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教学设计
《江》一文选自小说《红岩》,截取的是江临刑前的一个片段。课文通过描写江在临刑前做的几件事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面对死亡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读来动人心魄。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教学时要紧扣这些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
气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由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江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师:阅读《红岩》,了解当时的背景资料。PPT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江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 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导入课题
1、出示关于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抓住资料中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谈感受,了解江。四平青年演员表
2、了解渣泽洞(出示图片)
二、走进文本,感知文意
1、轻声细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2、交流。
字词积累
(1)出示文中生词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2)根据意思写词语,并认真读一读,把他们记在心里。
3、听读课文,了解课文,理清脉络
(1)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江临上刑场前,面对死亡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崇高革命精神。)
(2)课文哪几节写了江的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3)优酷网视频怎么下载课文段落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特务要把江和一部分通知转移到别的地方。
第二段:(2-16)写了面对死亡,江毫不畏惧,从容不迫。
第三段:(17)写江和其他男同志英勇就义,视死如归。
三、作业
1、作业本第2题和第4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拒绝野味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江》这一课,谁来说说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感悟
1、朗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描写江动作与神态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交流
出示:这时,江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份学习讨论提纲。听见叫她的名字,江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1) 面对死亡,江做的第一件事 什么?
(2) 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
出示:江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蓝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的短毛线衣。江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1)圈出江的动作的词。
高情商回复情人节快乐
(2)这些细节描写烘托出江 怎样的精神?
出示:江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你的体会是什么?
(2)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呢?
三、课文总结
是啊,江钢铁般的意志鼓舞着狱中同志们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和江一样,顽强地等着黎明的到来,等着胜利的声,迎接1949年的春天。可是,丧心病狂的敌人却在解放军的炮火快攻克重庆的时候,当狱中的同志们就要与亲友们团聚的时候,敌人将关在牢中的1000多名的共产党员杀害在革命胜利的前夕。
1.听歌曲《红梅赞》(出示歌词)。
告白词2.同学们,让我们把江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印在头脑中吧!背诵课文4~5段。
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