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经济世界: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新兴工业化国家: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品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所有新兴民族国家。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速度很高。
第二,生产率快速增长。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如何开通网银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
花瓣飘落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开始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第六,现代经济增长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
上述六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在这些相互联系的增长特征中有一个共同纽带,即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它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特殊内容。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1)托达罗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广为流行。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
其中有三个基本方面或者核心观念:
首先,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
其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一种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尊严的感觉,一种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他人实现其目的工具的感觉。
最后,发展的含义中还应包括自由的概念。按照这种观点,发展是改进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其目标是满足基本需要、提高人类尊严、扩大选择自由。
(2)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由于增加投资而增加了产量,同时还包括更高的生产效率。经济发展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发展=从u盘启动增长+···”。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增长仍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长是发展的前提。
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
这是在2000年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协商产生的,包括中国在内的189感恩妈妈暖心短句唯美个国家承诺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的贫困水平降低一半。该目标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到2015年,使每日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人口比率减少一半,使饥饿的人口比率减少一半。
第二,普及初等教育。到2015年,保证世界各地的男孩和女孩都能完成小学教育。
第三,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力争在2005年以前,消除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歧视。在2015年前,消除各级教育层次上的性别歧视。
第四,降低儿童死亡率。到2015年,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2/3。
第五,改善母亲健康。到2015年,使孕产妇死亡率降低3/4。
第六,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到2015年,阻止艾滋病、疟疾和其他主要疾病的传播。
第七,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各项政策和规划,扭转环境资源的损失。
第八,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稳定而非歧视
性的贸易和金融体系。
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也就是创新。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或掠取了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4.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概述各个阶段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从时间上看是20世纪40—50年代,上限是1943年,下限至1960年。在这一阶段,结构主义学派是发展经济学的主流。
发展经济学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论点有这样三个: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化论。
①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②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③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网名特殊符号漂亮的2)20世纪自考本科可以考研吗60—70年代是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古典主义重新得势,但结构主义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激进主义者也加人论战,与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三分天下。
①新古典主义的复兴。
新古典主义的复兴首先表现为对经济计划化和市场作用的重新评价上。经济学家对计划化的批评增加,市场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再度受到重视。其次,新古典主义的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各种研究领域,新古典主义理论和方法都占据了重要地位。
②激进主义的兴起。
激进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发达国家位于中心,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外围的资本主义模式是中心国家通过殖民统治或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强加于
外围国家的,因此外围处于中心的支配控制之下,外围的经济也受制于中心国家。
以中心—外围论为基点,激进经济学家提出了依附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状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
(3)第三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阶段。这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发展经济学死而不僵。新古典主义成为发展经济学的新正统。随着新古典主义的复兴,一部分经济学家更是将发展经济学视为正统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或派生形式。发展经济学逐渐走向衰落。
5.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中国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直接联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统筹兼顾,是指在发展中强调统筹性和协调性,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并使城乡经济、居民收入分配以及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认识我国基本国情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1.什么是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即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计算。广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
它包含着结构变迁。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区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1)直接因素是指资源投入数量和资源使用效率。
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本常常成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巨大难题。自然资源的贫乏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约束作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重要的作用。
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另一直接因素。
(2)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
最重要的有两类:一是技术,二是制度。技术直接影响着资源使用效率。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3.你怎样理解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起飞、成熟、大众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
在罗斯托的六个阶段中,与当前发展中国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前面三个,即传统社会、起飞的前提和起飞。起飞是罗斯托模式的中心概念,是社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变。在这一阶段,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规模达到一个关键水平,从而引起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经济和该经济所属的社会的大规模和累进式的结构性转变。
起飞阶段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折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作用,它强调了资本和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除此以外,它还特别强调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甚至把制度作为决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丹尼森的增长核算研究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1)丹尼森研究表明,劳动则成为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其次才是知识增进,第三是资本投入,第四是规模经济,第五是资源配置的改善。丹尼森特别强调知识增进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增进是长期内真实的生产率提高的基本因素。
(2)丹尼森认为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产率这两大类增长因素在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中,所具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
(3)丹尼森分析得出了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要素投入量所做的贡献的结论。他把各项增长因素的贡献分成两组:一组是“过渡性”因素;另一组叫“持续性”因素。过渡性因素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资源配置的改善就属于过渡性因素。
4.中国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意义?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即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中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多都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包括:
(1)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中国目前的资源问题包括人均资源占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尽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依然较低。加剧资源紧缺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生态资源的极大破坏。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增长的瓶颈。
(2)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