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自福禄贝尔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后,德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世界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德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走上正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
武汉娱乐一、德国学前教育概况
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救济事业。主要由教会、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社会教育,旨在培养儿市既对自己负责又能合的个性。德国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幼儿自愿入学,因此要收费。但是,不同家庭所交费用是不一样的,即孩子的父母根据收入情况向幼儿园交费。这就有效地解决了贫穷家庭儿童的入园问题。年,德国人有万,幼儿园所,平
均个居民就有所幼儿园。但在德国西部,平均每园不到个儿市。这主要是因为德国西部出生率极低,很多家长自认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较少送孩子入园。而在德国东部,由于历史原因,平均每园有名儿童,这与我国相似。在我国,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德国,则有所不同。
而幼儿园老师则必须在专门的学校培养。这类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年。德国幼儿园老师都属于雇员性质。年底,德国幼儿园的雇员共人,其中女性人,占;男性人,占。从年龄看,岁段的最多,有万人,其次是岁的,有万,岁的有万人,岁以下和岁的均不到万人,年,全德国学前班有儿童万人,学校幼儿园有万人,二者共万,仅占小学在校生的,以及专门在放学后照顾学龄儿市的校外照顾中心。德国幼儿园虽不是义务教育,但是政府出资却不少。年,政府拨款亿欧元给幼儿园(不含学前班和学校幼儿园等)。仅此项,就占德国当年的。教会等非政府团体拨款更多。年,私款项估计不会低于亿欧元。虽然只有约万的在园幼儿,德国幼儿园的生均经费达到每年欧元,约合人民币万元。可见,政府和民间资木的投入是非常可观的,也反映德国政府和民众对幼教事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二、幼教法制健全
随着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关于学前教育的法规与体制也逐渐发展起来。年颁布《学校规程》,向从事幼儿保教工作的人员说明其责任和各注意事项。世纪的德国学前教育政策具有强迫教育特征,将岁的学龄前儿童提前纳人到了学龄期。世纪上半期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是:.将幼教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些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像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室外游戏以保持身体健康。这些总的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如何申请商标注册“控制但援助海尔双门冰箱的政策形成了反差。一战后,德国于年制定了《青少年法》,其中强调要设立白天的幼儿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及幼儿保护机构等。同时提出训练修女担任看护工报此外还要求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在此期间,幼儿园得到极大发展,成为德国幼教中的主流。在政府颁布的幼儿园条例中宣布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机构政府还规定了隶属关系,规定一切幼儿园由政府监督,隶属于教育、卫生部门,幼儿园儿童具体由地方儿童局监督,学校教养均须经儿童局许可。凡儿童在家不能得到正常教养者,则由儿童局遣之入学或人园。二战后,为尽快着手教育事业的恢复与重建,德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关于德国学校民主化
的法律》规定,幼儿园作为非义务的教育机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德国教育民主化的墓本原则》中称:保证一切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在一切教育机构里实行免费教育,并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关于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法律》中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机构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岁的幼儿教育被纳人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属干初等教育范围,其中岁的幼儿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中的入门阶段。此后,不仅岁以上幼儿普遍入学,岁幼儿入园率也不断提高。
三、幼教机构多元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1.普通幼儿园。普通幼儿园是德国传统的幼教机构形式,也最普及。按照幼儿园的设立者及其接受政府补助及辅导的程度来分,有三种情况:
(1)公立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及辅导。
陈式太极拳56式(2)私立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的聘任不受社2007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或控制。
(3)独立自主的幼儿园:不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主要是家长缴费。德国所有的幼儿园不仅收费大致相同,而且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每班至多不超过20人。这种混龄编班在德国全国范围内所有幼儿园中实施。德国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制两种,大部分家长将其子女往半日制幼儿园。
2.学校附设幼儿园。学校附设的幼儿园数目较适合于那些已达6周岁或下年将达6周岁,但体格与智力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他们此接受一年特别训练以便为入基础学校做好准备。这种机也称学校附设的学前班,通常小学联为一体,以便为幼儿在来的学习中顺利上学提供帮
3.学前班。学前班与学校附设幼儿园样,与小学相连,但它们针对是5岁幼儿,以帮助他们顺利渡到小学。
4.特殊幼儿园。特殊幼儿园是对各种有残的幼儿提供必要教育之场所,之更好地融入社会。这类幼儿按幼儿残疾情况进行分类,如习困难、失明、聋哑、部分失明精神障碍及大脑迟钝等,提供家照顾,实施融合教育,在公教育中将残疾孩子的特殊教与正常孩子的普
通教育结合一体。
5.托儿所。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职工的子女实行保育。
6.白天的母亲。白天的母亲是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幼儿保教计划。主要做法是: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这些戈伟如金城武“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
7.林间幼儿园。2000年郝本·黛拉将慕尼黑的一个自然公园开辟成了针式打印机设置林间幼儿园。园内有成片白桦林和灌木丛、草坪及清澈的溪流。入托的孩子每天上午9点到这里集合,然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堆沙子做游戏,有的爬树、赛跑,有的观察蚂蚁、蜗牛……午饭时,大家席地而坐,摆上在老师帮助下准备的食品,就像在郊外野餐一样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午餐。但这家幼儿园收费较高,个别家长还抱怨孩子们在玩耍中有时会受一些轻伤,而且每天回家时都是一身泥土。林间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可以在林子里跑来跑去,用树枝、沙子、石头搭建模型,既能提高运动能力,又能激发创造力。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没有过多的管束也就不存在心理压抑,非常开心,所以孩子们很少吵架、打斗,
也很少生病。这种回归自然的林间幼儿园,以大自然为教育资源库,所有地方都是书房
使得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的乐园。(中国城市幼儿园中的孩子们普遍缺失亲近自然和户外活动的机会,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将草地、沙地等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塑胶替代,回归自然也是中国孩子们的渴望。——作者注)
四、课程以游戏为主
德国是一个地方高度自治的国家,幼儿教育的改革也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或大纲,甚至连州一级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目标与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幼儿园开办者自主决定的,多以游戏等自由活动为主,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包括由教师讲故事、教唱歌、劳作、会话和带领幼儿接触自然界等等。尽管如此,一般幼儿园都通过适用于所有儿童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并通过积极的刺激来弥补幼儿在家庭不利环境下造成的学习缺陷,以促进所有幼儿得到健康发展。幼儿园的任务有两项,一是让孩子白天待在幼儿园中,以减轻母亲的负担,或者为就业妇女解决照管孩子的困难;二是向幼儿提供教育帮助,使他们接受早期学
习,促进幼儿个性充分发展,陶冶其情感,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学习兴趣、相互信任、责任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和活动能力等。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孩子们来讲最重要的是玩,通过玩来教他们;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这一点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德国幼教界很重视幼儿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只不过他们的培养方式是玩。为使儿童能够进行自由活动,幼儿园通常在每个班设立一个活动室,布置各种各样的兴趣角,如厨房玩具角、建筑角、图书角、生物角和其他玩具角。儿童在兴趣角的活动可以独自进行,如独自用积木搭建一条高速公路,此外,还强调家民的参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