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常用词焚、烧的历时替代
王彤伟
(复旦大学古籍所,上海200433)
摘要:“焚、烧”是表示“焚烧”义的一对同义词,但在战国中晚以前,文献中主要用“焚”而不用“烧”。“烧”
自战国中晚出现以后,其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和语法功能不断增强,到汉初已与“焚”在使用上平分秋,到《史记》时代“烧”已一跃而大大超过了“焚”,尽管在中土书面文献中,东汉以后“焚”的使用仍很活跃,有时甚至超过了“烧”,但这主要是出于文人的仿古。结合《说文解字》等以及口语彩较强的翻译佛经来看,应该说到东汉以后,尤其是南北朝时代的口语中,在表示“焚烧”之义时,“烧”已经代替了“焚”。
关键词:常用词;替代;焚;烧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05)05-0109-05
常用词是与作为训诂学研究对象的疑难词语相对而言的词语。在汉语词汇史领域里,常用词演变史的研究,是系统而深入开展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必要工作,而个案研究又是其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主要讨论“焚、烧”二词的历时替代情况。
“焚、烧”是表示“焚烧”义的一对同义词,《说文·十上·火部》:“焚,烧田也。烧,爇也;爇,烧也。”但在战国中晚以前,表示“焚烧”之义时,主要用“焚”而不用“烧”。具体使用情况可参见下表:诗经周礼仪礼左传论语孟子焚1604012
烧000000注: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专书词典或专书索引,包括:《十三经新索引》(修订版)、《吕氏春秋词典》、《战国策词典》、《淮南子逐字索引》、《史记索引》、《论衡索引》及“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四库全书》、《国学宝典》等数字典籍。
由上表可见,“焚”与“烧”相比,“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烧”在这几部重要文献中几乎未见使用。同时,通过用例可见“焚”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对象可以是莱、牧、人(包括自己)、菊、门、榇、旗帜、宫室、屋舍、库藏、舟船、山泽、巢、玉石、器、地、书等。既可作及物动词带宾语,也可为不及物动词,偶然也可作定语。如:
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周易·旅·上九》)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尚书·夏书·撤征》)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诗经·大雅·云汉》)
收稿日期:2005-06-24
作者简介:王彤伟(1975-),男,陕西城固人,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
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周礼·夏官司马第四》)
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同上)
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之。(《周礼·秋官司寇第五》)
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则死。(同上)
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同上)
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左传·隐公四年》)
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入,及大逵。(《左传·桓公十四年》)
(武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左传·僖公六年》)
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说问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左传·僖公十五年》)
夏,大旱。公欲焚巫%。(《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吕、却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左传·文公三年》)
今楚来讨曰:“女何故称兵于蔡?”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左传·襄公八年》)
子产止之,请为之焚书。子孔不可,曰:“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左传·襄公十年》)
篮球鞋推荐是行也,魏献子属役于韩简子及原寿过,而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宁。(《左传·定公元年》)公侵齐,攻廪丘之郛。主人焚冲,或濡马褐以救之,遂毁之。(《左传·定公八年》)
石乞曰:“焚库弑王,不然不济。”(《左传·哀公十六年》)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篇第十》)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滕文公上》)
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孟子·万章上》)
战国中晚以前,语料统计中尚未见到“烧”,就“焚、烧”二词而言,表示“焚烧”之义时,都是用“焚”而完全不见“烧”。到战国中晚期,《墨子》《庄子》《韩非子》中始见“烧”,用以表“焚烧”之义,不过就使用数量而言,“焚”还占据着优势。
墨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焚66910
烧13175
注:《墨子》中“焚、烧”的出现频率并不符合词语的演变替代规律,其传抄流变值得探讨。
若以使用能力和搭配对象而言,尽管“烧”刚刚出现使用,已同样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为不及物动词,而且其搭配对象也非常丰富,如“板、门、枚木、积泽、刍廥、国都、马、发、炭、草木、屋室”等,显示了强大的竞争生存能力。
若集客穴塞之,以柴涂,令无可烧板也。(《墨子·备城门》)
辉火烧门,县火次之。(同上)
前面之长短,豫蚤接之,令能任涂,足以为堞,善涂亦外,令毋可烧拔也。(同上)
其枚数当隧枚木,不能尽内,即烧之,无令客得而用之。(《墨子·迎敌祠》)
(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庄子·外篇骈拇第八》)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故烧刍廥而中山罪,杀老儒而济阳赏也。(《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左右因微令夜烧刍厩。(同上)
奉炽炉,炭火尽赤红,而炙熟而发不烧,臣之罪三也。(同上)
令民无刈蓝以染,无烧炭,无暴布,门闾无闭,关市无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其,则絷腾驹,班
马正。(《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仲夏》)
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吕氏春秋·季夏纪第六·季夏纪》)
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枝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焚”“烧”连用或对举等形式,初露新词对旧词竞争替代的端倪。
以污其沟池,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牷。(《墨子·天志上》)
至于国邑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吕氏春秋·孟秋纪第七·怀宠》)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突泄一熛,而焚宫烧积。(《吕氏春秋·似顺论第五·处方》)
西汉初期,“烧”的使用频率逐渐赶上了“焚”,语法功能和使用对象也几乎不分上下。新词“烧”对旧词“焚”的替代发展到了公开竞争的时期。
战国策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记汉书论衡焚914217265
烧8141586728
一战举鄢郢,再战烧夷陵。(《战国策·秦三》)
老师节日快乐短句
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战国策·秦四》)
亦置一豭猪,闻皷声皆烧猪尾。《春秋繁露·求雨第七十四》
healthyeatinghabits禁民无刈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门闾无闭,关市无索。(《淮南子·时则训》)夏的偏旁
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淮南子·主术训》)
故未尝灼而不敢握火者,见其有所烧也;未尝伤而不敢握刃者,见其有所害也。(《淮南子·汜论训》)
处尊位者如尸,守官者如祝宰。尸虽能剥狗烧彘,弗为也,弗能无亏;俎豆之列次,黍稷之先后,虽知弗教也,弗能害也。(《淮南子·诠言训》)
夫水势胜火,章华之台烧,以升勺沃而救之,虽涸井而竭池,无奈之何也。(《淮南子·兵略训》)污准而粉其颡,腐鼠在坛,烧熏于宫,入水而憎濡,怀臭而求芳,虽善者弗能为工。(《淮南子·说林训》)
山云蒸,柱础湿;伏苓掘,兔丝死,一家失熛,百家皆烧。(同上)
宋伯姬坐烧而死,《春秋》大之,取其不逾礼而行也。(《淮南子·泰族训》)
今夫祭者,屠割烹杀,剥狗烧豕,调平五味者,庖也。(同上)
中秋祝福语言阖闾伐楚,五战入郢,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宫,昭王奔随,百姓父兄携幼扶老而随之,乃相率而为致勇之寇,皆方命奋臂而为之斗。(同上)
而且,“烧”还引申出“火”义,显示了较“焚”更强的使用能力。
今人放烧,或操火往益之,或接水往救之,两者皆未有功,而怨德相去亦远矣。(《淮南子·说山训》)这一阶段“焚、烧”连用、对举的情况也多有出现,显示了二者进一步激烈竞争的局面。
煎熬焚炙,调齐和之适,以穷荆、吴甘酸之变,焚林而猎,烧燎大木。(《淮南子·本经训》)
兵至其郊,乃令军师曰:“毋伐树木,毋抉坟墓,毋烧五谷,毋焚积聚,毋捕民虏,毋收六畜。”(《淮南子·兵略训》)
齐皆降楚。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史记·高祖本纪》)
中国无事,秦得烧掇焚杅君之国;有事,秦将轻使重币事君之国。(《史记·张仪列传》)
大体而言,“烧”从战国末期出现使用以后,经过一段时期的竞争,很快形成了对“焚”的替代之势。到西汉初期的《史记》中,不但“烧”的使用频率已远远高于“焚”,而且其使用对象不断扩大,同时还出现
了“烧绝栈道”“烧杀纪信”这样“烧+补语+宾语”的新形式。
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史记·项羽本纪》)
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史记·留侯世家》)
来还,至霸昌厩,取火悉烧梁之反辞,但空手来对景帝。(《史记·梁孝王世家》)
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至关中,诛秦王子婴,屠烧咸阳,分天下,立诸侯。(《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前日高后隔异南越,窃疑长沙王谗臣,又遥闻高后尽诛佗宗族,掘烧先人冢,以故自弃,犯长沙边境。(《史记·南越列传》)
所诛灭淮阳甚多,及死,仇家欲烧其尸,尸亡去归葬。(《史记·酷吏列传》)
《汉书》、《论衡》等著作中二词的使用情况与《史记》基本一致,表“焚烧”之义都是多用“烧”而少用“焚”,“烧”之代“焚”已成大势所趋。
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汉书·陈胜项籍传》)
贼杀大臣及汉使者,迫劫万民,伐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丘垄,甚为虐暴。(《汉书·荆燕吴传》)充
将胡巫掘地求偶人,捕蛊及夜祠,视鬼,染污令有处,辄收捕验治,烧铁钳灼,强服之。(《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后昭信病,梦见昭平等以状告去。去曰:“虏乃复见畏我!独可翻烧耳。”掘出尸,皆烧为灰。(《汉书·景十三王传》)
去缚系柱,烧刀灼溃两目,生割两股,销铅灌其口中。(《汉书·景十三王传》)
受赐殿中,出对宾客言:“与我婿饮,大乐!”见其服饰,使人归,欲自烧物。(《汉书·外戚传》)
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论衡·气寿篇》)
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头则须&烧燋,中身则皮肤灼’。临其尸上闻火气,一验也。(《论衡·雷虚篇》)
《说文·火部》中也全用“烧”与其它语词一起构成训释语。如:“焚,烧田也。爇,烧也。然,烧也。炭,烧木馀也。”“烧”作训释词共有此4例,但全然不见用“焚”来训释其它语词,可见东汉时代“烧”已具有了通语的性质。
但是,新旧词语在替换演变时,旧词并不会在新词占优势后马上消失,书面语言中新旧成分往往会拉
锯竞争、并存共现,这种共存现象甚至会长达数百年,有时也会出现旧成分的使用频率高于新成分的情况,即使在笔记类这种语言很通俗的著作中也会如此。同时,由于言文的分化,有的文人出于仿古的习惯有时也会采用旧词。“焚”“烧”二词就正是这样,到南北朝时代的中土文献中,“焚”仍然较为活跃。《世说新语》中“焚”共5见,而“烧”反倒才4见。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世说新语·德行》)
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世说新语·德行》)
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世说新语·言语》)
庾曰:“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世说新语·言语》)
浩感其至性,遂令舁来,为诊脉处方。始服一剂汤,便愈。于是悉焚经方。(《世说新语·术解》)以上为“焚”之用例,以下为“烧”之用例。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并谓不堪用,正令烧除。(《世说新语·捷悟》)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世说新语·排调》)
谢遏年少时,好着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世说新语·假谲》)
元皇初见贺司空,言及吴时事,问:“孙皓烧锯截一贺头,是谁?”司空未得言,元皇自忆曰:“是贺劭。”(《世说新语·纰漏》)
细玩以上《世说新语》中的全部用例,我们发现在对话中“焚”只出现1次,而且属于引用古语,结合《说文》等显示的情况,我们推断:当时实际口语中表示“焚烧”义时应该用的是“烧”,“焚”的使用当出于文人的仿古。
与《世说新语》同时代的口语化较强的翻译佛经,如《央掘魔罗经》中就只有“烧”(共7见)而不见“焚”,从一个方面证实了我们的推断。
尔时彼妇欲心炽盛泣泪念言:彼见断绝不随我意,若不见从要断其命。不使是人更馀婚娶,即以指爪自画其体,弥炽自烧成病。(《央掘魔罗经·卷一》)
譬如有人行至丛林,夜见树上有萤火虫惊怖而还。语城中人言彼林被烧。时有众人俱往视之。见是萤火知非林烧。今汝恶梵亦复如是,唱言我痴,而自欺诳及欺馀人。汝及馀人后自当知是幻积聚。譬如痴人行至丛林见无忧树华,谓呼是火恐怖而归。还入城中告众人言:彼林被烧。众人往见知非是火。汝小蚊蚋亦复如是,汝及馀人后自当知善及不善。(《央掘魔罗经·卷二》)
若诸众生多背诸佛者,闻如来藏则生诽谤。彼诸众生自烧种子。(《央掘魔罗经·卷二》)
譬如放火草中,唯烧中间不烧边际。(《央掘魔罗经·卷四》)
相比较而言,译经的口语彩更强,多用白话词汇,所以可认为此期口语中“烧”已经代替“焚”来表示“焚烧”之义。同时,通过对《大藏经》中汉译佛经的调查,发现早在东汉所译的佛经中就几乎看不见“焚”的使用了,“焚烧”义皆用“烧”表示,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推断。例如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所译的《四十二章经》中就只用“烧”(共2见),而不用“焚”。
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四十二章经》)
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同上)
综上可见,“烧”自战国中晚出现以后,其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和语法功能不断增强,到汉初已与“焚”在使用上平分秋,到《史记》时代“烧”已一跃而大大超过了“焚”,尽管在中土书面文献中,东汉以后“焚”的使用仍很活跃,有时甚至超过了“烧”,但这主要是出于文人的仿古。结合“以今释古”性质的训诂专著《说文解字》等以及口语彩较强的翻译佛经来看,应该说到东汉以后,尤其是南北朝时代的口语中,在表示“焚烧”之义时,“烧”已经代替了“焚”。
(附注:本文写作得到了陕西师范大学郭芹纳教授、复旦大学吴金华教授的指导,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俄罗斯和中国的时差[3]汪维辉.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J].语言研究,1998,(2).
[4]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管锡华.《史记》单音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
[6]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7]王延栋,战国策词典[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李晓光,李波.史记索引(修订版)[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9]李波,李晓光,富金壁.十三经新索引(修订版)[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10]刘殿爵,陈方正.淮南子逐字索引[Z].商务印书馆(台湾),1992.
[11]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词典[Z].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12]张永言.世说新语辞典[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3]程湘清.论衡索引[Z].北京:中华书局,199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