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一章 耳鼻咽喉口腔科发展史
第一章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简史
四六级多少分过线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史的几个历史时期及其发展的主要特点与成就。
2、掌握各历史时期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史的重要史实。
3、通过发展史的学习,提高对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认识,增强学好本门课程的信心。
自学时数感恩老师的小短句 
2~4学时。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历史悠久。本章按五个时期的划分,简介了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的主要史实与成就。
第一节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夏商至秦汉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264年)。
一、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知识的初步积累
病症认识方面。在甲骨文中已有首、面、眉、目、鼻、耳、口、舌、齿及其他部位名称的记载,已知耳听声音,鼻嗅气味的机能,并有龋齿病的记载。在卜辞中有“贞旨自病”、“贞病耳”的记载,以及疾耳、疾自(鼻)、耳鸣、疾言、疾音、疾齿等专用病症名称。西周时代,从《山海经》所见,又出现了聋、嗌痛、哂(咽部噎塞)等病名。春秋战国时代,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所见,已有耳鼻咽喉口腔病症名十多种二十多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这是关于耳聋最早的明确定义。
疾病防治知识。《山海经》中有“文茎,可以已聋”,“雕棠食之已聋”,“旋龟佩之不聋”等记载。针灸的使用较为广泛。导引方面,《导引图》中有“引聋图”,既用于延年益寿,也用于临床。外治法在汉代达到一定水平(参后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约公元前519年~前479年)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扁鹊可谓最早的五官科专科医生。
秦汉时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有数十种是耳鼻咽喉口腔科常用药。《淮南子·汜论训》载:“喉中有病,无碍于息,不可凿也。”表明切开排脓方法在当时已运用于咽
喉科临床。据《汉书》记载,华佗见一病噎者,食不得下,令用蒜薤取汁,服之立吐,是用吐法咽喉疾病的最早记载。
二、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基本理论的萌芽原纱央莉 qvod
《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三月如蛆,蛆者何?曰五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五脏已具,而后生肉。脾生膈,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脑发为窍。五月而成,十月而生。”与此同时,眼、耳、鼻、口、二阴也被作为一个独特的功能系统(九窍)来认识。如《管子·心术》:“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这些论述是《内经》关于脏腑学说和脏腑官窍相关理论的主要基础。
三、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奠基──《内经》
如何设开机密码《内经》对耳司听觉,鼻主嗅觉,以及咽喉口腔的生理功能等,均有明确的认识。如《灵枢·忧恚无言》说:“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
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这些认识在汉代有所发展,如《难经》认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心主嗅,故令鼻知香臭(第41难)。
《内经》从五行学说阐述了官窍与脏腑的关系。认为耳和二阴与肾同属于水,舌与心同属于火,目与肝同属于木,鼻与肺同属于金,口与脾同属于土。《内经》从脏腑学说阐述了官窍与脏腑的关系。认为五官分别受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才得以各司其职。如《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认为官窍与脏腑表里相应,脏腑的病变可产生官窍疾病,或从官窍而反映。《内经》也从经络学说阐述了脏腑与官窍的关系。
《内经》记载的耳鼻咽喉口腔病症名称有近六十个。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的描述,与今之膜迷路积水相似。《素问·气厥论》所谓“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的描述,与今之鼻窦炎相似。《素问·风论》最早论述了鼻麻风。《灵枢·九针》提出了“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的法则,
为历代医家咽喉病所常用。《灵枢·刺节真邪》所谓“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的导引方法,即今之自行咽鼓管吹张法。
四、《伤寒杂病论》对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贡献
辨证论治的首次应用。《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书中涉及到许多耳鼻咽喉口腔病症(证),使得药物内治的辨证论治原则在耳鼻咽喉口腔科中得到相应运用。书中还最早将喉痹从咽痛解释,首次形象描述梅核气一病。
方法的贡献。主要是用药物含服以内外兼治的方法咽喉病,如苦酒汤含服等,为历代医家争相效仿。《金匮要略》中有用皂角末吹鼻、韭汁滴入鼻内、耳内抢救危重病人的治法,可以说是吹鼻法、滴鼻法、滴耳法的最早应用。
有效方剂的贮备。《伤寒杂病论》保存下来的近三百首方剂中,有近五十首方剂至今仍是耳鼻咽喉口腔科处方用药的基础,如桂枝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半夏厚朴汤、甘草汤、桔梗汤等,都是耳鼻咽喉口腔科常用的“经方”。
第二节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奠基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指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公元265~959年)。
一、五官科专科化的形成
春秋末,扁鹊作为最早出现的五官科专科医生和《内经》有关五官科的基本理论,为五官科专科化提供了沿革和理论上的准备。汉代以后,临床医疗经验的积累,使得各科病症名称迅速增多,方法逐渐丰富,出现了大量的方书。如《隋书经藉志》所载医书3953卷,其中医方类约占94%。由此产生了著述中医方归类方法上的五官专科化。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葛洪《肘后备急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眼、耳、鼻、口齿、咽喉各分专卷论述,同时将小儿五官病症亦分专卷论述。所有这些,为五官科专科化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条件。公元624年,唐政府所设太医署,掌管医学教育,学生分为医、针灸、按摩、咒禁四科,其中医科又分为体疗(内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科(五官科)、角法等五个专业。耳目口齿科专业学制四年,每届学生两人。五官科学教育的专科化,是五官科学、也是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病症认识的进步
隋代巢氏《诸病源候论》将耳鼻咽喉口腔科病症和小儿耳鼻咽喉口腔科病症各分专卷论述,载耳鼻咽喉病候130多种。有关病因病理论述以《内经》理论为基础,对后世颇具影响。如第二十九卷耳疼痛候(原文参第三章第八节)提出了耳中痛不治则有可能成痉的危险,即后世所谓黄耳伤寒。在尸咽候中说:“尸咽者,谓腹内尸虫上食人喉咽生疮,其状或痒或痛,如甘之候。”这可能是指咽部结核。在第三十卷中,对喉痹最早从咽喉危重症认识。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在《诸病源候论》论述耳聋、劳聋、耳风聋、久聋、耳鸣等症的基础上,增加了气聋、毒聋、耳聋有脓、耳聋干耵聍不出等病证。王冰在注释《素问》时,提出了“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认识,对后世关于眩晕、耳眩晕病机证治认识影响颇大。
愿亲人在天堂安好唯美句子三、疾病防治的进步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充实和发展了针灸学在耳鼻咽喉口腔科的内容。如第二十卷对耳鼻咽喉病的针灸用穴达64个。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了耳道、气道、食道异物及多种处理方法。拔牙术、唇裂修补术业已开展。如《晋书·温峤传》载:“峤(公元288~329)先有齿疾,至是拔之。”《晋书·魏詠之传》载:“魏詠之,生而兔缺,年十八,闻荆
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诸病源候论》记载了不少耳鼻咽喉口腔科的导引法,为历代医家常为引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大量关于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内治、外治、针灸、砭法、导引、食疗等方法,尤以外治为多。如外治剂型与给药方式均有多种,特别是对脓耳的外治认为要先用纸拭净脓液再外用药,并首载咽喉烙法。对耳鼻咽喉病症的针灸用穴达到130多个。在药物方面,唐政府组织编纂的《新修本草》在《千金翼方》的基础上,列录喉痹痛、鲠、齿痛、鼻衄、鼻齆、耳聋、鼻息肉、声音嘶哑等症通用药65种,并载有用汞合金镶牙、补牙。王涛《外台秘要》收载治耳鼻咽喉口腔病方药300多首。在口腔病防治方面,自唐代以来,揩齿已经相当普遍,如《外台秘要》载“升麻揩齿方: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公元930年以前,已具备了基本与现代相同的马尾植毛牙刷。
第三节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一、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的一般概况
解剖生理学进展。宋代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明确地提出了咽为胃之系,喉为肺之系的认识,对后世关于咽喉生理病理学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进一步阐述了会厌与喉在生理上相互配合的作用。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指出:“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对声音与脏腑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病症认识进展。宋代陈无择《三因方》将“三因学说”运用于耳鼻咽喉口腔科学领域。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最早描述了单纯性慢性鼻炎的症状特点。张从正《儒门事亲》最早对乳蛾病因病机及其病状进行了描述。南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承前启后地提出了耳病归咎于心肾,鼻病归咎于肺,咽喉病归咎于肺胃的观点。
疾病防治进展。据《梦溪笔谈》载:“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入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听讼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伸。”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在11世纪中叶就有了类似人工喉问世。据《粟香随笔》载:放翁(陆游,公元1125~1210)诗云:“染须种齿笑人痴”,自注:“近闻有以补种堕齿为业者”,是关于牙齿种植的记载。赵佶《圣济总录》第一百二十二卷载“咽喉生痈......善用针者,辨其可刺,宜速破之,仍施以点饵之剂。”窦材《扁
鹊心书》及党永年《神秘名医录》均载有用切开法咽喉痈肿的案例。《儒门事亲》第七卷中首载了用器械取出咽喉异物的方法。《冯氏集验方》有应用压迫颈外动脉以止鼻衄的记载。另外,宋代朝廷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搜集耳鼻咽喉内外治方有3卷,连同散见于其他各卷者载方近900首,《圣济总录》载有耳鼻咽喉口齿科内容12卷。
学科分类进展。宋代的医学教育分为9科,眼科从耳目口齿科中分化出去,设立了口齿兼咽喉科,每届学生10人。元代又分为13科,并将口齿与咽喉分开,各自独立成科。
二、金元四大家在耳鼻咽喉口腔科学领域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
刘完素(约公元1120~1200年):论述了耳鸣、耳聋、眩晕、鼻衄、鼽、嚏、鼻窒、鼻渊、疠风(包括鼻部麻风)、喉痹、咽喉不利、暴瘖、口糜等十多个病症。刘氏最早从风火为患精辟地阐述了《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病机,对后世关于耳眩晕的认识影响颇大;阐述和充实了《内经》关于鼻窒火热致病的病机认识及鼻窒的临床特点,以及《内经》关于鼻鼽因火热致病的认识(原文分别参见第四章第五节、第七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假令耳聋者肾也,何谓治肺?肺主声。鼻塞者肺也,何谓治心?心主臭。” 这种“耳聋治肺”、“鼻塞治心”的学术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车站一瞥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首创“喉痹皆属于火”的观点,有关治法为后世医家所重视。他把喉痹作为一种发病急速、病情较重的独立疾病,又将咽喉口齿疾病皆纳入喉痹范畴,使喉痹具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