过立法明确
相关行政主体因过错导致公民个人信息受侵
害的法律责任。如在《国家赔偿法》中,
对公民个人信息受侵害时的赔偿范围进行界
定,扩大国家赔偿的法定范围,切实保护公
民个人信息权。
在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成为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几乎没有
人能够免受信息泄露带来的恶意骚扰。针对
目前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诸多问
题,一方面要注重对个人信息的事先保护、
未雨绸缪;另一方面要在千奇百怪的个人信
息侵权案件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加快推进个
人信息法的制定进程,提高立法层级,以便
规范行政机关有关的行政执法行为。同时不
断加强公民、企业对信息的保护意识,在个
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中寻平衡,充分发挥公
民个人信息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洁面乳怎么用参考文献
[1]刘学涛.个人数据保护在我国行政
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法治视域下的挑战与应对[J].北京邮电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13-20.
[2]张融.个人信息权的私权属性探
析——人格权抑或财产权[J].北京邮电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6.
[3]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
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
[J].现代法学,2013(4):63-73.
[4]李云军.从行政法角度论公民个人
信息保护[J].学理论,2013(7):96-97.
[5]齐爱民.法学前沿问题探讨个人信
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专论(一组)--论个人
信息的法律保护[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5(2):30-35.
(上接第57页)
加大中间业务比重,优化升级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
(四)同质化严重,同业竞争加剧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一直表现出低层次、同质化的特征,商业银行没有根据各自的特创新金融产品,一味地追求存贷款规模的扩大,忽略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导致出现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规模依托社会关系而非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扭曲现象,客户的转换成本非常低,银行从业人员的流动带动了客户的流动,导致了经营效益的不稳定性。
四、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建议
(一)引进创新业务类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要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必然要从创新金融产品出发。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商业银行需
要引进高级金融管理人才,针对中间业务的各个细分领域,配备专业的金融产品研发和风险管理部门。面对消费者丰富的、个性化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目标,打造专业化、特化、精细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粘性,从而获得稳定的盈利来源。
(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贷款质量
优化信贷结构就是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
配置,通过盘活现有贷款存量,引导贷款资
源向优质稳定客户方向流动,提高商业银行
的贷款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降低商
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完善存量不良贷
写给妈妈的一段话款的退出机制,制定并完善贷款退出政策,
通过贷款置换、拍卖等形式优化贷款质量,
降低贷款违约率和信用风险,提高商业银行
盈利来源的稳定性。
(三)扩大中间业务规模,优化收入
结构
金融机构的竞争本质上是金融产品与金
融服务的竞争,面对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
化的冲击,商业银行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
财力成本,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针对客户
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吸收互联网金融的
思维,提供特智能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同
时还可以考虑面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详细
分析其金融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一揽子
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附加值。
商业银行应当扩大占用资金量少的中间业务
规模,向轻资产运营转型,实现资产业务、
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均衡发展的局面。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传统利差
主导型盈利模式向非传统型盈利模式转型的
关键时期,商业银行应当在保证稳定性和控
制金融风险的情况下,积极转变经营理念、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中间业务比重,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为市场提供更加
智能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与金融
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周正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
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
[2]李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
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探究[J].宏观经济研
究,2016(6):73-85.
[3]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何永川,李娅.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城市商业银
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J].西南金融,2016(3):26.
[4]康珂,丁振辉.中国经济“新常态”
与银行业改革对策——基于商业银行转型视
角[J].海南金融,2015(4):23-27+45.
[5]乔桂明,吴刘杰.多维视角下我国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J].财经问题
研究,2013(1):48-52.
8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