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外国文学的流变与趋势分析
引进外国文学的流变与趋势分析
作者:陈邕
来源:《出版广角》2014有关水的古诗年第打春是哪天202209
        能够获得良好市场反响的外国文学作品必定有着新颖独特的一面,能够契合当下的阅读热点,具备一定的时尚因素,能反映可以引起共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人生。
        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世界各民族都创造了各具特的文学,它是外国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促进我国国民的深邃智慧、审美体验以及道德情操的成型过程中,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同时,我们应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外国文学,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维护我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至于在经济全球化中被工程款安全技术与管理掉。
        中国化的经典——20世纪五四时期到40年代末
五一劳动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
        中国大规模引进外国文学,应该说是从20世纪五四时期开始的。在台风蓝预警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有志之士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不断摸索适合的发展道路来挽救处于危急之中的中华民族,翻译外国文学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盗取天火,改造中国国民性,以鲁讯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亲自动手挑选、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他们把作品的思想内容放在重要的位置,一般是根据创造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需要和个人的爱好取向,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于是,在短短30多年间,一大批欧美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相继被引进到中国,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弱小民族文学在外国文学翻译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复活》、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成了中国知识界耳熟能详的经典。透过外国文学,不仅扩大了国人的阅读范围和知识领域,而且也使国人对国外的文学、生活等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为五四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在思想上奠定了基础。外国革命文学,特别是鲁迅所说的旨在反抗的文学,激发了广大青年投身革命的热情和改变社会现实的强烈愿望。然而正如中国文学经典并不等同于外国的中国文学经典一样,外国的文学经典并没有都成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而一些非经典的外国文学却在中国渐渐成为经典,并成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的代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