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观和知行合一解读
从台湾高雄燃气爆炸事件谈企业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小组成员(按姓名英文字母排序):
陈炳强、赖明华、李志强、马泳宇、孙仲潍、游向前、余非
2014年7月31日晚,台湾高雄市前镇区有什么适合创业的发生因石化气泄漏而引发的爆炸。气爆造成当地供电、通讯、自来水天然气系统严重受损,并造成数万职业发展方向怎么写户停电、停气、停水、停话,近百所学校停课。据最新报道,事件已造成32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此次惨痛事故的责任仍未完全厘清。初步判定祸首疑为李长荣化工(荣化)输送丙烯时虽发现管线压力异常,却未及时报案示警,以致丙烯大量外泄酿成惨剧。截至2014年8月29日,已有李长荣化工及华运仓储共九人业务过失致死和公共危险罪嫌列为被告。高雄市政府也有三人因涉嫌业务过失致死而列为被告。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李长荣化工因为此次事件已经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李长荣化工于8月5日宣布自6日起停工四天。高雄市政府于8日勒令荣化大社聚丙烯厂停工,该厂每天要损失5100万新台币的营收李长荣化工与美国科腾高性能聚合物的合并交易也宣告破裂。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在这起事件中,涉事企业荣化等其实非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也在社会公益和教育事业等方面做出过很好的行动和表率。但因何仍会成为爆炸事件的重要责任方,不得不让人深思:企业领导该如何在策划管理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同时,探索发展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先进企业文化,树立既符合高尚的社会道德和商业道德又为企业和成员都接受共享的价值观,并且建立有效机制让所有成员都能理解和接受,即使在压力困境下都能自觉坚持这些价值观而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维护企业与社会的根本和长远利益,而不会面对压力时不知所措或逃避责任,甚至采取损人利己的错误行动危害社会,令企业毁于一旦?
什么是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从字面意思而言,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感恩节的句子,在实践中,这一名词有着更深远的维度和更现实的存在意义。探讨高雄燃气爆炸事件对于企业价值的启示,那我们首先就得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的价值观。
对于价值观的研究和讨论由来已久,但对于企业价值观的研究则为时不长。20世纪80年代,
管理学家彼得斯沃特曼提出,企业总裁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塑造和维持整个组织的价值共识。而且他们强调指出,“事实上,如果一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很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美国学者在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在《西方企业文化》一书中指出: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那些公司来说,共同价值观决定了公司的基本特征,使其与众不同。同样,这些共同价值观创造出公司员工的实质意义,使他们感受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在高级管理者的心目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它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
怎样下载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社会学家菲利普·塞尔兹尼克说:“一个组织的建立,是靠决策者对价值观念的执着,也就是决策者在决定企业的性质、特殊目标、经营方式和时所做的选择。通常这些价值观并没有形成文字,也可能不是有意形成的。不论如何,组织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推动、保护这些价值,若是只注意守成,那是会失败的。总之,组织的生存,其实就是价值观的维系,以及大家对价值观的认同。
从这些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通过长期积淀、培育,使某些信念和目标成为员工共同秉持的价值观,进而引导和决定企业的行为模式、发展战略、精神文化等,从长远来看,企业价值观甚至可以决定企业所能够走到的高度。
美国知名演讲人及商务顾问加里·胡佛曾在《愿景》一书中追问,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有的企业可以伟大而持久胡佛的研究发现,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将洞察力与策略相结合,描绘出了独一无二的企业愿景。愿景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企业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
他在书中强调了愿景的凝聚作用,“我们是有些不同,我们来到这个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唯一让我们来这个地方工作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以及愿景的激励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以及这个企业的目标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对于那些最优秀的人们,这些人能在你的企业做得非常出,这种趋势在未来会进一步发展。总之,如果人们相信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值得的,如果他们相信能够通过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完成一些他们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即一些他们独自无法做成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更有动力。”
企业价值观一旦建立,就将成为企业所有员工的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许多企业家也认为,决定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不是管理机制,不是创新能力,甚至也不是资本积累,而是企业价值观。美国eBay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在自传《价值观的力量》中说,“如果eBay是家没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原则的公司,对网络社区及成员只是加以利用的话,我们绝不会取得成功。
如何建立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曾这样定义现代公司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赚钱做生意的组织,而且是一个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社会组织……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是生产足够的盈余……没有盈余就等于在窃取公共财富……也会严重地损害真正的生产资源,即人的组织,损害它的精神、它的贡献、它的士气、它的管理人员自信心、以及它对企业的认同感”。但同时我们通过大量的事实也可以得知,只顾盈利、无视道德的领导层肯定是管理不好企业的。
《基业常青》的作者之一吉姆·柯林斯研究了美国700多家优秀企业得出的结论是:高瞻远瞩的公司首先就是有一套核心价值观。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做一个造钟的人,而不是一个报
时者,也就是说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为组织确立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而且,在台湾高雄燃气爆炸事件中,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有着相对完善、健全的企业价值观的大型公司,仍然有可能因为员工的一次错误行为付出巨大代价甚至倾覆的危险,这更加证明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性。那么,企业该如何建立起适合自己、有益社会的价值观?
在创立企业的价值观之前,企业需要回答这样的一些问题:公司的使命和最终目标是什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是顾客第一还是股东第一?是注重技术还是注重市场? 是重视长期利益还是看重短期利益?当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或选择之后,企业也就能基本确定自己的价值观了。
由于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不一样,企业家从小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经历不一样,团队的组成不一样,遇到的管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关键成功因素,自然会出现不同的管理价值观。所以也不可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即使是文字表现一致的价值观,在诠释自己和运用时也会表现出不同来。比如德国学者、教授休·戴维森(Hugh Davidsin)就发现,在非盈利性组织中,基于道德方面的价值观用语比较多,在企业里,描述绩效的价值观要比道德价值观多一些。
但是总体来看,一个企业建立自己的价值观需要三个基础条件,一是得到全体员工认同;二是全体员工愿意信奉这一信念并朝目标进发;三是全体员工都能够认识到这一信念的意义,并为之激发潜能和作出牺牲。
加里·胡佛曾在《愿景》中说:“我认为,一个成功企业的愿景有4个主要特点。我曾经研究过许多公司以及许多非营利性组织。我发现有些企业只依靠其中的3个特点能够获得成功,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只依靠其中的两个特点就能够获得成功。但是一个出企业的愿景应该同时具备这四个特点:清晰(Clear)、持久(Consistent)、独特(Unique)、服务(Serving)。”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可以分成七个阶段或层面,清晰简化、笃信而诺、布道力行、共享践行、品牌体现、持续提升。此处要强调几个方面:企业价值观的建立虽然是个系统工程,但其核心部分必须是简单的。因为只有简单的才能更清晰地传达和对照执行,才能高效率地统一,越简单越有效;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对企业的价值观深信不疑并身体力行;为提升企业的整合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致力于内部认知认同和外部认知认同的协调统一,基本达到员工信奉的核心价值观、客户认同的价值观、品牌所倡导的价值主张的融合和统一;企业价值观的建立应该合理选择时机,笼统的建立一个价
商细蕊原型
值观不一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企业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必须有适应那个阶段特点的价值观去实现那一个阶段的历史使命。
在企业价值观刚刚建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消除变动带来的压力。尽管经营变革前企业必需做好各种资源的评估,但由于企业文化的存在,不同个体对经营变革的结果接纳性及风险意识不同,态度也就不同。这些压力可能来源于几个方面:股东、领导层、员工、顾客及社会各因素,这些都可能是企业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对企业价值观的全新建立进行抵制的原因很多,变革开始往往让企业成员在观念上无所适从,文化惯性使他们怀疑变革的真实性,既得利益者更加会在非正式场合散播变革的不利因素。
曾提出所谓战略意图(strategy intent)的是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共同愿景(share dvision)彼得·圣吉以及提出愿景型企业(visionary company)柯林斯与波拉斯这些学者在从IBM、冰箱除臭剂英特尔、惠普、索尼等长期获得成功的公司的成功原因的总结中发现,保持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的不变,同时又使目标、战略和行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企业不断自我更新,长期取得优秀业绩的重要动力来源。
可以说,企业价值观内化则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外化则成为竞争力、战斗力,是企
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各种经营活动所必须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此,企业价值观的建立也值得所有企业的领导者殚精竭虑以力求完美。
怎么确保企业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企业价值观的贯彻当然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是,一套合理制度的建立应该是最重要的保障,没有适合于企业的制度的建立,很难保证企业最终价值的实现。当今社会,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就更应该思考如何建立合理的制度,让企业的每一个个体都在体制下公平的发展,不忘初心,共同实现企业的最终愿景。
在台湾高雄燃气爆炸事件中,荣化等涉事企业据了解其实非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也在社会公益和教育事业等方面做出过很好的行动和表率,这些都证明涉事企业其实是有比较科学的企业价值观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在惨剧发生时荣化却茫然无助,如同一个毫无价值观的企业一样孤独无措?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