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
宜居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
汽车维修技术基础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宜居城市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宜居城市评价指标、概念、内涵等三个方面阐述国外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宜居城市的法制法规建设、奖励措施、评价指标、城市规划理念等四个方面分析国外宜居城市的实践特征;从宜居城市的评价、内涵、概念、模式等五个方面概述我国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政府履行职能探析我国宜居城市的实践。通过整理分析,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宜居城市发展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high-speed urbanization process forwar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way to transform the growth of economic mode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paper states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in abroad from the aspect of evaluation index, concept, connotation of the livable city and so on.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e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in foreign from the aspect of the legal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incentive measures, the evaluation index, the concept of urba
江苏省常州市邮编
n planning of the livable city and so on. Meanwhil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 of the evaluation, connotation, concept, construction mode of livable city and so on, and explores and practice of analyses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in the aspect of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aiming a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 paper outlook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vable city in the future.
  关键词:宜居城市;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建设模式
  Key words: livable city;evaluation index;evaluation methods;construc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7-0001-04
  0 引言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加剧,一方面出现城市自然资源日益贫乏、生态系统退化及热岛效应等城市问题;另一方面各国不断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贵州都匀毛尖
电脑无线热点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的宜居性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研究热点,也是目前城市居民和政府密切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宜居城市已在一些国家相续得到发展和实践,如温哥华的宜居区域战略计划和绿地带专项保护计划[1],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学术界,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及理论研究不断丰富,而宜居城市的理论发展与完善是建立在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2],所以宜居城市也在动态发展。本文整体上把握宜居城市的发展历程,从宜居城市的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梳理和概括国内外宜居城市相关研究成果。并就现有不足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 国外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现状如何点亮图标
  国外对宜居城市研究最早追溯到公元400年前古希腊时代,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3]。从城市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看,尽管宜居城市理论不是直接来源人本主义的思想,但国外宜居城市理论是在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对宜居城市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对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概念和内涵研究。
  1.1 基于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侦探们的夜想曲  Jonhston等学者(20世纪70年代)从环境要素(人类以外、人与人之间)和居住区位置等方面对居住环境评价。国际住房及规划联盟(90年代)提出评价健康城市的9项标准。H.L.Lennard提出包括市民感到安全、市民彼此尊重、城市环境具有美感等9个宜居城市标准。《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百年远景规划》(2003)中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基础是尊严、公平、欢愉性、易接近性和权力赋予性。Timmer和Seymoar总结出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应含有进入绿空间的公平性、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居民可移动能力和对城市发展决策的有效参与性。
  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宜居城市理论中的研究重点,目前国际尚无统一的宜居城市评价标准,但部分国家、地区和组织对宜居城市或宜居社区等方面调查与评选可作为借鉴和参考。
  1.2 基于宜居城市概念研究
  联合国(1976)首次在温哥华召开人类住区大会,宜居城市的概念随之被提出。E.Howard(1898)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城市居住的舒适性、便利性和美观性等思想[4]。D.Hahlweg(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能享有健康的生活;是全民共享的城市;具
有便捷的生态绿地。E.Salzano(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它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枢纽。P.Evans(2002)认为宜居城市的概念包含适宜居住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两方面含义[5]。《大温哥华地区长期规划》(2003)指出宜居城市应有利于居民自身的发展,满足居民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能够在文化方面反映居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国外主要从宜居性、可持续性及适应性三方面理解宜居城市,其中宜居性涉及城市居住环境和居民参与城市发展的决策能力,可持续性不仅包括当前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也包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此外,理解宜居城市还要考虑城市对危机和困难的适应性。
  1.3 基于宜居城市内涵的研究
  Mike Douglass(2000)认为宜居城市包括城市所有居民应享有平等的生活机会,一定的工作机会和安全清洁的环境,有良好的城市管制等四个方面基本内容[6]。Evans(2002)提出宜居城市的居民应享受出行便宜,工作地点应尽量靠近居住地,工资收入也应和城市物价及房价水平相当[7]。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从宜居的不同角度理解宜居城市内涵,使我们对宜居城市的理解有一个较为系统认识。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及环境问题的增加,宜居城市的内涵也越来越复杂。
  2 国外宜居城市的实践分析与特征
  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提倡发展宜居城市起步较早,在建设法制法规、奖励措施、评价指标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实践特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