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师范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与社会学系
历史与社会学系
2013年9月
目录
“中国古代史”1课程教学大纲 (1)
“中国古代史”2课程教学大纲 (7)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14)
“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大纲 (30)
“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36)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45)
“世界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52)
“世界当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60)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70)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83)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90)
“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99)
“世界文化史”教学大纲 (106)
“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 (113)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118)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127)
“中国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 (137)
“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142)
“中国生态环境史”课程教学大纲 (150)
“徽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57)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62)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168)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17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181)
“中国古代史”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
ZJ0601001
甜酒冲蛋的做法2. 课程类别
历史学(师范类)本科专业专业能力课程
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历史学专业必修
4. 课程目的买房子的注意事项
(1)通过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自原始社会以来至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基本历史情况。
(2)深入了解和掌握各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种文化概念。
(3)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解说,能自成一家之言。
5. 学时与学分
学时为52,学分为3.0。
6. 建议先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和原始社会
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历史是怎样开端的,北京猿人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印证“劳动创造人”科学真理有何意义,氏族是怎样形成的,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条件,以及两个阶段各自的历史特点,原始社会是怎样瓦解的。学习原始社会的历史,除根据文献记载和民族学材料外,要特别注意有关考古学的新成果。
教学重点:原始、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址、原始文化艺术
教学难点:人类的产生
教学基本内容:
网上祭烈士寄语怎么写(1)劳动创造了人
(2)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公务员工资调整(3)母系氏族公社
(4)父系氏族社会与原始社会的解体
(5)原始文化
思考题:
(1)中国早期原始聚落的演进反映出原始先民社会组织形式怎样的发展过程?
(2)考古学家是怎样归纳中国新石器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的?
(3)试分析中国早期文明多样性和多中心格局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
(4)请说明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对论证夏王朝存在的意义。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
计划学时:10学时
教学要求: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学习夏代历史,要结合有关夏代国家机构和阶级关系的记载,以及夏文化和夏遗址的考古成果,了解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具有灿烂的青铜文化。要了解商代的阶级对立和商朝的兴亡,了解商代由于社会分工的扩大,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进步。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更加完备,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了解西周国家机构的内容和实质,以及西周时期的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夏商周王朝的建立、兴亡,夏商周的文化制度问题
教学难点:文字的产生与文明的起源
教学基本内容:
(1)夏王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2)商王朝——奴隶制社会的发展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
(4)夏商周的文化
思考题:
(1)张光直先生说:“夏商周……彼此之间的横的关系,才是了解三代关系与三代发展的关键。”根据本段的学习,谈谈你对夏商周三代关系的理解。
(2)商代的官僚机构有何特征?
(3)怎样理解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4)如何理解西周“分封”的性质、作用以及对西周政治体制的影响?
(5)西周时期的宗法关系对社会秩序的建立起到怎样的作用?
(6)略述西周敬天保民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思想内容。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
计划学时:10学时
教学要求:春秋时期是奴隶制逐渐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确立时期。本时期的历史特点是: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因素迅速增长并确立。要注意从铁器的使用,井田制的崩溃及土地私有
的出现中,去考察生产力的变化。大国争霸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现象,要着重了解争霸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影响。对孔子的思想要给予全面评价。要着重理解各国变法运
动的内容、实质及对封建制最终确立的作用。要分析战国后期统一趋势的形成和七雄最终统一于秦的原因。注意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
教学重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易经文化、诸子百家
教学难点:大国争霸的基本策略
教学基本内容:
(1)东周的建立和王室衰微
(2)大国五霸
(3)奴隶社会的解体
(4)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
(5)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
(6)春秋战国的文化
思考题:
(1)春秋大国争霸的历史背景、实质及其意义。
(2)试述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简要评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结果和意义如何?
2021国庆节祝福祖国
(4)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5)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
(6)请评述战国儒法道墨诸家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7)春秋战国期间,各国是如何向集权体制转化的?
(8)战国七雄中为何是秦国统一了中国?
第四章秦汉王朝
计划学时:14学时
教学要求:秦汉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了解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注意西汉初年实行的黄老政治的实质极其作用。注意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注意分析西汉后期出现严重社会危机的社会基础,以及地主阶级为缓和危机二进行的努力,从中分析王莽改制的出现及失败原因。了解东汉社会地主田庄经济结构。了解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是东汉专制制度的产物,要着重分析黄巾大起义特点和失败的原因。对待秦始皇、汉武帝、王莽等重要人物,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秦末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要注意分析起义发生的原因、重大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秦朝专制主义的建立、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措施、经学
教学难点:秦汉的神仙思想、道教的产生、改姓易命思潮与两汉间的政治变动
根号3教学基本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