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气候特点之一-----气候复杂多样,并学习分析其复杂之处主要表达在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差异性。
2、通过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和7月份气温分布图,理解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并培养学生读图的水平。请柬怎么写
3、理解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并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名称及分布,理解各温度带的主要作物及作物熟制。
4、通过理解各温度带的作物及作物熟制,理解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三、教学难点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以及各温度带的作物和作物熟制熟制。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课本教案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校庆手抄报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四时田园杂兴三十一翻译展示图片,提问黑龙江和海南一月份景观差别
(二)讲授新课
1、设问过渡
提示:气候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理解气候的复杂多样表达在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特征上,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成因以及影响。
2、读图分析
要求学生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
(1)为什么选择1月份平均气温图来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3)出一月份0℃等温线,并且描绘到图上?这条线大致与哪些地理事物吻合?
(4)我国1月份气温最低和气温最高的区域在哪?两者相差多少摄氏度?
3、深入探究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如此之大呢?给母亲买什么礼物好
钢琴曲谱子
学生先分析讨论,然后老师指导学生读图并得出结论: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
响。
4、拓展思考
试想一下1月份从海口—武汉—北京—漠河穿行,你会看到各地景观上、人们的穿着上有什么变化?
5、读图分析
阅读课本“中国7月份平均气温”图
(1)为什么选择7月份日平均气温图来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2)读图例并说明图例的含义
(3)读图分析7月份我国大多数区域温度都在多少摄氏度以上?
(4) 7月份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小?
6、深入探究
为什么夏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不明显呢?气温最低的区域是?为什么?
学生先分析讨论,然后老师指导学生读图并得出结论:纬度位置、太阳直射北半球、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
7、设问转承
我国各地冬季气温和夏季气温均有不同,冬季差异更加明显,试想将各地的日均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数值会相等吗?提出积温的概念。
8、深入探究
教师:先介绍两个重要概念。
活动积温: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作物生长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时期,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积温值越大,作物生长越快。设问:通过对我国气温的学习,你认为我国哪些地区积温较高?哪里较低?你认为我国哪些地方作物成熟较快?
教师:根据各地积温值的高低,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阅读”局部和31页“中国温度带”图,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作物种类及作物熟制。
9、拓展思考:
判断正误:
①宁夏种植的水稻为什么不能一年两熟或三熟?
②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粮仓,这里种植的水稻能够一年两熟。
布拉德皮特扮福奇获艾美奖提名③海南岛盛产水果,来到这里,你能够采摘和品尝到新鲜的香蕉、芒果、荔枝和苹果。
(三)本节小结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具体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多样性上。我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明显,高达50℃;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差异小,最冷在青藏高原上。气温的这些特点是因为我国的纬度位置、地形地势等原因共同造成的。因为气温的分布特点,使得各地的积温不同,根据积温大小,我国能够划分为6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不同的温度带适合生长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也因温度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各地因根据当地的气温状况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六、布置作业
填写作业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1、冬季:南北差异极大
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1划分依据:活动积温
2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