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基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江南六大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夫妻间最平凡感人的话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周庄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开始相继被保护开发。随着旅游开发工程的推进,水乡古镇独特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使其成为了华东旅游线路上不可或缺的旅游目的地。但过度商业化、游客量过载、无序开发、重开发轻保护等问题不断。本文通过对江南六大古镇旅游开发状况的分析对比,提出要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遗产保护提到首要位置,所有旅游开发行为必须是在对遗产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而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及开发商应该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境区空间、“部分空心化”策略、提高开发修缮技术、控制商业化行为等措施加以纠正及规范。
二、主题
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内外古镇旅游开发的一些文章和书本,其中以江南六大古镇的内容为主。在此,根据参考的内
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
一、关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概念和观点
拽怎么读1.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遗产, 就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比,它首要的特性是有形性。而这样有形的遗产又极易受到损毁,所以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而其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也决定了它的稀有性和增值性。与此同时,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信仰等价值取向,使其区别于一般旅游资源。梁薇在她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及其管理模式研究》中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她指出,物质遗产除了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在经济开发过程中的不可复原性、在世界和国家范围内的独一无二性等经济特点以外,还具有有社会、文化、精神、信仰等多种价值取向,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物质文化遗产有别于一般性的物质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一晃就老了
力组词2. 物质文化遗产一旦遭到破坏, 就无法回到历史的真实面目, 从而决定了其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也决定了它的稀有性和增值性。张燕在
《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以甘肃省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例》一文中谈及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特性,同时也以甘肃省为例,指出了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过程当中的危机和问题,其中问题主要集中于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张燕提出了解决物质文化遗产尴尬境遇的途径:加强相关法制
入秋文案建设、资金投入和创新开发等。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须在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保证它的完整性与原真性,这样才能够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江南六大古镇开发问题和可持续开发的相关观点
1.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而古镇作为历史遗留的遗产地,通过旅游开发彰显其遗产的价值并以此获得经济支持。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不应该对立,割裂,两者之间和谐的存在就会实现双赢。熊侠仙,张松,周俭在《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甪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一文分析了江南三古镇的旅游开发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就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他们认为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遗产地则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旅游和遗产地这种文化上的天然联系,决定了两者必须有效地结合。发展旅游是弘扬遗产地价值并为保护遗产地提供经济支撑的重要途径,而利用遗产地则是发展旅游的一个重要资源渠道,两者不应该对立,而应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针对现阶段六大古镇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问题,一些专家认为它们的存在与出现虽然不足为奇,但是仍旧不可忽视,当务之急是要避免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继续旅游性的破坏,唤醒开发商以及原住居民的遗产保护意识。譬如,江五七和陈豫在《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一
文指出,为了让江南水乡古镇传统遗韵流芳百世,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一些保护方略,在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古镇的文化品位基础上,寻求传统与商业的最佳契合点,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培养古城可持续发展理念,长久维护古镇的水乡风貌。
3.一些专家认为,江南六大古镇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各自的发展脚步,致使同质性竞争激烈。但是地理位置的接近又为它们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对于古镇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道路,于六大古镇来说,区域合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陶伟、戴光全所撰写的《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一文以苏南三个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为例,以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吸引力为目标,提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 (C2C 模式),试图对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作一探讨。文章分析了竞合模式的内涵及其实施条件,并在论证苏南三镇实施竞合模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实施竞合模式的三大战略。
4. 针对古镇旅游发展中商业化现象愈演愈烈的问题,保继刚,苏晓波在《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一文以丽江和周庄为例,主要研究的是商业化对历史古镇的影响。他们认为对于历史城镇的商业功能转换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论文运用城市地租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对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进行动态的分析,结论是在缺乏外来预见性的干预下,旅游商业化出现在历史城镇中不可避免。
5.一些专家就可持续旅游的科学发展观进行研究,可持续旅游旨在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来实现代间和代际的利益共享的公平性。周彬、董杰在《可持续旅游在快速发展期旅游地的实现途径探讨——以周庄古镇为例》一文从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出发,以处在快速发展期的旅游地周庄古镇为例,在深入分析了旅游业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他们认为可持续旅游能够在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充分协调旅游环境、旅游者、社区以及旅游投资与管理者之间的长远关系,并从资源管理的生态整体性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异质性以及旅游者的教育、心理和生理需求的透视角度重新审视了旅游业的发展。
6.对于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专家们认为他们是相互依存,不可割裂的。林茂在《论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一文中展开了对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初步研究。他们分析了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对象、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的价值;探讨了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阐述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功能和内容、原则及其现阶段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通过总结两者间的诸多矛盾冲突,提出了解决矛盾冲突的应对策略。
三、总结
我国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已经走过二十多个年头,虽然发展模式还不是非常成熟,但是以六大古镇为
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还是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绩单。江南水乡古镇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组合见长,又经过亘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是继承了江南地区的景观文化特征的珍贵历史遗产。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而古镇作为历史遗留的遗产地,通过旅游开发彰显其遗产的价值并以此获得经济支持。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不应该对立,割裂,两者之间和谐的存在就会实现双赢,相信沿着保护性开发之路发展的六大古镇旅游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梁薇.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及其管理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7):63-65
ios13.1[2]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甪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6):61-63
[3]张燕.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以甘肃省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例[A].王慧军.河北农业科学[C].河北:河北农林科学院,2007:121-123.
[4]陶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J].人文地理,2002(4):29-33
[5]何仲禹.旅游开发对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影响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50-55
[6]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3):427-436
[7]林茂.论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D].四川:四川大学,2006:23-25
[8]江五七,陈豫.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研究,2003(8):178-180
[9]周彬,董杰等.可持续旅游在快速发展期旅游地的实现途径探讨——以周庄古镇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28-32
[10]阮仪三,肖建莉. 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规划,2003(6):86-9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