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吸收外国文学影响的潜在形态及其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文
暗黑3攻略文学评论·外国文学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及主要事迹
论吸收外国文学影响的潜在形态及其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文学的民族化问题
李薇      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外语研究专项”课题,编号:WYZX2017-01。
摘  要:文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沟通的重要载体,更好地吸收借鉴外国文化,需要由读者与作者深刻参与其中,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从而达到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吸收消化目标,切实提高文学作品阅读有效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影响因素;吸收同化
作者简介:李薇(1962-),汉族,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148-01
外国文学民族化是促进外国文学作品有效融入中国,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主
顺风快递单号要探讨外国文学民族化的特征与主要审美方法。
1.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外国文学
1.1阅读差异
文学作品的赏析基于读者的自主阅读体验,作品的语言文字是浅层次的表意系统,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时代的烙印,都是在特定时空环境里的存在。但是作者呈现的意义往往不是读者心目中阅读到的实际意义。读者的阅读是基于作品的特定背景与时代结合的产物。读者很大程度上是以特定民族心理与语言知识来感知外国文学作品的。因此,文学作品中呈现不同的文字系统,由于读者对本民族的历史、生活、风俗联系或差异,呈现出独特的思想情感氛围,对作品内含有独特的联想意义。
1.2情节差异
飞利浦剃须刀哪个型号好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来源于语言文字的描写,而且还会在整体上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把握和处理。在一些具体的情节把握方面以及整体作品的把握上,往往读者与本民族价值理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在《玩偶之家》中,娜拉为了救丈夫而假借父亲的名义借了一笔钱,在我国读者看来这很好地展示了娜拉的美德,但是在西方读者看来这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丈夫对娜拉的责备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有维护法律的一面。这充分体现出因为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情节理解差异。例如,在
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导演把原剧本中的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的宗教矛盾进行了淡化处理,只表现了夏洛克两面性中的一面,致使夏洛克变成了一个报复心切的商人,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易于被我国观众接受和理解,更靠近了中国戏剧的脸谱化的表现形式,这从侧面体现出文学理解是民族文化的具体延伸的特征,但是这种审美类型的表达方式往往忽略了文学原著的深刻内涵。
1.3民族标准
考试质量分析
读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程度,以及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读者所处的民族文化环境因素有关。读者总是以自己的民族文化心理来审视外国文学作品,每个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渗透着其生活环境的共同价值理想体系,虽然每个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自由的,但是其判断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理念与价值标准都要受到社会价值体系的束缚。往往读者个人对作品的阐释离不开民族体阐释的框架,读者是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总要给作品涂上民族的特点,因社会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不同,会做出不同的作品理解。
2.外国文学对文学民族化的影响不动产证和房产证的区别
2.1心理结构
外国文学作品民族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尊重读者的心理结构,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形态可以被他国
居民感受,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审美范型有同构的关系,因此给读者带来更易理解的语言文本,给读者呈现了与其本民族心理结构相类似的文本语境,更有助于促进外国文学作品被他国人民深刻解读。如果不符合本民族心理结构的文学作品往往会造成抵触情绪,只有外国文学与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契合性特征,在情感系统中能够融纳的信息越多,那越有助于读者更好的接触外国文学。
2.2特定的先结构
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是基于先入为主的结构特征以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审视的。读者在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时往往与自己民族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读者会自觉地到外国文学与本国文学之间的差异之处,只有基于西方生活与文学作为参照物,才能达到准确地对本民族作品进行确认。阅读外来文学作品有助于更深刻的把握本民族文学作品听特。理解本民族的文学作品可以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参照下会得到更好的启发。吸收外国文学作品时读者不仅是接受者,而且还是作家和批评家,具体可以通过改变审美意识的方式达到更深刻的接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目标。
3.吸收外国文学的主要形式分析
3.1取消民族界限
读者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有意或无意的取消国籍的界限,有时直接将外国民族文学作品当作本民族
文学作品,在阅读时还有意的淡化国籍彩,并且基于本民族情境进行文学作品。例如,英语作家拜伦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在法国超过了在英国的影响力。而且,模糊国籍的翻译方式促进了外国文学作品的流行,有时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是因为读者减弱或者消除了国家与民族之间的防御机制。这主要是因为作品本身的文化与思想价值较高,读者的价值取向与作品反映的价值取向相同。当读者与作品的文化内涵越契合,那么越有利于文学作品被广泛接受。只有实现了作品与读者情绪的结合,才有利于基于审美深刻体会文学作品。
3.2增强情绪感染
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感染他国居民,主要是因为文学作品表现的情绪与他国居民的情绪契合。五四时期鲁迅等翻译北欧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北欧人民面临着与中国人民相同的历史环境。正是基于民族的情感需要,才使得某些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
结论:
解读赏析外国文学作品需要从外国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形象出发,基于审美的意识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切实从读者的兴趣需要实现外国文学作品的民族化,从而满足深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毅.倾听当代文学的潮汐[N].中国艺术报.2018-08-01 (003)。
[2]刘江凯.当代文学的“当代性”与“国际化”问题[N].文艺报.2018-08-17 (005)。
14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