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
保险学课程论文
题目:保险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
指导老师:云月秋
班级:08级工程管理
姓名:朱彦楠
学号:280701120

    保险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
朱彦楠
(辽宁大学 08级工程管理专业 学号280701120 沈阳)
[摘 要] 社险和商业保险可以转移风险,均摊损失,实施补偿,抵押贷款和投资收益,是降低社会不确定预期的重要手段,是拉动消费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和经济保证。保险业的迅猛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问题,如地区发展广度和深度不平衡,各个险种所占比例和赔付比例不平衡等,让我们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因此本文就中国保险业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保险业发展  地区不平衡  赔付比例  政策引导
一.引 言
1952年外资保险公司全部退出中国大陆市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指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办理财产强制保险的法定机构,太平保险公司专门办理国外保险业务。而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灾难到来,1959年国内保险业被迫暂停,我们暂且略掉那段历史,我们再从另一个开始说起——1978年,当年提出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第二年财产险开始在国内部分省市进行试点,不过一直到1985年财产险业务一直占国内保险业的80%——100%,随后保险业迅猛发张,到1999年,人身险保费收入为872.1亿元,占当年保费总收入的62.6%。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济实体和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标志着中国的保
险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4年保险工作会议上,时任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开始正式提出中国的保险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来,国内学者和产业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007年保险界郑伟提出了“保险基准深度比”这一新的概念来阐释保险业不平衡的状况,即用相应经济发展阶段上(相同的人均GDP水平)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作为基准来衡量区域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并作为本地区保险发展是否达标的标准,但是该模型还是无法准确衡量保险发展的差距和趋势。
2008年全国的财产险的赔付比例是60.698%,人身险的赔付比例是20.850%。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地区如湖南省两种险的赔付比例分别是79.069%和18.254%,贵州省两种险的赔付比例分别是87.125%和20.16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不同险种之间的赔付比例差距巨大。
因此本文就近些年来的经济数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9/2007)进行分析,说明差距的产生和分析解决的方法。
二.经济发展程度导致地区差距
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水平一直存在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无论是从保险深度还是保险广度来看都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我们来比较几个有代表性省份1989年—2008年人均GDP和保险需求收入弹性,如下表:
较发达省份
人均GDP
需求收入弹性
较落后省份
人均GDP
需求收入弹性
北京
21 971
1.844
青海
5 895
1.288
上海
29 301
1.783
贵州
3 021
1.351
天津
18 923
1.487
广西
5 102桌面图标有小箭头
1.169
江苏
13 455
1.506送男生什么礼物好
海南
6 787
1.169
人均GDP                                 
                              ●    ●          ●
                  ●        ●
                         
        O                          保险的需求收入弹性
                              部分省区人均GDP和保险需求收入弹性的散点分布关系图海洋污染
可以看出发达地区的需求收入弹性高于落后地区,并且由于经济总量也远远高于落后地区,所以增加量相对于落后地区比例相当大。如果把财产险和人身险分开来看,我们会发现人身险的发展差异性比财产险更加明显,两极分化状况更加严重。选择从经济发达到经济落后的呈递减排列的六个省份为例:北京、江苏、河北、湖北、贵州、青海2005年的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之比为18.93:26.30:15.06:10.21:4.05:1祛痘印用什么,而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比为
100.16:79.93:38.07:25.15:6.05:1,则剔除人口和产业结构的因素也可以看出人身险的比值差距大于财产险。
三.不同险种赔付比例差距
2008年全年全国保费收入9784.24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人身险7447..53亿元;财产险2336.71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971亿元,其中人身险1552.83亿元;财产险1418.33亿元。我们再来看图标的比对以分析赔付比例的差距:
地区
财产险收入
财产险支出
财产险收支比
人身险收入
人身险支出
人身险收支比
华 北
392.79
206.32
52.53%
1251.63
298.42
23.84%
东 北
148.11
98.20
66.31%
590.73
156.32
26.46%
华 东
770.95
488.84
63.41%
2376.74
521.87
神秘组织
21.96%
华 南
452.77
282.02
62.29%
1743.51
293.44
16.83
西 南
243.16
143.47
61.27%
709.26
125.74
17.73%
西 北
128.89
72.94
56.59%
384.75
76.14
19.79%
十一放假2022年放几天                                            2008年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财产险的支出比例是人身险的支出比例的2——3倍。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中国财产险行业定价费率逐步走低。对于靠天吃饭的这个行业而言,风调雨顺的年景并不会暴露经营问题。然而,发生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和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2009年的6月上旬安徽和河南遭遇强对流天气大风冰雹袭击、7月云南姚安发生6.0级地震、台风“莫拉克”袭击大陆五省、北方大部省份发生冬春连旱和11月份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到特大暴雪袭击等则成为财产险业者的集体利空。这两场灾害的出现,使得整个财产险行业不得不吞下前期价格战的恶果。2008年上半年,财产险市场集体性承保亏损。随着赔付率飚升至70%左右,全行业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很多保险公司单独涨价就意味着放弃市场,如果以行业协会等的名义涨价就会认为是霸王条款或者是价格联盟。
中国的保险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以财产险为主,而且占到了绝对的比例,接近100%。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更注重经济的发展,所以财产险的发展一直都由于人身险。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人身险的需求加大,使人身保险市场呈现出卖方市场,所以保费自然会高,而赔付率只有近几年的20%左右。财产险多是以前保险公司的最重视的主营业务,因为每单业务的金额大、成本低,但是人身险每一单的金额小、营销陈本高,所以多数保险公司对人身险的重视不如财产险。
四.政策性建议
(1) 我国保险业经过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保险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发展差异性的特征也日益明显,地区保险发展差距不断加大,这一特征在人身险上表现的更加明显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等原因,我国保险业发展不平衡将会在一个不短的时间内持续存在。
适度的差距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现象,但是过大的差距则不利于保险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不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和缓解地区差异过大的问题。本文提出解决的对策是第一:继续加大力度推行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缓解地区经
济结构二元性从根本上解决保险市场差异过大的问题,就必须从解决我国东西部经济二元性结构状况着手。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日趋平衡,各地区保险市场容量差异日渐缩小,各地区保险行业发展差异性的问题必将得到有效解决。第二:根据地区保险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的发展各地保险业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商品同构性状况十分严重,各地区保险市场所销售的保险产品雷同。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风险状况、需求结构,设计出符合各地区保险需求特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险种,通过推进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来完善保险商品定价机制,从而解决由于供需矛盾对欠发达地区保险业发展的抑制。第三:实施适当的政策扶植,以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保险业发展对相对弱小的保险市场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帮助。政策扶植应综合考虑长短期效果,以培植后发展地区的保险业自我发展能力为最终目标
(2)鉴于中国保险业人身险的赔付比例远低于财产险的赔付比例,人身险的保费增长量也连年低于财产险的保费增长量,本文提出建议:对于人身险:降低收费标准,开发适合不同人的新险种,提高地区保险的深度合格广度,增加保费收入,提高理赔标准。对于财产险:各个保险公司保住车强险等盈利主力,保监会和行业协会规范行业标准,制止不正当竞争,防止价格战和为了其他原因而盲目理赔,保护财产险的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郑伟,刘永东,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科学.2008.
[3]肖志光,中国保险市场地区差异1989—2008[J].保险研究.2009.
[4]郑智峰,扩大内需的支点: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J].保险研究.2010.
[5]杨杰,保险行业研究报告[R].2010
[6]曾学文,张明明,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保险研究.2010
[7]中国保险史[N].凤凰财经.2010
[8] 马建堂,中国统计年鉴2009[R].北京数通电子出版社.2010
[9] 谢伏瞻,中国统计年鉴2008[R].北京数通电子出版社.200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