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高低起伏的景观
创造高低起伏的景观
——探讨微地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分析园林地形、微地形的功能作用,提出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以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为例,分析园林绿地微地形应用技巧,探讨设计师如何对微地形进行细腻的人性化设计,充分表现场地的所有特征。设计也要适当讲究下国情,讲究下场地;最后探讨下微地形的设计与中国传统观念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园林地形、微地形、处理原则、人性化设计及应用技巧
1、前言
    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①。地形是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起伏变化,简而言之,地形就是地表的外观。地形是构成风景园林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各个园林设计要素的载体,为之提供赖以存在的基面。就风景区大范围而言,地形包括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这些地表类型一般称为“大地型” ②。 “微地形”是针对地理学中巨地形和
大地形而言的。在园林设计中由于一般用地规模较小,而且多以人工改造后的地形为多。故地形高低起伏变化不时太大,对此类地形多称微地形。
2、园林地形的功能作用
2.1、景观骨架作用
地形是各个园林设计要素的载体,位置提供赖以存在的基面,如景观中的平地地形、山水地形及山地地形。例如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是利用起伏多变的山水地形进行空间构建和建筑布局的;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是在丘陵的斜坡上,依山就势的建造层层平台,并在平台上构筑园林景观;法国的勒.诺特式园林是在平坦的地形上营造规模宏大、水平轴线深远的视景园;英国的自然风景园则是以开阔的草地、河湖作为景观的载体。
2.2、构成空间的作用
地形通过控制视线来构成不同的空间类型,如视线开敞的平地,构成开放空间;坡地及山体利用水质面界定或为何空间范围,构成半开放或封闭空间,地形还可构成空间系列,引导游线。
2.3、背景作用
地形可以作为景物的背景,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景深、丰富景观层次。
2.4、造景作用
地形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峰峦叠嶂的山地、延绵起伏的坡地、幽深的谷地以及开阔的草坪、湖面都有着易于识别的特点,其自身的形态便能形成风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地形还被设计师进行艺术加工,形成独特的具有震撼力的景观。如下图:矮墙与坡地结合,折线型的矮墙与蜿蜒的园路组合形成独特鲜明的景观。
2.5、观景作用
地形可以创造良好的观景条件,可以引导视线。在山顶或山坡课俯瞰整体景观,位于开敞地形当中可以感受立面景观形象,狭窄的谷地能够引导视线,强化终端景物的焦点作用。
梁朝伟的电影
2.6、工程作用
适当的地形起伏有利于排水,防止积涝。如中国北方很多城市都存在盐碱地的情况,盐碱地增大城市绿化灌溉频率,微地形起伏,具备雨水、灌溉水的拦蓄功能,绿地可渗透能力增强,人为造出的丘陵、土坡使得土壤的储水能力比平地增加近一半。除了有存水功能外,人造土坡和丘陵将过去的盐碱土壤覆盖,减轻了盐碱土壤对植物的腐蚀力度,大大提高树木成活率。
微地形还能够创造多样的生境,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微地形起伏在保证城市绿量增加的前提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如连云港市区西南出入口同是5平方米的地面,平地上的绿化带栽植树木在2至3棵,而做了微地形起伏后的地面能栽植4至5棵。微地形起伏的绿化带更适宜植物栽植向立体方向发展,避免了绿化植物的单一性和单薄感,使得有限的土地上既有草坪又有灌木还有高大遮阳的乔木;减少病虫害的集中爆发,在土地不变的情况下,微地形起伏树木栽植率比平地高出10%。③
2.7、实用功能
    地形还创造了开展各项户外活动的室外空间,在草坪上野餐、山林中漫步、水上泛舟等。
3、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
    园林绿地按地形分可以分为:自然式、台地式、平坦式和混合式。据其功能对不同,微地形模式有以下处理原则:
3.1、结合自然地形、充分体现自然风貌
自然是最好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乡土风貌和地表特征,切实做到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
格兰仕微波炉使用说明3.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
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地表特征,为景观变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质。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阔平坦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但在较小范围,可从水平和垂直两维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以精、巧形成景观精华。
4、微地形的应用技巧
    不同的绿地有不同的微地形处理技巧。现在以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为例,探讨园林绿地微地形应用技巧。
2017江苏高考状元
4.1、公共绿地
4.1.1、路堤
    路堤是联系水与绿地的媒介,是现代城市中滨水绿地景观的常见园林地形要素。把路堤处理成微倾斜状、采用沙滩或草地模式使路堤缓缓延伸到水面,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或把路堤做成台阶式,并把台阶直接延伸到水中以提供人们戏水的可能,可以使人亲临水体,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4.1.2、人工水系
    园林绿地的人工水系一般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规则式水体如喷泉等,其轮廓可处理成几何式,水岸整齐;驳岸常采用条石或瓷砖砌成规则式,垂直于池底,此形式多见于喷泉水景中。
自然式水体讲究“疏水之去由,察源之来历”,需要设计者对天然水体观察提炼,求得“神似”而非“形似”,以人工水面创造出近似于自然水系的效果。为避免水出无源,通常将水的轮廓处理成自然曲折、时隐时露、水岸为自然曲折的倾斜坡地。如设计成人工沙滩或草地缓缓倾斜延伸入水体中,驳岸主要用鹅卵石或石矶等天然材料修砌。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洲、渚、滩等景观;狭窄的水体可形成瀑布、跌水,地泉等水体景观,使水具自然河流之秀,潺潺山溪之灵性。
2023年躲春的属相
混合式水系的处理要因地制宜或根据造景需要,如在建筑附近,可用条石砌成直线或折线驳岸,而稍偏远的地方可处理成自然式以增加野趣,提高水体的欣赏性和艺术性。
4.1.3、广场绿地
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故有城市“起居室”和“客厅”的美誉。
在广场绿地设计中,往往对地形进行抬升和下降处理,以体现或表现不同景观。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雄伟和
肃穆感,使观者油然而生一种崇拜之情。水景可高可低, 喷泉池宜高或平,旱地喷泉则宜下沉,以仰视体现高大和壮观,以平视体现其平和而亲近,以俯视体现其生动活泼。对无主景的公共休闲广场常做成下降地形,如建造下沉式广场以交汇视线景观来营造众文化表演和休闲乘坐的景点设施。如下图,景观大师哈普林的爱悦广场,折线加下沉广场,极具视觉冲击力:
又如哈普林的演讲堂前广场:
4.1.4、街道绿地
街道绿化是街道景观的要素,要使相对狭长、单调﹑封闭的道路上具有上乘的景观效果,立面空间至关重要。除了植物的高矮搭配,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整地时把地表做成“龟背状”或楔状,不仅可以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性,满足排水、地下管线、管沟的布置需要,丰富立面上的景观层次;又有利于阻止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扩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4.2、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
由于居住区地域有限,且各种暴露的地面建筑设施较多,常使绿地显得小而零碎。一幢长42m、宽12m的楼房,其建筑占地504m2,它的建筑散水为88.96m2,水电气检查井为9.04m2,化粪池18m2,后三项地面附属建筑合计占地7.52%。合理绿化这7.52%的面积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工作。解决这7.52%的面积绿化问题既可解决国家园林城市30%绿地标准中的25%。由此可见居住区环境的微地形处理是挖潜力,绿源的一项有效措施,对居住区的环境治理也极有意义。
4.2.1、窨井、化粪池、建筑散水的处理
生硬的窨井、化类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常被认为是园中的一大败景,因为无论从彩上还是造型上都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通过微地形处理可能有效改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中常采用花卉或绿篱、藤蔓植物、花坛的植物景观进行遮盖处理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如果通过在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上置石或架空成微地形处理手法,则可使其与周围景致更加协调。
4.2.2、园路
有关黄河的古诗
在居住区、动态交通、游路设计中常见。园路的微地形处理上,可造成适当的地形起伏,或形成步道台阶以缓冲平坦路面,调节游人的步伐、缓解疲劳。园路两侧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点化路面,如用卵石或用卵石拼成不同图案铺地,可从彩、造型上丰富园林景观,且有利于健身;如用碎瓷砖铺地,既可充分利用材料又可增加园林景观彩。
4.2.3、楼梯下部
楼梯下部空间一般比较狭小、阴暗潮湿,常常形成卫生死角,常被称为被遗忘的角落。经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则可使这个角落形成一定的视觉景观。可采用日本枯山水园林的手法,在楼梯下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景观,配以彩灯光照明,颇具写意韵味。也可使楼梯下的地形呈自然起伏,配置耐荫植物、园林设施,形成精巧的微型园林景观。
4.2.4、中庭、天井
中庭、天井一般是视线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要使景观丰富而又不显得
拥挤,可依不同的景观设计作微地形处理。结合建筑户型,在中庭、天井开挖规则式或自然式水池,营建喷泉、跌水、地泉、小溪流、水石等水体景观,引水入户,使人更加贴近自然。如将地面处理成自然起伏,配上植物,可呈现自然风貌,充满野趣。
4.2.5、楼宇之间
楼宇之间空间有限,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形成此起彼伏的坡地,可代表自然界的山峰;也可形成主峰与副峰遥相呼应,两峰之间的低矮地段自然而然地形成山谷,峰谷相间形成自然山野的微缩景观。把自然搬进家门可做到足不出户便可享受自然之趣,使人居环境与大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住宅小区的微地形设计应该根据楼间的空阔度来定,做到有主有次,有远有近,有节奏感。靠近住宅的边缘,宜做微坡,种植花、灌木、小乔木,遮挡视线,既可避免视线干扰,又增加景观绿化的效果。
4.2.6、绿地边沿
一般做法是使绿地边沿形成缓坡逐渐延伸至路面,不仅利于排水,而且在道路与绿地之间
形成一个缓冲区。也可随意以自然石嵌边或采用短木埋桩,不仅能形成野趣景观而使整块绿地清新而不落俗套,使道路与绿地融为一体,使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相得益障。
5、微地形的设计与中国的传统观念
    地形牵涉到一个最主要的元素就是:土。土丘、坡地五行固然属土,矮墙、阶梯也属土。土在五行里是最变幻莫测的元素,俗话说: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就可见“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