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工匠(13)酉阳唯一能够用土法织丝绸的老艺人
丝绸工匠(13)酉阳唯一能够用土法织丝绸的老艺人
编者按
为了弘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宗旨,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引领全县各行各业心无旁骛,精益求精,创造一流技术、产品和业绩,推进酉阳经济社会更好发展,近日,酉阳报社发布“寻匠令”,寻“酉阳工匠”。即日起,酉名堂将陆续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酉阳工匠”,敬请关注!祝中秋节快乐的短信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汉乐府《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前在家中织布的情景。
然而,在浪坪乡评议村6组的一栋古老木屋里,端坐在一台老式木质织布机前纺织丝绸的,不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而是一位70多岁的苗族老汉。
他身着中山装,戴着老花镜,脚穿胶鞋。只见他手脚并用,配合灵巧,伴随着梭子左右往来的每一次“啪嗒”声,手中的竹块迅速穿过经线,将刚穿过丝线扎实撞击,纬线就密密实实地穿在了经线上。如此往复,丝丝累积,一匹黄的绸缎就呈现在你眼前。
伊奘诺尊——这位老人就是酉阳目前唯一能够用土法织绸的老艺人胡世良。
祖传工艺
老织布机背面
胡世良介绍,胡家祖上家底雄厚,家中有纺织厂,并开设染坊,能织土布和丝绸,还会裁剪。祖上非常重视教育,家中办有私塾。其曾祖胡洪永读书甚多,后考取秀才,开办私塾,门生众多,家中累积巨资,广置田产,因而富甲一方。
至其祖父胡天纪当家时,因其沉迷赌博,加上一年内其曾祖父、曾祖母、祖父、叔祖、孃孃及两个长工相继去世,家道由此中落。
胡世良的父亲胡子贵天生聪慧,从小在家耳濡目染织染裁剪技艺,6岁便成为家中抽丝、染、织绸、裁剪的顶梁柱,12岁就出堂卖艺,成为当地名人。
1952年,胡子贵不再从事织染裁剪。由此一停,这台有100多年历史的织布机梭子就停摆了24年。
精通织染
胡世良妻子任卫珍捧着一捆黄的蚕丝,笑容满面
满箱华贵的黄丝绸
未染的生丝
用生丝织成的夹绸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不让丝绸织染裁剪失传,胡世良拜已经耄耋之年的堂祖父胡天年为师,学习手艺。
胡世良介绍,自己以前学的是“半边艺”(只会部分手艺),对抽丝、染、织绸都在行,唯独不懂裁剪,通过师傅悉心传授,自己潜心学习,他能裁剪出各式各样的丝绸织品。
卫生许可证办理流程“除了买蚕茧,40年来我几乎天天都与这台老织布机打交道。”他说,以前,织出的丝绸价格很低,现在价格高,买的人多,但算来还是不划算,何况年龄大了,力不从心了。
工序繁复
双十一预售和双十一当天哪个优惠大
纺车、罗床和蚕丝
古老的纺车
老人把蚕丝放上罗床
胡世良介绍了什么是纺车、罗床、撑丝杆、瓶子(锭子)、织机、梭子、滚笼等纺织器材及部件。他还打开箱子,取出了抽好的生丝、染好的黄丝,织好的黄缎和夹纱长衫,并现场表演了用纺车、罗床、撑丝杆将蚕丝绕到瓶子(锭子)上的过程
将丝穿上撑杆
上丝
他告诉记者,从蚕茧到丝绸织物,工序非常复杂。选取上好蚕茧,抽丝、染丝、圈筒,然后再牵绸、梳绸,接着是剪纵、圈钰,最后才是织绸和制衣。
上纵
紧纵
贴绸
压头
老人织好一匹绸子,折叠着要把它剪下来
怪盗基德令人惊异的空中漫步压绸
学生会工作计划书裹绸
捆绸
“最难的是取丝和牵绸。”他说,取丝每天煮5锅,每锅15斤,踩茧每锅至少230下,脚烫得不得了,只要停下来,脚至少要肿上3天。
“牵绸也难,每个茧丝长一丈三尺五,要先好头,再抽,抽了一个再抽第二个,把这些丝连接起来,如果眼力不好,非常麻烦。”他说,全靠妻子任卫珍和放假回家的孙子们给自己打下手,不然,无论如何都忙不过来。
难以传承
老人摇着纺车,满心喜悦
装在碗里的锭子和眼镜
胡世良介绍,他每年能够织出40匹绸缎,制成绸衣后,价格800元到4500元人民币不等。他就是全靠织绸,给三个孙子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的。
他说,自己命很苦,大儿子20多年前外出务工音讯杳无,二儿子结婚后几年因车祸去世;媳妇们都再嫁远走他乡。
在政府支持和好心人帮助下,再加上自己织丝绸,大孙子胡丛军已经攻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二孙子去年刚考取陕西师大,第三个孙子胡丛飞不愿继承爷爷的手艺,中职毕业后已外出务工了。
他希望今年孙子们回家过年时,一家人开个家庭会,让务工的小孙子胡丛飞接下自己的衣钵,免得让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失传。
他更希望能够得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将这项濒临失传的手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