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五四运动
2.某网络平台出现一则趣闻,讲的是咸丰皇帝死后向列祖列宗忏悔。如果这一情节真的存在,那么咸丰皇帝忏悔的内容应该是( )
A. 发匪势起失半壁江山,圆明园惨遭英法洗劫
B. 甲午战败损失惨重,民族危机特空前
C. 虎门销烟致国门洞开,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D. 革命声中丢帝位,东洋手里失尊严
B. 甲午战败损失惨重,民族危机特空前
C. 虎门销烟致国门洞开,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D. 革命声中丢帝位,东洋手里失尊严
3.“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扶清灭洋” D. 三民主义
C. “扶清灭洋” D. 三民主义
4.战争后,中国教育进入大变革时代。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的标志是( )
A.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B. 谕令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
C.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 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学堂章程,统一学制
B. 谕令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
C.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 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学堂章程,统一学制
5.徐继畬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材料说明( )
A. 由鄙视西方转向崇拜西方 B. 作者站在西方立场撰写
C. 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D.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C. 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D.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6.干支纪年是我国发明和使用的一种纪年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任寅、癸卯、
辛丑等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的《庚子国难记》写的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请判断作品记载的是( )
A. 旅顺大屠杀 B. 台湾被割占
C. 八国联军侵华 D. 东郊民巷被划为使馆界
C. 八国联军侵华 D. 东郊民巷被划为使馆界
7.有同学在历史笔记本上绘制了一幅经济发展示意图(如图),他描绘的是( )
A. 自然经济 B. 外国资本主义 C. 民族资本主义 D. 官僚资本主义
8.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如图漫画解说准确的是( )
A. 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9.如图是胡适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民国四年秋季第三号的封面,该期发行于( )
A. 1911年
B. 1915年
C. 1924年
D. 1931年
B. 1915年
C. 1924年
D. 1931年
10.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 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 D.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C. 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 D.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11.如表是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广东省人数最多的原因是( )
地区 | 党员人数 | 学生 | 工人 | 农人 |
绥远 | 3200 | 8% | 3% | 80% |
湖北 | 1877 | 63.1% | 2.3% | 8.9% |
广东 | 15000 | 21.2% | 20.1% | 39.1% |
怎么创建宽带连接A. 的实施 B. 南方经济的开发
C. 国共第一次合作 D.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国共第一次合作 D.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2.五四运动从罢课到形成“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高潮,斗争如燎原之势蔓延全国各界。”这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 )
前前后后迂迂回回的试探A. 学生是斗争领导力量 B. 商人成为运动主力
C. 传播新思想是主要任务 D. 人民大众广泛觉醒
C. 传播新思想是主要任务 D. 人民大众广泛觉醒
13.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
A. 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
B. 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C. 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D. 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拉开序幕
B. 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C. 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D. 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拉开序幕
14.《红军长征》剧本中反映遵义会议一幕的是( )
A. 《铁流--革命理想》 B. 《突破--浴血奋战》
C. 《霞光--实现转折》 D. 《会师--万众一心》
C. 《霞光--实现转折》 D. 《会师--万众一心》
15.“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
发生了400余次。”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袁世凯独裁 C. 军阀割据 D. 国共合作
16.金一南将军曾说:这次会议之后的中国工农红军,哪里还有宗族观念、地域观念、非组织观念?可以说完全转变了。工农红军是一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理念,成为这支队伍坚定的信念,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了。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17.《谢晋元与八百壮士》中“我政府为维护世界和平,达成抗战神圣之目的,复兴中华民族,为千秋万世基业计,虽牺牲千万人之生命,亦无所悔恨!似此四百余之我等孤军,实沧海之一粟……租借的庇护以保生命,我等绝未作此想。”谢晋元与“八百壮不肯撤入租界”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方列强不允许国民政府军进入租界
B. 国民政府想得到外国人的同情和支持
C. 显示了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共同抗日
B. 国民政府想得到外国人的同情和支持
C. 显示了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共同抗日
D. 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复兴中华
18.习近平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是( )
①邓世昌
②赵登禹
③张自忠
④左权
①邓世昌
②赵登禹
③张自忠
④左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体名录,如表为该名录分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认识是( )
类别 | 八路军 | 新四军 | 国民革命军 | 东北抗联 | 党政人员 | 其他人员 |
比重 | 32% | 9% | 29% | 7% | 10% | 13% |
A. 八路军在抗战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一句话经典签名
龟兔赛跑续写C. 中华民族在十四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长春特美食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龟兔赛跑续写C. 中华民族在十四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长春特美食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0.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示意图。这场战役( )
A.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小虾米的做法B. 使北平和平解放
C.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 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C.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 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