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气候变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 要
利用统计的方法对聊城市42年来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出了主要农业气候学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特征,论证了气候变化对聊城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为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中小板关键词: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对策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少气候学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年平均气温以0.04℃/10年倾向率上升,年降水量以-12.66mm的速度减少[1、2]。聊城市位于山东省的西部黄河冲积平原,属温带半干燥气候区。主要特征是:雨热同季,四季分明,作物生长季光温充足,雨量充沛,为本市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但是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特别是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对全市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6]酸梅汤制作方法与材料。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四十多年来全市的气候变化,确定其对农业
工会主席述职报告生产的利弊影响,从而从防灾学角度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 资料来源与处理
气象资料来源于聊城市气象局1960-200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农作物产量资料来源于聊城市统计局,灾情资料来源于聊城市民政局。主要对气温、降水、日照三大气象要素进行不同时期的月、季、年的统计,并对不同的要素做年变化周期分析,建立了对各要素随时间变化的线性方程。另外,对农业气候学上各种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当地物候学观测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对产量资料和灾情资料进行了相应的筛选和整理。
二、 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
1、 气温的年际变化
从年平均气温曲线图(图1)可以看出,自 1961年开始气温是逐渐下降的,到 1969年下降到最低点12.3℃,随后略有上升,并呈波动变化。从1986年气温突然急剧变暖,并于1994、 1998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4.1℃、14.4℃。从每十年分阶段来看(表1),60年代、
80年代气温偏低,进入90年代气温上升较快,年平均气温较60年代上升约0.39℃,呈现出明显的十年周期。从各季节的温度变化规律来看,变幅最大的是冬季,振幅为1.04℃。春季气温以70年代为最高,随后有所下降;夏季气温自60年代至8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进入90年代突然气温升高。秋季气温变化较小,相对较稳定。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较60年代上升了1.04℃,春季、夏季、秋季分别上升了0.14℃、0.30℃、-0.02℃。2000年是自1986年以来的第13个暖冬。近十年来,不仅冬季气温呈增长趋势,春、夏季也是如此。从线性变化趋势来看年平均气温以0.105℃/10年的速度上升,春、夏、秋、冬季分别以0.024、0.09、-0.025、0.31℃/10年的速度变化。因此近十年以来的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主要是冬季的增温。
阿朱任务表1聊城市1961-2000年每10年平均气温(℃)可以组什么词
年代 全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61-1970 13.20 13.78 25.65 13.89 -0.68
1971-1980 13.39 13.98 25.63 13.97 -0.43
1981-1990 13.22 13.80 25.63 13.78 -0.42
1991-2000 13.61 13.92 25.95 13.87 0.36
1961-2000 13.32 13.93 25.71 13.73 -0.83
2、 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
从年平均最高气温曲线(图1)可以看出:60年代初偏暖,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呈下降趋势,进入80年代中期开始变暖,特别是1986年以后升温明显,90年代平均最高气温较 60年代升高近 0.3℃。与年平均气温一样,也是从1992年以来持续变暖,1999年平均最高气温达到20.0℃,为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对四季而言,冬春变化和年变化基本一致,冬季气温自1986年以来持续偏高,到2000年已是第13个暖冬。进入90年代以来冬季气温较年代升高1.92℃,春季升高0.47℃,夏秋变化不大。从线形变化趋势看,年平均最高气温以0.042℃/10年速度上升。夏、秋、冬四季分别以0.085℃/10年、0.115℃/10年、0.65℃/10年速度上升,而春季却以-0.13℃/10年速度下降。
从年平均最低气温曲线(图1)来看与年平均气温一样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和增长率为0.45℃/10年。从十年阶段上来看60年代呈下降趋势,70年代为波动变化时期,80年代以后逐渐上升,到90年代较60年代上升了约1.06℃。从四季变化来看,冬、春季与年变化基本一致。
三、 降水的气候变化
从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2)可以看出: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线性拟和率为-29.06/10年。60年代前期降水偏多且集中,是近40年来降水最多的时期,以后逐渐减少60年代后期是近40年来少雨时段之一。70年代前中期降水逐渐增多,又出现一多雨时期,从78年到1990年,均以少雨干旱为主,90年代降水量又缓慢增加。
近40年来,年降水量在波动中逐渐减少。年平均降水量60、70年代较多为610mm左右,80、90年代为570mm左右,偏少近40mm。80年代除秋季的降水量变化较小外,其他各季均较60、70年代减少了,到90年代,春、夏季降水略有增多,但秋、冬季降水却有所减少。
表2聊城市1961-2000年每10年平均降水(mm)
年代 全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61-1970 600.37 90.48 384.88 108.98 16.03
1971-1980 615.54 70.25 418.94 103.44 22.91经典感人电影
1981-1990 557.45 89.58 348.78 90.87 18.22
1991-2000 572.31 94.03 386.41 94.82 12.13
1961-2000 578.74 85.72 371.83 103.03 17.92
四 日照时数自80年代以来呈指数型减少
经统计分析,我市自80年代以来,日照时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由60、70年代的2600小时,减为90年代的2200小时
至于每季度日照时数的变化情况,与年变化基本相似,只有90年代的冬季日照较80年代
略有增加。我们还分别建立了春、夏、秋、冬、年日照时数随年度变化的曲线方程,如夏季的日照曲线方程为:
S夏=806.9435e-0.00655x (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