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简答题
第八章
1、结合具体作品论析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以揭露资产阶级上层虚伪道德,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危机感为主要内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就讲述了因爱慕虚荣向朋友借项链,并最终丢失了项链的故事。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揭露资产阶级上层的虚伪道德。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就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农村自然、经济的侵蚀。《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通过描写苔丝一家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工业文明侵入农村给农民带来的痛苦。
2、表现部分知识分子的仿徨苦闷情绪,悲观彩有所增强。哈代的《还乡》《卡斯特桥市长》等作品表达了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体悟,强调人无法与支配人类命运的神秘力量相抗衡,表现了命运对人的冷酷无情,宿命论悲观彩浓厚。
3、受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彼此交叉渗透。
4、在艺术表现上有所拓展和深化,尤其在短片小说的构思布局和表现技巧的运用,达到精湛的境界。莫泊桑的《羊脂球》《项链》等短片小说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构思布局
精巧细致,采用自然朴素的白描手法,勾勒出线条简单的画面,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艺术技巧高超。
2、19世纪后期法、英、俄、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南平景点
(一)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qq个性签名图片
左拉《卢贡--马加尔家族》。
都德(1840-1897) 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含意深刻,技巧圆熟。
法郎士(1844-1924)“谑而不虐”的讽刺笔调。《企鹅岛》(1908) 等。
莫泊桑(1850-1893)
盐焗鸡爪的做法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 左拉: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两位导师:福楼拜、左拉。
莫泊桑的传世佳作大多是在1880-1890这十年间创作的。
1893年精神病自杀,享年43。
(二)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
肖伯纳的戏剧《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芭巴拉少校》《皮格马利翁》等。
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牛虻》(1894)歌颂了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的斗争,塑造了革命者牛虻的形象。
(五)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谢德林(1862—1889)《戈罗夫略夫一家》
涅克拉索(1821—1878)《谁在俄罗斯能过上好日子?》
列夫·托尔斯泰 三大长篇
契诃夫(1860—1904) 短篇小说
(六)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豪威尔斯(1837—1920)《帕拉姆·赛拉姆的发迹》奠基人
亨利·詹姆斯(1843—1616)《贵妇人的画像》
弗兰克·诺里斯(1870—1902)的《章鱼》
斯蒂芬·克莱恩(1871—1900)的《街头女郎梅季》
马克·吐温(1835—1910)代表作家
高考英文作文欧·亨利(1862—1910)短篇小说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
创作了短篇小说300余篇,大多以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主人公。
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均属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欧·亨利的作品精于构思,擅长细节描写,常常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大都市里小人物的悲欢与辛酸,具有悲剧性与喜剧性相结合的形式,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之中。
3、以左拉的作品为例,说明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把真实和客观性作为文学的首要条件,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想象,反对主观介入,追求实录生活和照相似的印象。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以一个家族的5代人为线索,反映了第二帝国整整20年间的兴亡历史,客观写出了政治的腐败,宫廷内幕的丑闻和垄断资本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也写出了无产阶级不堪忍受剥削而奋起斗争的历史。
2)把自然科学理论引入文学创作,从生理的角度表现人,特别是以当时的遗传学观点去理解人物行动的原因如左拉的《小酒店》:通过遗传作用的揭示,力图证明古波夫妇悲剧命运的生理根源。《戴蕾丝·拉甘》:表现人的生理要求如何决定一对男女的欲望和罪行,把两人的情欲、通奸都归之于生理原因。
3)无意于典型的创造,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在左拉的小说中,塑造一个典型人物已不再是他所追求的,比如在《黛莱斯·拉甘》就着力渲染机体功能失常的临床表现,对“悔恨做了一次杰出的病例剖析”。
4、试析哈代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1)“威塞克斯小说”表现了工业文明与宗法制农村的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农村自然经济的侵蚀,不仅限于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更揭示了现代文明进中人类心灵所遭受的种种伤痛,焦虑,忧惧,挣扎,绝望等。自然环境不再是人修养生息之所,而成为人的异己力量,蕴含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如《无名的裘德》通过描写有才华有理想而又勤奋好学的青年农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壮志难酬的悲剧,揭示了一个充满失望、痛苦和愤懑的普通工人的内心世界,也表现了整个社会的悲剧,是对资产阶级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婚姻制度的批判。
(2)作品表现了对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体悟,即人类生活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人类成了自身之外某种力量玩弄的对象,渗透了悲观主义情绪。如《还乡》把爱敦荒原作为威塞克斯宗法社会的象征描写,具有一种驾临宇宙之上并支配着人类命运的神秘力量,表达了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卡斯特桥市长》通过威塞克斯农民阶级的代表亨察尔同资产者伐尔伏雷在政治、商业的竞争中失败毁灭的悲剧,强调了命运对人的冷酷无情,宿命论的悲剧彩浓厚。
(3)情节设置突破传统:爱情主题不再是畅饮爱情的享受者,而是啜饮痛苦的落魄客,爱情婚姻的美丽光环和浪漫幻想被消解甚至是被颠覆。如《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忠于爱情而向心爱的克莱坦白往事时,克莱却对她缺乏起码的同情和谅解,表现出极度的自私、虚伪和冷酷,深刻打击了苔丝对新生活的憧憬。小说对苔丝的悲剧发出悲天悯人的慨叹,流露出一种对人类永远无法解脱悲剧命运的无可奈何的被悲哀。
5、苔丝的形象分析。
苔丝是一个一个聪慧美丽、善良纯洁、坦诚坚毅的女性形象。在其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她始终遵循源于生命本能的、简单和纯粹的自然法则。亚雷利用她的年幼无知以暴力欺凌了她的肉体。自食其力的尊严感和意志使她在困难和磨难面前无比坚强而多次“绝处逢生”,她从痛苦与孤独中振作起来,挣扎正生活下去,并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爱情。她对于克莱的爱,处于对他的开明思想和善良倾心,而非贪图他的财产。她对宗教的反抗也是大胆而决
绝的,对宗教及牧师亚雷极度鄙视。但她身上仍然残留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既认为自己的“失身”是无辜的,又认为自己在命运面前是有罪的。既有反抗命运的一面,又有向命运妥协的一面。
苔丝的命运代表着英国南部农村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她从养鸡到农场种地的苦难历程,典型地代表了整个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化的过程及其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到的悲剧性命运。
6、结合作品分析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
1、心灵辩证法——深刻的心理分析
托尔斯泰是心理描写的大家,他的心理描写被称为心灵辩证法。主要表现在1)描写人物心理过程;2)捕捉人物的瞬间心理;3)突出人物心理的突变和转折;4)揭示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他的作品或揭露官吏、贵族地主、太太小们的肮脏可耻的灵魂,或展示下层人民饱受折磨的心灵和反抗的心声。如《安娜·卡列尼娜》注重展示安娜情感与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她既厌恶丈夫,又时有内疚与负罪感;既憎恨伪善的上流社会,又依
恋这种生活条件;既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又不断为之恐惧和不安且强烈四年自己的儿子。
2、系列探索主人公形象
尼科连卡(“自传三部曲”)——聂赫留朵夫(《一个地主的早晨》)——奥列宁(《哥萨克》)——彼埃尔、安德列夫(《战争与和平》)——列文(《安娜·卡尼列娜》)——聂赫留朵夫(《复活》)
特点:为人真诚纯洁、道德高尚、智力发达、观察敏锐、善于分析,不满意周围的生活和现状,试图重新安排周围的生活,行动难免失败,但失败又是探索的新起点,不断努力探索人生的意义。
3、史诗式的小说体裁
三大长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史诗体小说,具有史诗风格。场面广阔,气势宏大,人物众多,表现俄国不同时期的全景生活。
1)宏伟的历史场面、生动的生活场景与人物命运的紧密结合;
2)情节发展的动态性;
3)结构安排的开放式。
7、简析托尔斯泰笔下的忏悔贵族形象。
忏悔贵族”形象是贯穿托尔斯泰一生创作的俄国贵族形象,他们有良好的教养、神圣的宗教感情和探索精神,时时思考社会、阶级与自己的罪恶并采取尖锐的批判态度,进行灵魂的忏悔,共同走着一条不断接近人民、完善自己道德的路。代表人物《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彼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安德烈:才华出众,善于解剖自己,不倦地探求生命的意义。他身为贵族,但能跳出上流社会,寻自我的真正的价值。开始,他带着强烈的荣誉感做着英雄梦走上战场。但当他在战场上中弹倒地后顿悟了人的渺小,而走向了为他人、为人民而活着的更高境界。
彼尔:处在对社会出路和人生意义的紧张探索之中。他向往有理想有道德的生活,却混迹于上流社会。后来宗教博爱的思想使他的灵魂得到洗涤,走上了追求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的道路。
聂赫留朵夫:年轻的聂赫留朵夫真诚、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但后来他受社会不良习惯观念的影响变得猥琐、低下、空虚和渺小,放纵情欲走向了堕落。但当他看到玛斯洛娃蒙受不白之冤之时决心替被冤枉的玛斯洛娃上诉以挽救她,在奔走过程中看到黑暗腐败的现实,意识到是整个贵族阶级的罪孽;进而惊醒、激愤、大声疾呼,成为贵族地主阶级的揭露者和批判者,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电子报刊制作列文: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条件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但这种以维护土地占有制为前提,以“爱仇敌”和“勿抗恶”为核心的社会改良抓长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8、安娜悲剧成因分析。
西安好玩吗1)安娜追求真诚的爱情与上流社会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主要原因);
2)安娜自身的冲突:追求个人幸福与她观念中的传统道德(内在原因);
3)母爱与情爱的矛盾(重要因素);
4)爱的幻灭(直接原因)。
9、娜拉的形象分析。
娜拉一位觉醒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知识女性典型。
她诚挚热情,为人善良;坚定乐观;善于思索,追求独立的愿望。这些性格特征是娜拉最后叛逆的内在动因。
觉醒的娜拉敢于对现存的世俗偏见和伦理道德提出大胆质疑,并最终勇敢地冲破当时社会宗教、道德、法律等的枷锁,实现了人的“精神的反叛”。
娜拉是易卜生笔下的“精神反叛”形象。
10、易卜生的戏剧成就。
(一)早期创作(1850—1868)
创作浪漫主义历史剧。
特点:1、运用挪威的古代传奇、间传说作写作素材,借古喻今,注入现实内容;2、塑造古代英雄,宣扬爱国主义;3、手法多变,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