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盆地近6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闫蓉1,安光辉2
1.共和县气象局,青海共和813000;
2.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青海海南813000
摘要根据共和县气象局1961—2018年的逐日、逐月、逐年气候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共和盆地近60年来的气温、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大风日教及日腮时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共和盆地气温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线性增温率最大达到0.519/10年,存在较为明显的2次增温期,最大增幅达1.739/年;季节变化上,以冬季和秋季增温趋势最明显;年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7.6mm/10年;大风B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2.16 d/10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12.2d/10年。共和金地目前正处于壇温增湿阶段。
关键词气温;降水;大风日数;日照时数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1-0117-04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共和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青海南山、日月山、鄂拉山等山地,北靠青海湖,南临黄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总面积1.73x104km2,平均海拔3200m,年平均气温4.6t,最冷月平均气温-9.01,最热月平均气温16.0T;,多年平均降水量324.7mm,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全年日照时数达2914.0h;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极端最高气温33.7T,极端最低气温-25.6T,年平均降水量324.7mm,无霜期141.6d,年平均大风日数36.4d;以干旱、寒冷、多风为主要特征。
1.2数据及研究方法
选取1961—2018年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气象站的逐日、逐月、逐年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季节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12月)旳。主要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共和盆地年平均气温、降水、大风、日照时数及要素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在各个季节分布特征。
2结果与分析
2.1共和盆地近60年来气温年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
2.1.1共和盆地60年来气温的年变化特征60年来共和站年平均气温整体呈
增高趋势,增温率达0.51^/10年,相关
系数为0.896,通过了a=0.001的显著性
检验。共和站的年平均气温的多年平均
值在2.58十~6.0£波动,研究发现近60
年年平均气温增加了3.38%:,最高值出
现在2013年,为5.96T,最低值出现在
1962年,为2.58P。从年代变化来看,20
世纪90年代末增温比较显著,5年滑动
平均说明共和盆地存在较为明显的4次
增温期,分别为1987—1988年,1990—
1991年,1993—1994年,1996—2018
年,其余为降温期,且增温比降温持续
时间长,1986年之前属于降温期洪和
年平均气温均低于多年平均值)(图1)。
母亲节信息2.1.2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年及各季平
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差异较明显:年
平均气温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回
升,21世纪以来气温较多年平均气温
上升了1.2较20世纪60年代的低温
期上升约2.5十。这一变化与我国增暖
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增暖
迅速的情况较为一致。各季节平均气温
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基本
相似,均出现气温回升趋势,其中冬季
气温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幅最为明
显。较多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81。20世
纪90年代以来,共和年平均气温呈现
显著上升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年代纪变
Analysis on the Charac
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teristics of C limateChange植物如何传播种子
in the Gonghe Basin in the
Past60Years
YAN Rong et al(Republic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Gonghe,Qinghai
813000)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prepares
the weather bureau in1961-2018day by
day,month by month,year by year climate领结婚证要带什么
data,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of trend analysis method,nearly6o years of
republican basin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and the strong wind days and
sunshine duration varia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republican basin temperatures showed a
trend of obvious increase,the linear wanning
rate reached0.51°C/10a biggest;There were
two relatively obvious temperature increases,
with the maximum increase of 1.73°C/a.
In terms of seasonal changes,winter and
autumn showed the most obvious temperature
increase trend.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showed a slight increasing trend,with an
increase o£7.6mm/10a.The number of windy
days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with a
decrease rate of2.16d/10a.The sunshine
hour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with a
decreasing range of12.2d/10a.The analysis
of t he above factors showed that The Republic
Basin was cuirendy in the stage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Key words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The number of w indy days;Sunshine duration
作者简介闫蓉(1977-),女,青海共和人,副研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观测工作。
收稿日期2020-08-20
117
图1共和气象站1961—2018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线性趋势图
化,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相一致,从1996年开始,共和年平均气温呈现出明 显的分水岭,共和年平均气温均显著高
表1 1961—2018年共和县各年代年、季平均气温距平值/t 年份
年距平春季夏季秋季
冬季
1961—1970-1.3-0.85-1.06-1.2-1.91971—1980-0.6-0.26-0.35-0.7■0.91981—1990-0.5-0.73-0.43-0.3-0.31991—20000.30.220.230.40.32001—20100.90.710.650.9 1.52010—2018 1.20.91 1.01 1.1 1.8
2.1.3共和盆地近60年来气温季节变 化特征分别计算共和县四季气温倾 向率,各季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均
通过a =0.00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冬 于多年平均气温,且呈持续增高趋势,
2013年年平均气温增温距平达到1.7T (表 1)。
占全年降水量的61%,春、秋季降水量
分别为59.5 mm 、62.2 mm 。占全年降水 量百分比分别为18%、19%,冬季降水最
少为4.2 mm,只占全年降水的1%。从降
水的趋势图来看,冬、春、夏季均呈增加
趋势,秋季呈减小趋势,其中夏季降水
量以5.1 mm/10年速率增加(图4)。
2.3共和盆地60年来大风年变化及季
节变化特征
2.3.1共和盆地60年来大风年变化特
征共和盆地大风年平均为37.2 d, 60年
来共和盆地大风日雄明显减少趋势, 减少幅度为2.16 d/10年,相关系数通过
了 0.02信度的显著检验标准。其中大风
最多年份在1971年,为63 d,大风最少
年份在1989年,为14 do 从年代分布来
看,20世纪60-70年代大风日数最多,
1961—1970年大风日数452 d,2011—
2018年大风日数最少(221 d ),说明进
入21世纪以来,大风日数呈明显减少趋
势。各月大风日数分布来看,最多月是3
月,最少月为8月,大风日数频次减少的
原因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城市环境效
应,全球变暖影响较大。在2011—2018
年大风日数相比前49年迅速减少,7年 平均值为27 d (图5)。
2.3.2共和盆地60年来大风的季节变化
特征从大风的四季变化来看,冬、春、
夏、秋季大风日数分别为11.7 d 、15.9
d 、3.7 d 、5.7 d,春季大风日数占全年的
季平均气温为-7.8T,春季5.9T,夏季
14.9P,秋季4.1£。共和冬季平均气温 呈显著增高趋势,增高幅度为0.76T/10
年,其次是秋季0.5£/10年的速率升高;
夏季0.4T/10年的速率升高;春季变化 趋势最小,气候倾向率为0.37t/10年。
因此共和盆地近60年来平均气温的升
高,主要受冬季气温的变化较大(图2)。2.2共和盆地近60年来降水年变化及
季节变化特征
2.2.1共和盆地60年来降水年变化
特征近60年共和年平均降水量为
325.9 mm,年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
增加幅度为7.6 mm/10年,最大降水量出 现在2018年为523.6 mm,近60年来降水
出现了3次明显增多期,分别为1988— 1989 年,2004—2010 年、2016—2018 年
间。降水量呈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后降水量比其余
年代降水明显增多(图3、表2)。
2.2.2共和盆地近60年来降水季节变化
特征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近60年来
共和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 mm,
1961 1971 1981 1991 2001 2011
温度/%
夏季气温
20.0 q —夏季气温
1&0-
—
—线性(夏季气温)16.0-
14.0-12.0-10.0-
&0y = 0.04x -64.64
6.0-
R 2 = 0.497
4.02.0-
图2共和县1961—2018年四季气温变化曲线
lol战队名字118
表2共和近60年年代际降水量/mm 春季降水
年份
降水量年份降水量
1961—1970 年3171.71991—2000 年
2992.8
1971—1980 年3062.5
2001—2010 年3343.51981—1990 年3405.22011—2018 年
3593.2
降水量/mm
薛降水
降水量/mm
16q 12108
642-
冬季降水
—冬季降水
—
—线性(冬季降水)y = 0.028x -52.78
R 2 = 0.024
140
1961 1971 1981 1991 2001 20111401208060
40
20
y = 0.232x -403.1
R2 = 0.025
-------线性(春季降水)
100%61 1971 1981 1991 2001 2011 年份
年份
43%,这是由于春季强冷空气及对流天 气共同影响较多,而冬季和秋季平均大
风日数分别占32%, 15%,夏季大风日数
占比最少为10% (图6)。
2.4共和盆地60年来日照时数年变化
特征60年来共和盆地日照时数呈减少
趋势,减少幅度为12.2 d/10年,1961—
2018年共和盆地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 为2 914.0 h,年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没 有通过a =0.05的显著性检验。年日照 时数最多为1962年(3 222.2 h ),最少为
1989年(2 719.8 h),在 1961—1966年、
1997—2004年年日照时数高于多年平 均值,1974—1979年、2017—2018年日
照时数低于多年平均值(图7~8)o
3结论
金士顿 真假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全球气候
变暖,共和年平均气温自20世纪90年
代开始迅速回升,21世纪以来气温较多
年平均气温上升了 1.2较20世纪60 年代的低温期上升约2.5P 。这一变化 与我国增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90年代增暖迅速的情况较为一致叫各
季节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年
平均气温基本相似,均出现气温回升趋 势,其中冬季气温从20世纪90年代以
来升幅最为明显,较多年平均气温上升
了 1.8七。从线性增温率来看,共和近
60年来的平均气温增温率达0.51T/10
年,相关系数为0.896,明显高于全国增
温水平(0.16T/10年严。
在气温的季节变化上,共和盆地
各季平均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近60年来共和盆地增温主要发生在冬 季和秋季,冬季气温升高较为显著,
增高幅度为0.76^/10年,其次是秋 季以0.5T/10年的速率升高;夏季以
0.4T/10年的速率升高;春季变化趋势
最小,气候倾向率为0.37七/10年。这一
结论与青藏高原四季平均气温变化相 一致切。近60年共和年降水量呈微弱增
加趋势,增加幅度为7.6mm/10年,近60
年来降水出现了 3次明显增多期,80年
代、21世纪后降水量比其余年代降水
明显增多。降水的季节变化上,冬、春、
夏季均呈增加趋势,秋季呈减小趋势。
冬、春季降水增加明显,降水季节表现
与青藏高原降水变化相一致[4]o
共和近60年来大风日数呈明显减
少趋势,减少幅度为2.16 d/10年,从年
代分布来看,20世纪60—70年代大风日
数最多,1961—1970年大风日数452 d, 2011—2018年大风日数最少,为221 d, 在2011—2018年大风日数相比前49年
迅速减少,7年平均值为27 d,说明进 入21世纪以来大风0数呈明显减少趋
势,大风日数频次减少的原因主要受人
类活动影响,城市环境效应,全球变暖
影响较大。
60年来共和盆地日照时数呈减少趋 势,减少幅度为12.2 d/10年,年日照时数
的相关系数没有通过a =0.05的显著性 检验。年日照时数最多为1962年(3 222.2
h ),最少为 1989 年(2 719.8 h ),在 1961—
119
1966年、1997—2004年年日照时数高于多年平均值,1974—1979年、2017—2018年日照时数低于多年平均值。
参考文1#
[1]黄嘉佑.气候状态变化趋势与究变分析
[JJ.^$.,1995^1(7):54-57,66.
[2]秦大河.进入21世纪的毛候变化科
常—气候变化的事实、彩喰与对策
[JJ.科技导报2004<7):4-?.
⑶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侯变化国
家评估报塔■(!):中国气侯变化的历
史和未来超势[JJ.气候变化研究进
展,2006»3(1):3-&
[4]李林,陈晓光,玉振宇,等.青箴离原区
菽气侯变化及其差异性研究[J].气候变
化研宛进展>2010,6(3):181-186.
费任编辑:黃艳飞
(上接第116頁)
层径向速度辅合、回波顶高、VIL等强度均弱于4月26日过程,4月26日过程在垂宜方向上存在较明显倾斜发展回波,存在较弱的回波悬垂、弱回波区等雷达回波特征,6月8日过程回波倾斜发展程度较弱,无明显的回波悬垂、弱回波区等雷达回波特征。
参考文猷
[1]孙键松■.強对流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与
技术方法[M]A象出版社,2019.
[2]廖玉芳,俞小鼎,郭床.一次强对流系列
凤暴个例的多普勒夭气雷达资斛分析
[J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6):656-662.
[3]李耀东,刘槌文,高守亭.动力和能量参
数庭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
气象学报,2004,62(4);401-409.
[4]沈树勤,李会英.江苏冰雹强对流
天气奉件分析及其物理解释[JJ.气
$-,199440(9):25-29.
贵任编辑:黄艳飞
12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