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环境的总体评价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环境的总体评价
作者:张全明  来源:拙风文化网
  摘 要:近几十年来,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生态环境早就已经恶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系统问题,主要是近百年间、尤其是工业化以来的事件。在历史时期,我国的环境系统包括气候环境、水环境、植被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直至清末以前,并没有出现完全恶化的状况,更没有出现整体恶化的状况。中国古代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部分地区或个别环境要素方面出现了暂时的局部恶化或退化的现象,但整体上仍在正常的范围内变化或波动;气候环境的总体状况及其变化也大致如此。
  关键词:中国古代;生态系统;气候环境;环境评价
  众所周知,从史学的角度而言,真实是历史的特性与本质所在,不真实就不是历史。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探讨历史时期环境问题的时候主要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偏差,这就是:在评价中国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状况时多人云亦云地认为,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早已出现恶化的局面。但是,我一直无法化解的疑问是:这种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究竟具体是出现在什么时候或是在哪个朝代?是环境的整体恶化还是局部恶化?是生态环境要素某个方面的恶化还是局部地区某个环境要素的恶化?诸如此类,至今似乎还没有谁提出一个明确而详细的结论,更没有人对此做过系统和深入的论证。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仅就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状况作一个总体评价。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正。路遥作品
  一、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状况
  关于地球气候史的时间长度,有学者认为,目前大致为1820亿年。这是因为在太古代的地质研究中已发现了沉积层,由此推断远在20亿年前就已经有了大气圈和水圈。在距今约20余亿年至1万年期间,主要出现的是大冰期气候和大间冰期气候。大致在第四纪冰期末,我国气候相对趋于寒冷。河套人和周口店山顶洞人生活在这一时期,这个冰期约为1万年前结束。在这次大理亚冰期气候消退后,北半球各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了现代气候的特点[1]P21)。大约从距今1万年开始,冰川大量融化,气候显著转暖,进入了全新世大暖期[2]P71)。不过,这一时期气候虽变暖,但仍有几次反复变化。
  从远古地质时期的气候过渡到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初期,即从仰韶文化期至殷墟时代,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个温暖期,也是人们常说的全新世大暖期的后期。其时间大致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不仅有近几十年来大量出土的考古材料所证实,而且也有部分物候与文献方面的资料加以说明。并且同样的证据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在经历了西周初年的温暖气候不久,便逐渐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寒冷期。这一时期从西周前中期开始,至西周后期结束,大致持续了近两个世纪,其时间约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这可从许多有关当时的物候材料得到证实。如《诗经·豳风》篇与《今本竹书纪年》等,都有大量类似的记载。
  从春秋时期起,我国的气候从寒冷逐渐转变为温暖,而且这种温暖的气候相当明显,并持续长达数百年之久,其时间大致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如这一时期的许多有关物候的记载就说明华北的许多植物生长、收获的季节比现代早些。同时,由于气候转暖,有关鲁国国君的冰房里有时春天都得不到储藏的冰块的记载也多见于文献。
  自东汉始,我国历史上的气候又趋于寒冷。有几年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下雪,冻死了许多不得温饱的百姓。这个寒冷期经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初,前后持续近六个世纪。其时间大致是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据相关文献记载推测,晋代时,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低1℃~2℃。这种低温寒冷气候在南北朝时期还在持续。
  从隋唐开始,历经五代一直到北宋末年,我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温暖期,其时间大致是公元600年到公元1100年。据载,唐初长安的冬天皆暖和无冰雪。当时皇宫和南郊曲江池都种有梅树和柑桔。大家知道,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的分界线。现在人们已科学准确地测知桔树和梅树只能抵抗-8℃至-14℃的低温,而现今西安的冬季,最低温度常在-14℃以下,桔树已种不活,梅树也难以生长。
  直到北宋徽宗年间,即公元12世纪初年前后,由于当时气候突然加剧转寒,我国的气候才进入了第三个寒冷期。在相关史书中,这一时期几乎没有见到暖冬的记载。第三个寒冷期的具体年代大致是公元1100—1260年。对此,不仅同样有大量的历史文献与物候资料相印证,而且有根据大量文献资料所获得的统计学方面的依据[3]P190)。
  从南宋末年开始,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温暖期,即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温暖期。这个温暖期虽然短暂,但其温暖的气候却较为明显。其时间大致是公元史记中的故事1260至公元1400年。至元代中期,当时气候明显转暖,有《春游》诗描写北京是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4](卷一),可知那时北京物候正与北京今日暖冬气候相同。
  从明初开始,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进入了最为漫长的一个寒冷期,从明初到清末,历经500余年,其时间大致是公元1400年至公元1900年前后。这一时期,不仅各种诗文、日记、游记等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物候材料陆续涌现,而且各省、府、县等编修了约七八千种地方志书。在这些方志中,对地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有更详细的纪录,尤其是对于各种异常的气候及其引起的灾害,提供了丰富的可靠资料。而从这一时期方志中大量的物候文献资料看,主要反映了我国历史时期第四个寒冷期的气候及其变化。据统计,在这一漫长的寒冷期中,尽管也有相对的暖冬期,但寒冬的时间占绝大部分,时间长度大约为4/5
  二、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基本特征
  自远古至近现代,不论是贯穿在地球历史中的气候,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气候,都在发生着大小不同的变化。纵观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状况,其基本特点主要有:
  1、冷暖交替
  在古往今来的气候变迁中,存在着各种不同时间长度与程度大小的变动,这种变动以冷暖交替及其伴随着的干湿交替出现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冷暖交替的波动性,已为我国气候史的变迁所证明。从气候史的变化来看,在较大的时间长度中,有以亿年或千万年或百万年为时间单位的冰期间冰期气候的交替;而在较小的时间长度中,也有冷暖、干湿不同的变化。竺可桢认为,我国近5000年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的交替变化。其中,每一个温暖期或寒冷期内,又在若干个冷、暖时段或年代的交替波动。这就是说,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大多表现为一段时期以温暖年份为主,另一段时期以寒冷年份为主;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有一些气候正常的年份。只有当这个渐进的气候变化过程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进入一个新的温暖期或寒冷期。同时,在每一个较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周期内都有若干个气候暖、冷交替变化的短周期,甚至在每一个短的气候寒冷或温暖的变化周期内还有一些特别偏寒冷或偏温暖的年份。这或许也就是大量历史文献中有一些相关气候或物候记载表面看起来似乎相矛盾的原因。但要指出的是,这种短周期或特别年份的气候暖、冷的交替变化,基本上是在较长周期允许的气候温暖期或寒冷期的大趋势范围内波动,并没有改变当时气候变化即温暖期寒冷期温暖期的大循环趋势。
  2、温暖期的变化趋势:
  近5000年来,我国气候变迁过程中所出现的四个温暖期,其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温暖的程度越来越弱。从时间上来讲,四个温暖期的长度依次是2000年、800年、600年与最好用睫毛膏140年左右。从平均温暖程度来看,前三个温暖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依次约高于现在2℃或1.5℃,只是第四个温暖期中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大致与现在气温持平。从各个时期的动物分布也可以看出这一变化趋势。例如,在第一个温暖期,我国黄河流域等北方地区发现有较多的象分布;在第二个温暖期,象栖息北界就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第三个温暖期,象就只能在长江以南的闽浙、湘西、岭南等地生存;至第四个温暖期,能适应象栖息的环境只有广东、云南等地。其他亚热带的动物分布也大致与此相仿。
  3、寒冷期的变化趋势:
  相对而言,在近5000年的气候变迁中,四个寒冷时期的变化趋势,正好与四个温暖时期相反,其寒冷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寒冷程度相对越来越强。从时间上来讲,四个寒冷期的长度相继为150年、600年、160年与600年左右。从平均寒冷程度来看,前两个寒冷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低于近5000年中年平均温度约0.5℃;后两个寒冷期的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大致低于近5000年中年平均温度约1℃左右,只是到了1900年以后,年平均温度才有所回升而接近5000年中的年平均气温。这从文献中所载历史上江河封冰的资料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从第一个寒冷期至第四个寒冷期,由汉水结冰至淮水结冰、太湖结冰、洞庭湖结冰,结冰的地域界限越来越向淮水、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推进,其次数也越来越多。
  4、气候变化的全球性
  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冷暖交替的变化并不是孤立的或局部地区的现象,而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部分。现代科学已经揭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大旱大涝、严重低温、海洋异常、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地质时期的冰期、海平面升降、生物物种灭绝等重大灾变事件,大体上都有同步发生的特点,且各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还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5]。在竺氏的研究中,他就曾根据挪威冰川学家作出的近10000年来挪威的雪线升降图认为:虽然不能把雪线上下的曲线完全用来代表温度的升降,但雪线的升降与一地的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某一时代气候温暖,则雪线上升;时代转寒,则雪线下降。以我国五千年来气温升降与挪威的雪线高低相比,大体是一致的,只是在时间上有先后变化的差别。二者之间的相同,实际上反映了欧洲气候变化与我国气候变化的一致性。
  三、我国气候环境总体上仍处于相对正常的状态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现代环境问题的日益高度关注,有人总是喜欢笼统地讲,中国历史上的生态环境早就已经恶化或出现了严重恶化的现象。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想当然的误解或以讹传讹。事实上,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系统问题诸如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与水土严重流失以及大范围酸雨等环境问题,主要是近百年间、尤其是工业化以来的事件。在历史时期,我国的环境系统包括气候环境、水环境、植被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直至清末以前,并没有出现完全恶化的状况,更没有出现整体恶化的状况。中国古代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部分地区或个别环境要素方面出现了暂时的局部恶化或退化的现象,但整体上仍在正常的范围内变化或波动;气候环境的总体状况及其变化也大致如此。
  在现有大量的气候史研究中,因为冰川、冻土、积雪、河流、湖泊与湿地对于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人们主要根据冰芯、冻土、积雪、树轮、湖泊沉积、历史文献等气候代用资料来揭示当时的气候状况及其变迁。这类研究表明,从我国历史气候的变化与现代的气候状况比较而言,不论是从气候的降雨量、分布地区还是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气候灾害的类别、范围、频率与程度等方面来看,我国的气候环境状况及其变迁,仍基本维持在正常的幅度内变化或波动。或者说,古今中国虽极端气候事件多发,但天气气候仍属正常,灾情不算很多也不算大。
  首先,从年均降雨量看,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在距今9000—3000年的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期(距今7000—6000年)的年降雨量,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样为15001800毫米,而当时广大的北方地区的年降雨量也仅较现今同一地区多100200毫米[2]P72)。不过,温暖期的降雨量大,其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蒸发量也大。至于非温暖期的鼎盛期如气候正常期与寒冷期等,其平均年降雨量则完全与现代同一地区的年降雨量相差不大。一般而言,气候温暖期相对湿润,年均降雨较多且量大;气候寒冷期相对干燥,年均降雨较少且量小。据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的年均降雨量大多相对稳定。具体而言,中国东部过去5000年年均降雨量的变化总体趋势是:东汉末年以前至南宋末年以后,气候大多稳定在降雨丰沛与湿润的正常状态;而在东汉末年至南宋末年期间,降雨量的波幅较快,变化较大,但仍接近正常年份。
  其次,从气候的温度方面看,自竺可桢于1972年初步建立过去5000年中国温度变化图以来,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分辨率的温度变化序列常有问世。按现代气候的平均温度标准,据竺氏研究[6],冰后期中1万年至5000年前的气候变化过程大致是:自1万年前至9000年左右,是大理亚冰期气候向现代气候逐步过渡、气温不断升高回暖的时期;大约至8000年前后,气温大致升高停留在历史上较为温暖的温度线上,其年平均温度大致高于现在2℃左右;直至距今3000年前后,其年平均气温大致一直维持在这一温暖时期的水平线上下。不同冷暖时期年平均温度摆动范围为1℃~2℃。同时,有人对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百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上,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共历经了4个暖期和3个冷期。其中,在暖期的年温度距平波幅在0.5℃以~0.9℃之间;在冷期的年温度距平波幅在-1.1℃以内。以30年时段的冬半年温度计,过去2000年中与19511980年温暖程度相当的时段有9个;较19511980年温暖或稍暖的时段有23[2]P75)。
  再次,从气候灾害方面看,数千年来,我国气候灾害的类别、范围、频率与程度等,也基本上是维持在正常的幅度内变化或波动。据陈高庸等主编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统计,自秦汉至清末,共有各类气候灾害1000次。其中,水灾363次,旱灾351次,另有风、雪、霜、雹、蝗灾等其他气候灾害286次,年均约有气候灾害0.47次,水旱灾害0.33次。但据邓云特著《中国救荒史》统计,自秦汉至清末,共有各类气候灾害3759次。其中,水灾1013次,旱灾1022次,另有风、雪、霜、雹、蝗灾等其他气候灾害1724次,年均约有气候灾害1.76次,水旱灾害0.95次。尽管上述两者之间的统计有较大差别。但很明显,后者的统计相对较细较全。1900年以来,由于信息业日益发达,对气候灾害的了解与记录大量增加。不过,与清代以前相比较,大区域性与全流域性的气候灾害发生率却并没有明显的增多。据统计,在20世纪的100年中,全流域性的水灾只有16次,大区域性的旱灾只有46次,其他较大规模的风、雪、雹、霜、寒潮、蝗灾、沙尘暴等严重的气候灾害有300余次。年均约有气候灾害4次,水旱灾害0.62次。不过,从气候灾情来看,干旱一如既往地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灾害,特别是北方地区出现了四季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干旱,华南地区冬春连旱及西南部分地区的秋旱也较为明显,而且自1970年、尤其是1990年以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在主汛期,除长江部分江段有时超过保证水位外,大江大河水势基本平稳,近50年来并未发生流域性的洪涝灾害。登陆台风个数及所造成的损失也接近常年水平。除春季沙尘天气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所造成的损失偏重外,其它灾害程度均与历史上的一般年份相当。
  至于人类活动中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以致造成空气污染以及大面积的酸雨等与气候相关的环境灾害,则完全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更是与清朝以前的气候环境无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史学研究应更多地关注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历史研究只有面对现实问题,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理论研究成果,其成果才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在深入思考当今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同时,试图通过对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研究来探寻环境变迁的状况及其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我们探索中国历史变化原因的范围,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复原出真实的历史和人类走过的真实的足迹,进而服务于现代社会与经济建设的现实,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环境和进行环境教育方面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为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家诚.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2]秦大河.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M].梦见被箭射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神舟飞船系列  [3]张全明,王玉德.生态环境与区域文化史研究[M].武汉:崇文书局,2005.
  [4](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M].榕园丛书本.
  [5]张善余.全球变化和中国历史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5.
  [6]竺可桢鸿门宴 翻译.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两宋时期的环境变迁与环保研究(批准号:06JA77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张全明(1957~),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史与宋史。(武汉 43007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