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
担保业务培训教材
第一讲担保概论
一.担保的概念
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
中国古代刑罚.信用担保的属性
业务性质上,信用担保属于一种特殊的信用中介服务,具有金融性和中介性的双重属性.他首先具有银行业、保险业那样金融服务的性质.按照《中国经济大百科全书》的解释,“金融”既包括货币资金与信用融通,也包括货币资金与信用的授受.另一方面,信用担保又具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那样传递信息、提供咨询,促成交易双方(如银行与企业)成交,并通过提供此项服务而收取保费那样的中介服务性质.与一般中介服务的区别在于:在担保合作关系中,担保的投保方和受益方都无须通过担保公司来寻对方,二是在相互到对方之后甚
至在合同上达成一致之后,只因为交易的一方感到对方的信用不足,二将提供担保函作为合同生效的一个必要条件.
.国外担保业的发展
经济活动中的担保行为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商品生产者世界性法律《罗马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担保现象做出了较为系统、完善的规定.为担保的履行,《罗马法》设有各种办法,如为保证给付能按约发生设有违约金契约、定金和副债权人,针对债权人发生无力清偿,设有连带保证,以及如出现欺诈担保责任可撤销等等.《法国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第一部资本主义成文民法典,以其为先导,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商法均对担保制度做了规定.现代意义上的专业担保机构最早于1840年出现在瑞士,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20世纪以来,信用担保主要发展和成熟于美国.20克拉恋人最后结局世纪3040年代,现代信用担保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当时的世界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经济制度经历了一场重要变革,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了重振国民经济,西方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复兴计划,创建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复兴计划的重要内容.电脑自动休眠文强睡过的女明星完全榜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不仅在西方国家,而且在
亚洲、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政府调节资源分配、维持社会公正、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对外贸易的重要经济杠杆.为此,商业担保机构也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
信用担保业务及担保机构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市场和政府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交易活动对信用和社会性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市场秩序等环境因素有密布可分的关系.在市场资源有“缺陷”的领域,政府可以通过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引导和财力支持来加以弥补和调节.
随着社会对信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国的信用担保领域越来越广泛,担保品种也不断增加和创新,除贷款担保外,相继出现了工程招标担保、履约担保、纳税担保、银行结算担保、雇员忠诚担保等等.现代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出现,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各种交易活动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市场配置资源能力的不足,需政府加以弥补的一面.这一点对于建立有中国特的信用担保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内担保业的发展
如何美发
1993年,国务院批准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特例试办,标志着中国担保业开始起步和探索。经过17年的发展历程,融资性担保业在我国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服务我国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截至2008年末,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我国担保机构达到4000多家。我们估计,现在担保机构的数量约1万家。
根据2010年3月8日颁布实施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不仅可以经营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等融资性担保业务,还可兼营非融资性担保业务如诉讼保全担保、投标担保等业务。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多元化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比如就是否以盈利性为目的而言,担保机构可以分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与商业性担保机构。就组织形式不同而言,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有公司法人制、事业单位的社会团体法人制、合伙制等组织形式。
.担保公司的商业价值
      从根本上说,担保公司提供的信用产品,完成的是资本供应链体系的中间环节,在资
金与项目方的供应交互中,担保公司的信用供给为下游项目企业的资本规模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上游资金供应商提供了资金安全保证并扩大资本收益率。在这个供应环节中,担保公司以获得信用供给获得收入,完成信用产品的价值销售。担保公司依靠自身的信用在银行获得原始资本额3-10倍的担保信用额度,从而放大了自身的资本收益率。
     在目前状况下,对于银行,转移了贷款风险,可以稳定的享有存贷利差,贷款失误后又有具有实力的担保公司的补偿,何乐而不为。
    对于企业,虽然提高了资金使用成本,可在风险控制要求远低于银行的担保公司的帮助下能够获得资金支持,这已经实现了自身目标,有担保公司的参与,当然愿意。
.中国融资性担保业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下,我国融资性担保业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作用日益增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加强担保机构管理、促进行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财政部:制定了《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3月24日出台了《关于地方财政部门积极做好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管理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和工信部于2010年5月13日出台了《中
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担保机构提供保费、资本金补助;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出台了“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各地担保机构在规范发展、防范风险、业务创新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经营理念、战略定位、制度建设、业务创新(中小企业集合债担保、结构化信托产品担保、电子商务担保、政府采购担保、“龙头企业+农户”融资担保、创业贷款担保等品种)、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经营规范性日益提高,业务运作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担保机构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备受政府和社会瞩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国担保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融资性担保业目前还处在初创阶段,公司治理和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特化、精细化管理的差距还比较大,部分机构的单体风险比较突出。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全面分析和正确看待我国融资性担保业存在的有关问题,加大改革发展和监管创新的力度,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一)在行业环境和配套扶持政策方面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实体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也深受其负面影响,担保机构
面临周期性风险的严峻考验,加之许多机构运营的科学性、审慎性不够,代偿风险有所上升、盈利能力下降、承保能力降低、风险控制力减弱的压力加大。作为风险直接承受者,担保机构尚未建立完善的资金融通、信息交换和风险持续补偿机制,缺乏有效的风险传递和释放渠道,未形成政策支持、资本持续补充、风险有效抵补、业务健康运转的良性循环。具体来讲,重点有下述几方面的不足,尚待进一步完善:
    1.是社会信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以及担保机构的外部信用征集和评估制度尚未有效建立,加之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使用平台分割,数据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查询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银行对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对企业无法获得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影响了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
    2.是风险分散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由于我国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手段有限,再担保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偏小,运行模式缺乏制度基础和充分的法律保障,导致担保机构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渠道,制约了承保能力。
    3.是政府配套扶持政策力度有待加强,风险补偿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的税收减免、保费补贴和专项资金补助等扶持政策落实还不到位,代偿损失核销手续繁琐,一些地区反担保措施办理难度较大,物权登记的效率和有效性与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发展不相适应。

    4.是部分地区抵(质)押登记手续繁琐且收费高,增加了小企业融资成本。全国各地抵(质)押登记的做法不一,有些地方不认可融资性担保机构作为抵(质)押登记的主体资格,有些地方的抵(质)押登记部门办理手续时间长并按被抵(质)押资产价值的一定比例收取评估费和抵(质)押登记费,增加了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并影响了融资效率。
(二)担保机构自身经营方面
1.是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没有建立动态的拨备机制,一些出资人缺乏持续补充资本的能力和承诺。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担保机构在组建之初一次性注入资本金,没有根据经营情况和市场变化及时提取充足的拨备,大股东既没有持续增资的意愿,也缺乏持续增资的能力。一旦代偿,其资金来源主要靠公司的原始资本,无法以资本提升信用能力,以资本拓展业务以及以资本抵御风险损失。
    2.是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经营不规范,管理比较混乱。由于过去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和制度规范,部分担保机构违背审慎经营的原则,只顾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基础建设和长
远发展,脱离主业。有的名为“担保”,实则高息揽存或来放以及从事与担保无关的高风险业务,有的仅为关联公司套取银行资金提供方便,有的甚至采用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
    3.是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专业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由于担保机构的迅速扩张以及没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要求,更没有建立相应的失信惩戒制度,导致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从业经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不足,业务模式单一,对银行依赖性过强。
    4.是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薄弱,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目前,国内一些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业务流程不完善,决策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风险计量不科学,缺乏有效的识别、评估和防控风险的管理体系和内部规章制度。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担保机构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缺乏经验的问题很快就凸现出来,有的公司甚至陷于频临破产的困境。
  联想k900跑分.担保公司存在对银行的意义及优势
个人或企业在向银行借款的时候,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不直接放款给个人,而是要求借款人到第三方(担保公司或资质好的个人)为其做信用担保。担保公司会根据银行的要求,
让借款人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进行审核,之后将审核好的资料交到银行,银行复核后放款,担保公司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因为银行小额贷款的营销成本较高,小企业向银行直接申请贷款受理较难,这就造成小企业有融资需求时往往会向担保机构等融资机构求救,担保机构选择客户的成本比较低,从中选择优质项目推荐给合作银行,提高融资的成功率,就会降低银行小额贷款的营销成本。
首先,在贷款的风险控制方面,银行不愿在小额贷款上投放,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此类贷款的管理成本较高,而收益并不明显,对于这类贷款,担保机构可以通过优化贷中管理流程,形成对于小额贷后管理的个性化服务,分担银行的管理成本,免去银行后顾之忧。
  其次,事后风险释放,担保机构的优势更是无可替代的,银行直贷的项目出现风险,处置抵押物往往周期长,诉讼成本高,变现性不佳。担保机构的现金代偿,大大解决了银行处置难的问题,有些担保机构做到1个月(投资担保甚至3)贷款逾期即代偿,银行的不良贷款及时得到消除,之后再由担保机构通过其相比银行更加灵活的处理手段进行风险化解。
  另一,担保公司时效性快。作为银行,其固有的贷款模式流程,造成中小企业主大量时间浪费;而担保公司恰恰表现出灵活多变的为不同企业设计专用的融资方案模式,大大节省了企业主的时间与精力,能迎合企业主急用资金的需求。
再者,担保公司在抵押基础上的授信,额度大大超过抵押资产值。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需求资金。 
目前,许多投资担保公司,在贷后管理和贷款风险化解方面的规范和高效运营,获得了银行充分信任,一些合作银行把贷后催收、贷款资产处置外包给担保公司,双方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合作效果。
  担保公司以前归类为准金融类机构,现在属于非金融机构,而银行是属于纯金融行业,两者形式上类似,功能上都能够为企业融资,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