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
昭君文化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呼和浩特,已经以草原第一歌《敕勒歌》闻名,以草原第一城“云中城”溯源,以草原第一都“盛乐古都”称雄,但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特文化的角度看,她是以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最有说服力的人文环境和投资亮点。其中,两千年前的胡汉和亲、昭君出塞,及其代表性人物王昭君、呼韩邪单于等,都是令我们引以自豪的历史人物。
  文艺作品和戏剧舞台上的王昭君,多为悲剧性格,与悲苦、哀怨连在一起。但史籍《后汉书•南匈奴传》及包头、呼和浩特等地的文物考古成果却雄辩地证明,王昭君是自愿出塞、深明大义,与呼韩邪单于情投意合,是促进汉族与匈奴化干戈为玉帛、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她不但至今活在湖北故乡人心里,而且也活在北方少数民族广大众的心中。据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1961年实地调查,仅阴山下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带就有多座昭君墓,这些地区的各族众都说王昭君就长眠在他们身边,与他们同宗、同根、同乡、同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董必武副主席1963年谒昭君墓时做了这样的评价:“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昭君出塞,
以天下为一家;自愿和亲,使天下为一家。昭君文化所提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层原因。这种“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就是跨地域、跨民族的文明对话的成功范例,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代表了人心向背的历史选择,是中华文化的先进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借鉴,代表了和平发展、世界大同的前进方向。
  昭君文化是呼和浩特历史文化名城、沿边开放城市的标志性文化代表。昭君作为特殊的形象大使,已成为呼和浩特各族人民“以和为贵,以谐为荣”的历史见证和城市名片,是投资软环境良好的天然广告,也是呼和浩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之一。
  1998年以来,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等就在呼和浩特市委的支持下积极筹备,首倡“昭君文化”,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搞了多次有影响的活动,包括在湖北兴山、呼和浩特市分别召开昭君文化研讨会;1999年首倡并举办昭君文化节;组织专家编写《王昭君研究文献资料目录》和《昭君文化丛书》牗一套五本牘等。八年来,推出一批成果,其中围绕“提炼昭君文化,擦亮历史名城”为主题开展的十项工作,引起社会关注。
  一、2000年以来,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和自治区政协昭君文化课题组以成果影响决
策,推动了呼和浩特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召集包括自治区政协委员在内的专家深入论证,形成了市委犤2000犦22号文件,把“以草原文化为底蕴,以昭君文化为特,以先进文化为方向”确定为首府文化。从而用形象的特文化、先进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擦亮了历史文化名城,提升了呼和浩特的城市地位,把呼和浩特地区的建城史由四百年延伸为两千多年。
白露穿什么衣服合适  二、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昭君文化研究会弘扬昭君文化的现实意义。2000年10月30日,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刘明祖同志在自治区《政协经济论坛》的研究报告《昭君文化是中华先进文化》上批示:“这篇论文写得很好。请你们认真研究如何弘扬昭君文化,并用‘昭君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各民族的大团结服务,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服务。”这是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在全区12个盟市中第一个明确肯定的地方特文化。
  2001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为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题词:“研究昭君文化,弘扬优秀传统,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张钧甯演过的电视剧
  2004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求是》杂志发表《加快文化建设,建设民族文化大区》5w2h分析法
的专论,强调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以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赤峰的红山文化和辽文化、鄂尔多斯文化等为案例,“有重点地打造一批具有内蒙古特的品牌活动、品牌人物、品牌产品、品牌成果、品牌团体和措施”。他指出:“文化和经济要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在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中,“文化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他称赞“呼和浩特市自1999年已连续举办四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内蒙古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我区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四年级
  2004年,内蒙古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杨晶在内蒙古首届国际草原文化节暨第五届昭君文化节开幕式上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塑造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积淀了开放创新的文化特质,形成了团结和睦的优良传统,共同造就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地域特和时代特征的草原文化。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话,更是生动而集中地展示了草原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内涵和非凡魅力。创办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和继续举办昭君文化节,对于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历史内涵,全面展示草原文化的时代风采,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充分激发全区各族人民‘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高昂热情,进一步拓展内蒙古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
内蒙古的途径。”
如何将ie浏览器设置为默认浏览器  2003年1月14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光林同志批示:“我认为昭君文化研究会的方向和成果都是很突出的。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昭君文化是我区独特的文化品牌,要力争在国内外打得更响。同时,我也希望呼市在总结近几年成功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基础上,把昭君文化节办得更好、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成为我区文化和旅游的一大品牌”。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三、昭君文化旅游作为新的跨省、跨国黄金线路,引起业内人士关注。2001年,在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和自治区作家协会、中国旅行社内蒙古分社负责同志的推荐下,俄罗斯国家旅游总局对外联络部部长库克汀先生和乌兰乌德市旅游局局长来华拜见呼和浩特市柳秀市长,共商联合开辟“茶叶之路”跨国旅游、重走王昭君从古长安到贝加尔湖的出塞和亲的草原丝路,寻历史上明清两代称雄欧亚市场的旅蒙晋商的闪光足迹。“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不但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列入全国一百个民间艺术节,成为2008年北京绿奥运的外延内容;而且于2005年11月在北京“第二届中国发展经济论坛•中国节庆活动国际论坛”上,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四、国内外新闻媒体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人民政协报》、《经济参考报》、香港《大公报》等都有专题、专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直播中国•走进呼和浩特》,内蒙古、宁夏、重庆三地电视台有话说昭君的“西部论坛”,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反映昭君文化的《人生热线》。五、呼和浩特市正在成为国内昭君文化研究的信息和研究中心。配合六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的理论研讨会共收到区内外论文100余篇。由郝存柱主编,巴特尔、刘香芸副主编的《昭君文化理论研讨会第一~三届论文集》已经出版,受到社会好评。由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套《昭君文化丛书》,2004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昭君文化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挖掘呼和浩特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创建和展示城市形象、品牌服务。经八年理论探讨、媒体筛选,实践证明,呼和浩特市市委、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动员社会研究力量、整合社会专家资源的做法是正确的。六届昭君文化节使呼和浩特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渐增强。
  六、为企业服务,与企业联手,初步建起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机制。《北京晨报》报道,内蒙古企业争打“昭君牌”,昭君商标1亿元不卖。伊利乳业集团大做智力广告,市政府将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结合,组织“昭君归故里,伊利送真情”学习考察团,赴湖北、武汉等地
宣传昭君文化,开拓奶业市场,显示了政府驾驭市场、培育名牌、文化搭桥、经贸唱戏的创新能力,社会反响很好。
  七、通过新闻媒体造舆论,提高呼和浩特知名度。2000年8月15日,新华通讯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专版反映《昭君文化与内蒙古经济》,登载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根支柱”、“昭君文化印证民族凝聚力”、“企业家追寻昭君精神”、“昭君文化在昭君大酒店的体现及发展”、“昭君文化在日本”等优秀论文。2002年5月9日,《光明日报》刊登《呼市用“昭君”打造城市名片》,赞扬昭君文化研究提高了城市经济的文化品位。
  八、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热”蔚然成风。已从内蒙古自治区波及到外省,一直影响到大洋彼岸。如河北省的知名企业“兆君”牗昭君的谐音牘羊绒衫厂已把昭君当作东方女性美、心灵美的形象大使,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落户,建立“昭君园区”;2001年8月,他们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滩举行《“民族经典兆君情”全国汇展》,以“国宝”羊绒演绎现代民族服饰的精致、典雅与韵味,让消费者领略“大漠风情”的宽厚豁达与“和平使者”的冰清玉洁。该厂还与铁路部门联合,将呼和浩特到湖北武汉的火车冠名“兆君号”专列。内蒙古国际航空公司和宾悦大酒店、呼和浩特卷烟厂联合举办“昭君杯晚会”、“昭君杯空优质服务大赛”
等宣传教育活动。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第三、第四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先后以“伊利情”、“乾坤缘”命名大型晚会,揭示源远流长的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和“化对立为和谐”的崇高追求,在国内外造成良好影响。美国拉斯维加斯市长在卫星电视交流节目中谈志向,说愿意当“中国王昭君式的和平友好使者”;日本友人宇野玄二先生主动参加2002年8月在呼和浩特召开的昭君文化理论研讨会,畅谈了自己对中国王昭君形象认识的十年心路历程。
  九、“昭君品牌热”风靡内蒙古和湖北,“昭君”黄酒、“昭君”香烟、“昭君”茶、“昭君”杯、“昭君”牌中音马头琴、“昭君”牌防蛀储香驼绒被、“昭君”片片情卫生巾、昭君大酒店、《和亲宴》套餐、昭君美食城等商品、商店如雨后春笋。
  十、在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建议下,一批品位很高,艺术性、历史性相融的反映昭君文化的建筑、雕塑、道路和艺术作品应运而生。如高14.8m、跨度29.8m,1999年7月12日竣工的、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题名的“和亲门”,长江三峡的大理石“昭君雕像”,和林格尔县的“昭君大道”等等,都以深刻的内涵和文化的品位,成了观光旅游的新景点。
  内蒙古政协昭君文化课题组认为,热爱一个城市必须了解这个城市。历史名城的文化是这个地区价值、知识和物质客体的贮存器,历史名城的人物是这个地区文明、进步和内在动
力的活化石。每个人物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时代主角。哲人说得好:“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我们不能在责怪这座城市的个性模糊时,却很少参与对它的开发提炼和塑造。更不能在看到它一天天地显出个性时,却挑剔地认为它不够尽善尽美。同志为什么生前一再提出“中国的形象”、“中国今天的形象”问题,叮嘱我们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就是因为形象代表投资环境、文明程度、开放水平和城市等级。换言之,城市形象乃一个城市的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其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