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
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制造中心”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的德国,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为此,需要对德国教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其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如下所述(图一):初级阶段教育指学前教育,幼儿园为主要形式,年龄段3-6岁。然后是第一阶段教育,即初等教育,小学四年(仅柏林州为6年),年龄段6-10岁。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进入第二阶段教育。第二阶段I级相当于初中,分流为三类学校:实践水平强的者进入主体中学(5年),文理知识强的者进入完全中学(旧译文理中学,若将第二阶段II级计入,其学制西部地区9年,东部地区8年),智力类型介于两者之间者进入实科中学(6年)。分流后的三类中学在校生比例大致为3:1:2(2000年)。另有一种将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合校的“总和中学”。学生年龄段10-15岁或10-16岁。第二阶段II级相当高中,初中后实行第二次分流:一局部进入普通类高中,即完全中学高中及总和中学高中,毕业后直升综合大学;一局部进入职业类高中,主要有就业导向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以及具有“立交桥”功能的职业类学校,如专科高中,职业或技术高中,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年龄段为15-18岁或16-19岁。分流后,16岁至19岁年龄组中普高与职高在校生之比为29:71(2000年)。第三阶段教育为高等教育,此时是第三次分流,即高中后分流。18至21岁年龄组中就业者与进入高校学习者的比例约为72:28%(2001年)。高校有3种类型:综合大学(5年),专科大学(又译专科学院、高等专科学校,3-4年),职业学院(3年)。分
流后综合大学与专科大学招生比为2:1。第四阶段教育为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也有3种主要类型:普通与政治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科学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中最重要的学校是专科学校,包括技术员学校和师傅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双元制”职业学校毕业生,一般具有2至5年职业经验,培养目标为技术员或技师,是一种高中后非高等教育机构。
角名二、职业教育简况
德国以职业教育立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及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之一。其职业教育的成功为世界所赞誉,被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职业类学校,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双元制”职业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学制3-3.5年,采取企业与职业学校结合办学形式,70%时间在企业,30%时间在职业学校,是德国技术工人的摇篮;其二为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学生也主要来自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学制1-3年,毕业后就业。天津的二本大学>人生是美好的
黄河手抄报
三、高等教育简况
1.综合大学(Hochschule):为科学型大学,包括大学(Universitaet)和技术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还有医科、音乐、艺术、宗教、师范、体育大学等。2001年德国大学的总数为175所。培养目标为研究型、开发型人才,学习年限至少为5年。
入学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无专业限制的入学者,主要是完全中学高中毕业生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中同等学历者,包括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毕业生中掌握第二门外语
者。另一种是有专业限制的入学者,主要是来自职业类高中,如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和职业或技术高中“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以及在专科大学学习过两年基础课并已通过中间考试者。但以普通类高中毕业生为主。2000年综合大学新生中来自职业类高中的毕业生只占18%。在18-21岁年龄组获得综合大学的入学资格者中,普高与职高毕业生的比例为8:1。
综合大学学位包括:自然、工程、经济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由学校授予“学位(DIPLOM)工程师”或其他相对应专业学位;语言、文学及局部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授予硕士学位,如语言学硕士、文学硕士等等;师范、法律、医学、药学、营养及神学专业则以参加并通过“国家考试”作为毕业标志,颁发相对应证书。根据中德国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我国视德国大学毕业证书为“硕士”学历。
德国只有大学具有博士授予权。博士生一般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时间在三年以上。保护野生动物
2.专科大学(Fachhochschule):是典型的应用型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1968年,为消除高校过度集中的情况,使高校的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德国各州达成建立专科大学的协议。1969至1971年,原联邦德国工程师学校、学院及工业设计高级专科学校、社会服务专科学校、经济高级专科学校改建
为专科大学,其三大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为技术成果转化做贡献,为培养接受过科学方法训练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做贡献。所以,专科大学是在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法律地位和培养目标而产生的一种大学。
2专科大学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主要是工程师、经济师及相对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德国机电工程师的三分之二,企业经济师的三分之二,计算机工程师的二分之一,都是专科大学的毕业生(见表一)。所以,专科大学是德国工程师的摇篮,受到经济界普遍欢迎,就业前景非常好。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风行欧美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在德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专科大学而不是在综合大学举办。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权威咨询机构----德国科学审议会指出,专科大学是德国在新世纪发展的主要高校类型。根据联邦教育部数学模型预测,至2010年,专科大学与综合大学招生之比将上升至0.8比1。
在专科大学任教的教授必须具备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及五年且至少有三年在高校外的技术、工程或管理领域的职业经历。
专业设置重点为工程科学,特别是建筑、电气、机械工程以及经济、信息、社会(公益事业)科学和工业设计等领域,涉及18大类。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且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因为专科大学前身为职业教育领域里的专科学校及工程师学校,故现有专业设置依然保留原有的职业特
。第二,不同地区的专科大学,其专业设置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表达了“区域性”、“属地性”原则。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且考试合格后由学校授予“专科大学学位工程师”或其他相对应的学位。当前“专科大学”学位共26种。根据中德“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德国专科大学证书相当于我国学士证书。专科大学的毕业论文选题与经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工程科学毕业论文的选题60%至70%来自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
使德国高校毕业证书“世界通用”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1998年修订的德国“高等学校框架法”决定引入学士和硕士学位证书并于1999年实施。引入这个模式并非要改变专科大学的原有特,而是教育证书国际化的必要措施。
专科大学没有博士授予权。但1992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通过决议,允许成绩特别优秀的专科大学毕业生无需取得学术性大学学历即可攻读博士学位。
专科大学从事面向职业实践的研究和开发:一是需求导向的课题,解决来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二是应用导向的课题,完成与技术和工艺紧密相关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任务。基于应用导向与职业导向原则,研究重点涉及与知识和工艺紧密相关的创新产品与方法的开发,如工程科学领域的重点为产品研究、工艺过程研究;经济科学领域的重点为向企业提供可直接付诸实施的
经营过程分析与咨询;社会科学领域则注重实际社会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方案的制定。科研经费主要来自经济界(企业)资助、国家(联邦及州)拨款和社会捐赠。
3.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是典型的职业型高校,是“双元制”模式在高教领域里的延伸。2001年全德职业学院为38所,成为除大学、专科大学以外的另一种新型高校。但当前在校生人数仅2.5万。其培养目标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
职业学院的诞生是企业需求驱动的结果。1972年,德国经济最活跃的巴符州一些著名企业,如奔驰公司、博施公司及谢尔公司认为,70年代教育改革使德国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科学校无一例外地升格为专科大学后,在就业体系的中间层次出现了一个所谓的“水平缺口”或“职业断层”。这里主要指缺乏应用型高级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特别是技术领域里的工艺型人才。因为原有教育机构不能大量培养这种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职业人才,所以面对教育供给和就业需求之间出现的这个差别,职业学院应运而生。1995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273次会议的决议宣布,职业学院毕业证书为德国高校毕业证书并与专科大学证书等值。这意味着职业学院毕业生具有本科学历。
英雄联盟手游名字职业学院的教学是企业需求导向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其基本特点是掌握较广泛且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工艺和方法;具有整体与联想的思维结构;具备复合型的职业水平;具有体意识与协调工作的水平。
基本学制为3年,分为2级。第一级2年为基础学习阶段,第二级1年为专业学习阶段。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为1∶1。每学期12周在职业学院学习理论知识,12周在培训企业实行实践训练,即每三个月轮换一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