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是著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家和革新家,他在不断的艺术
实践和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立了有广泛影响
的艺术流派,世称“程派”。他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一起
被称为京剧“四大名旦”。
程砚秋,早年艺名菊农,后更名艳秋号玉霜,1932年易名砚
秋,号御霜。1904年出生在北京一个破落的仕宦家庭。满族。程
砚秋6岁即开始学戏,习刀马旦和青衣,11岁开始登台表演,因
幼功稳练、扮相秀丽,深为行家注目。他开始拜荣蝶仙为师,后
又跟梅兰芳学艺,更受教于戏曲教育家王瑶卿,并广泛地涉猎文
学及多种艺术,所以他功力深厚,表情细腻,艺术上富于独创。
程砚秋30年代曾创办中华戏曲职业专科学校,并任南京戏曲音乐
学院北平分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加
东莞理工学院是几本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3月9日,因患心肌梗塞在北京逝世,终
年54岁。
作为程派艺术的创始人,程砚秋的演唱脍炙人口,别具一格,夏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曾风靡全国,至今仍为很多演员所吸收和运用。他所创唱腔,既
尊重众的欣赏习惯,又能满足观众新的欣赏要求。他善于从京
剧其他行当,甚至其他剧种、曲种乃至民间音乐和西欧 歌曲中汲
取养料,加以揉合,融入京剧音乐艺术之中而不露痕迹,从而使
他的唱腔缜密绵延,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既新颖美
妙,又始终保持着浓郁的京剧风格。
程砚秋在演唱中,着力追求“声、情、美、永”的结合。他
发音结实圆润,吐字沉着有力。他常将某一个长音或高音控制在
细若游丝的范围内,用以表现剧中人物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他还
善于以较暗的音,来加强演唱中的悲剧彩;他除了注重行腔
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外,在音的断、连之间,能做到音断意不
断,音断气不断,产生一种深沉含蓄、外柔内刚、若断若续、一
气呵成的艺术效果,增加了剧情的感染力。
不仅唱腔如此,程砚秋的表演也是人物性格与表情、身段、
歌唱、念白等技艺的高度融合,既注重符合生活的真实,又讲求
舞台形式的美。单就水袖的运用技法,他就创造了“勾、挑、撑、
冲、拨、扬、掸、甩、打 抖”等10种之多,这10种又可以互相组合,
展现出千变万化的优美舞姿来。为了保留他丰富多彩的水袖技
艺,在1956年摄制的《荒山泪》影片中,他曾结合剧情,设计运
用了近200种水袖动作。他对各种表演技巧的安排与运用,无不服
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做到形神兼备。程砚秋演戏,不但自己能很
快深入角
、处处传神,还能感染和带动同台的合作者很快深入
剧情。纵观程砚秋中后期的表演,无论从技巧、艺术表现和风格
上,都达到了成熟凝炼、完美动人的境界。
程砚秋还是一名优秀的京剧艺术革新家。他的艺术创作,在
继承各家所长、吸收各派精华的基础上,本着“守成法而不泥于
成法,脱离成法而又不背离成法”的原则,进行卓有成效的创新。
即令是传统剧目,他也从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总是根据自己
对生活、人物的理解,认真地给予再创造,使舞台面目为之一新,
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而富有新意。如优秀传统剧目《玉堂春》就
是因他加工之后新腔叠出,而使得街头巷尾争相传唱的。其他如
《六月雪》、《武家坡》等传统戏,经过他的精心创造,也都成
了他的拿手剧目,演出后,均为观众和行家所盛赞。
就人品而言,程砚秋也是一生刚直不阿,极富有民族气节的。
早在1930年前后,由于军阀混战及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东北三
省,他就排演了不少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有的
以历史题材反映由于苟捐杂税和战争给妇女带来的悲惨命运,如
《荒山泪》、《春闺梦》;有的反映远离故里,满怀思乡之情的
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如《文姬归汉》;有的鞭挞了大敌当前、不
战即降的卖国行径,如《亡蜀鉴》等。他在这些戏中所塑造的一
大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虽大多以悲剧的命运告终,其高尚的
霜狼坐骑气节和情操,却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再比如抗日战争
期间,北平失陷,他因屡次拒绝为敌伪演出,遭到日本占领者及
特务、宪警的威胁,为此,他曾忍痛离开心爱的舞台,避之京郊
天上的星星流泪务、宪警的威胁,为此,他曾忍痛离开心爱的舞台,避之京郊
务农,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得重返舞台。
程砚秋在中年以后,由于身体条件的变化,除赴朝鲜慰问中
国人民志愿军和国内的观摩、示范等重要演出外,主要致力于总
一个人心累伤感说说结、传授艺术经验及戏曲理论的研究工作。他撰写的《戏曲表演
艺术的基础——“四功五法”》、《与青年演员谈如何学艺》、
《谈戏曲演唱》、《创腔经验随谈》等文章,均已收入《程砚秋
文集》。他所演出的新戏中的一些代表剧目,也已编入了《程砚
秋演出剧本选集》。程砚秋还带出了一批有成就的演员,如新艳
秋、赵荣琛、王吟秋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