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资源管理(DOC 29页)_化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第四章  土壤资源管理
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同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耕地面积是1.3亿hm 2,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数的47%,位居全球第113位。可见,我国是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紧
缺的国家,且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只有800多万hm 2。另一方面,现有耕地中生产力水平不是很高,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3,部分土壤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加重。因此,改良培肥土壤,合理利用好每一块耕地,珍惜土壤资源,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节 我国土壤资源分布
高跟鞋搭配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及地理复杂,山地多平原少。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大,由东至西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导致了水热条件的不同组合及错综复杂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土壤特点,从而决定了我国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我国土壤的分布规律
土壤是在母质、气候、地形、植被、时间、人为因素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由于各地的
自然条件不同,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形态特征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出现了有着地域
特点的土壤分布。
(一)我国土壤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势分布
我国地势总体分布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从东南到西北,海拔高度依次升高,可分为三个阶梯: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之东,是最低的一个阶梯,海拔200 m 以下的平原和
500 m丘陵面积占绝大部分,我国的三大平原就分布在这个阶梯;第二个阶梯是广阔的高原和盆地,海拔在1000 m ~2000 m,如从大兴安岭经太行山至豫、皖西部山地至湘桂西部划一线,分全国为东西两半部,其西半部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气候和农业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最高的一级是位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 m以上,是我国高原面积最宽广的地区,属高寒地带。由于各地海拔高差大,南北跨度大,热量差异就很大,土壤性质也独具特点。
2.气候带分布
我国气候热量带分布见表4-1。
表4-1 我国气候热量带分布情况
血脂高不能吃什么KJ/cm2~669KJ/m2,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419 KJ/cm2~502 KJ/cm2。
我国东部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500 mm ~2400mm ,雨热同期,70%~80%的降雨量集中在植物活跃生长的夏季,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西北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该地区为我国的主要草原牧区,虽具备了较好的光热条件,但由于水分奇缺,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一般年降雨量250 mm ~400 mm的半干旱地区,在无灌溉条件下可种植一季旱地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容易引起土壤风蚀、沙漠化,年降雨量在250 mm以下的干旱地区,除局部山区有高山雪水、洪水或雨水的山前平原可以灌溉外,绝大多数地区是依靠地下水灌溉,可以说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生产。
3.植被土壤带分布
我国的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草原、草甸、荒漠等。在气候背景下,将植被、土壤综合考虑,全国可分为三大地带:一是东部森林土壤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地区;二是西北森林草原土壤带,主要包括秦岭山区、祁连山脉、天山及阿勒泰山区等;三是青藏高原植被土壤带,主要包括青海、西藏高原等地区。
(二)我国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在地理上的分布,一方面是与生物气候条件相适应的水平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又与地方性的母质、地形、水文、人为改造相适应的区域性
布规律。
1.土壤水平分布规律
靠边停车
土壤水平分布规律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是指土壤带与纬度基本
平行的土壤分布规律性。它的形成与热量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有关,地带性土类大致与纬度平行,呈带状分布,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逐渐更替;经度地带性指土壤带与经度基本平行的土壤分布规律性。呈南北延伸,自东向西逐渐更替。我国
要土类的水平分布情况见图4-1。
2077加点
2.土壤垂直分布规律
一般说,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因山体所处的气候带和山体的高度而有差异,例如:位于热带的五指山,其土壤垂直带从下往上依次为:砖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
山地土壤,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土壤也呈带状变化(变化规律同水平地带性由北而南)。 再如从汶川映秀——卧龙——四姑娘山顶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黄壤 (800m ~1500m)→黄棕壤 [1500m ~1800m]→棕壤 [1800m ~3000m]→暗棕壤 [3000m ~3400m] →棕针叶林土 [3400m ~3800m]→亚高山草甸土 (3800m ~4200m)→高山草甸土 [4200 m ~4400m] →高山寒漠土 (4400 m ~5000m)。
3.土壤区域分布规律
在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基础上,在中小地形上,由于母质、水文地质和人为改造地形等原因而呈现土壤分布的区域性规律,其土壤类型有别于地带性土壤类型。同一土类可镶嵌分布在不同土壤带之中,例如草甸土是一种受地下水影响而发育的区域性分布的土类,它可能分布在棕壤地带,也可能分布在褐土及其它土类分布的地带;水稻土是长期水耕熟化条
高尔夫教程
件下形成的区域性分布的土类,它分布在全国各地。
(三)我国土壤的分类
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在系统认识土壤的基础上,将客观存在的
不同土壤,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分类系统,进行划分归类。土壤
分类的目的在于阐明土壤在各种成土因素的影响下
发生发展的规律;指出各种土壤发育演变的主导过程和次要过程;揭示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剖面特征和土壤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
1.土壤分类的级别
王宝强演过的电视剧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分为七级,见表4-2。
2.我国土壤分类系统
现行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修订方案,1995)是中国分类土壤分类系统中的高级分类,。它将我国土壤分为14个土纲、141个土类。尽管该系统是在中国土壤分类系统(首次方案,1992)的基础上提出的,但比较习惯且实用的仍是首次方案(表4―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