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会计经验】税收筹划模型(一):固定抉择模型
税收筹划的过程,其实是对纳税方案进行抉择的过程。当纳税人完成同一任务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纳税方案的时候,应当进行计算、比较和选择。在纳税方案尚未实施以前,应当设计未来,从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在自觉或不自觉实施某套纳税方案以后,如果发现更好的纳税方案,应当改变现状,用新纳税方案替代原纳税方案,从而实现税收利益及经济利益最大化。
税收筹划模型是连接税收筹划目标与技术的纽带。对纳税方案进行抉择的过程中,总是要运用简单的或复杂的数学模型,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实用的税收筹划模型有:固定抉择模型、相机抉择模型、集团抉择模型和纳税禁区模型。绝大部分税收筹划案例,可以运用上述一种或多种模型而得以解决。
一、固定抉择模型概念
固定抉择模型,或称有效税收筹划模型,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税收筹划模型。它是通过确定纳税人与交易相关的全部税收成本与收益、与交易相关的全部非税成本与收益,帮助纳税者确定与评估最优税收策略的数学模型。
1、目标设置:
提前批怎么填报志愿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是经济利益最大化,经济利益包括税收利益和非税利益。非税利益是不考虑税收的经济利益,即税前利益(I);税收利益与纳税额(T)相反,用(-T)表示;经济利益用B表示。则:
B= I (-T)=I-T
经济利益最大化体现为以下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税后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或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税后利益的衡量指标有:税后利润E,每股盈余EPS,税后净现值ATNPV。税收筹划的目标是通过纳税最小化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
2、基本步骤:
(1)运用模型确定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 八仙过海剧情介绍
该步骤是最具创造性的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完成一项任务,人们有时会认为只有一
条路可走,或者说只发现一套纳税方案,因此,我们要熟悉经济活动,并开动脑筋想办法,运用发散思维,另辟蹊径,寻新的纳税方案,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计算与比较各纳税方案的税额或税后利益;
该步骤要运用税法实务知识计算与比较各纳税方案的税额,运用财务与会计知识计算与比较各纳税方案的税前利益与税后利益。
(3)选择最优纳税方案。
该步骤要根据税收筹划目标,运用聚合思维,选择最优纳税方案,通过纳税最小化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实现有效税收筹划。 入党志愿书2020年范文
3、参数设置:
设方案1(F1)税前利益为I1,税收总额为T1,税后利益为B1,则:
B1=I1-T1
设方案2(F2)税前利益为I2,税收总额为T2,税后利益为B2,则:
B2=I2-T2
二、通用模型:税后利益最大化模型
若B1[B2,则选择F2。
因此,为实现税收筹划最终目标,应选择税后利益最大的方案。
新一线城市排名该模型是通用模型,固定抉择的简化模型和扩展模型,以及相机抉择模型、集团抉择模型和纳税禁区模型,都是以该模型为基础推导出来的。
三、简化模型:纳税最小化模型
在I1= I2的情况下:
若T1] T2,
恒有B1[ B2,
则选择F2。
因此,在税前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选择纳税最小的方案,就能实现税后利益的最大化。
该模型可使计算得以大大简化,是固定抉择模型的简化模型,该模型在税收筹划实践中运用也非常广泛。
四、增量模型
设I2=I1 △I,T2=T1 △T,则:
B2=I2-T2=(I1 △I)-(T1 △T)=B1 (△I-△T)
若△I]△T,
恒有B1[ B2,
则选择F2。
因此,方案2与方案1相比,只有税前利益增加的幅度超过税收增加的幅度,才能实现经济利益的增加,才是可行的;同理可得,方案2与方案1相比,只有税前利益减少的幅度小于税收减少的幅度,才能实现经济利益的增加,才是可行的。 好看简单的舞蹈
六一儿童节朋友圈
该模型在分析不同纳税方案时只分析它们有区别的部分,而省略其相同的部分。无须计算总量指标,通过对增量指标的计算、比较,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
五、固定抉择模型运用举例
[案例] 设立回收公司的税收筹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