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师范)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哲 学(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高尚、教育情怀深厚、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中小学音乐教师。
(二)毕业要求
1.职业规范认同中国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从教意愿,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遵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知识技能不仅具有音乐基本知识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及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良好的音乐听觉和视唱能力、音乐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论知识与相应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音乐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美术、舞蹈、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教学与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程度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与伴奏能力;初步掌握一件乐器(除钢琴外)的演奏技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艺术舞台实践经验,能够在中小学以及校外音乐教育单位组织实施音乐与艺术的实践教学。同时,能针对音乐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申请和研究工作。
4.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能通过音乐手段开展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演员表
5.综合育人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音乐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和引导。不知道算是谁的错两个人变得话不多
6.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与音乐专业发展意识。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涵和发展路径,能够制定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备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
7.国际视野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素养,了解国外音乐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尝试运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教育教学;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能够与国外教育同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8.反思研究具备反思、批判和创新意识,能够从多维角度反思分析音乐教育教学的问题。
9.交流合作理解音乐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 4 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 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 2336,总学分数为 160,其中专业必修学位课程为 45 学分。
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
为了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性环节等板块组成。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合格人民教师而设置的,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则立足于培养合格音乐教师和音乐专业人才而设置的。
1.在专业基础课中,除了修读其他课程之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从钢琴、声乐和器乐中选取一门作为第 1、第 2 学年的专业主课,其他两门则作为副课。
2.在专业主干课程中,从第 3 学年开始开设专业训练课,学生可根据前两个学年的学习情况、兴趣以及未来的专业方向,选取一个主科(表演或理论均可)及相对应的导师,开始每周一对一的主科学习。
云顶之弈阵容搭配3.在专业方向课程中,模块1 是针对所有学生设置的限选课程,学生必修满18 学分;模块2、3 和4包括为中学音乐教学“量身定做”的课程,同时兼顾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程。学生可根据未来的职业定位,择取其一修读(必修)。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方向课程中,除了选修课程之外,学生可将其他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任意选修。
4.在专业拓展课程中,模块 1 多为实践性课程,模块 2 则是理论性课程。这些课程旨在拓宽
音乐知识领域,挖掘学生的音乐专注点和兴趣点,学会知识的应用。
5.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能力。它主要包含以下环节: 1)
见习:随堂听课。
2)研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音乐教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并开展调研活动,为下一步的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以及实习做准备。
3)艺术实践:在前 3 学年中,每周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可以定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检。
常常的反义词最感人的爱情电影4)教学实践周:开展一些名家表演观摩;参加音乐教育领域的相关讲座;到社区举办义演及其相关活动;等等。
本专业培养模式体现出如下特点:1)强调“阶梯式”发展,注重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拓宽,到知识能力的迁移和运用,本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出“阶梯式”的特点。同时,无论是在专业必修课程中,还是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实践性教学均占据较大的比重。2)挖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如上所述,本专业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这种个性化的专业学习无疑将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由此确保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学生手册》(2020 年版)中“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及“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的规定”。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及以上)证书。
六、课程结构及计划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