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法分析中的变换分析法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中的变换分析法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2)句法多义时
1.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在分析这句话的时候,层次分析法,虽然可以划分出句子的层次,但是不能解决其中语义方面的问题,所以就无法分析出其中的歧义。而使用变换分析法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变换成两种句式:
a、他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b、通知他的人还没有来。 这样的话,句子的两个意思就分别出来了,也就解决了歧义。这里是将主语补充完整,运用了添加的方法。
二、变换的方式方法 综合例子我们知道变换分析法主要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几种方法来考察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联系的。
搞笑个性签名超拽1.移位 变换中最常用的就是移位,例如运用移位的方法可说明动量词和名词之间存在修饰关系。 例如:
买了五本书 进了一次城 《现代汉语语法学》中说只能这么切分,认为动量词不具有修饰名词的功能。而朱先生在《语法讲义》中运用移位的变换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
A进了一趟城B一趟城也没进(《语法讲义》) A式可以变换成B式, 一趟城 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移到句首的,可见它是句法单位。因此,虽然从意义上来看, 一趟、一次 都是表示动作的次数的,可是从结构上说,却是修饰后边的名词的。所以也可以得出,有的动量词也可以修饰名词。
添加 变换分析,有时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运用添加的方法可辨析结构层次相同的句式。例如:
A我自己明白。 B我自己修理。 (《语法讲义》) B句可在 我 和 自己 之间插入 会、能 等助动词或 不 等副词,如:
我会自己修理。 我能自己修理。 我不自己修理。 而A句则不可以,要插的话,只能在 自己 后头。原因在于A句中 我自己 结合得紧密,而B句中的主语是 我 ,谓语是 自己修理 ,主谓结构之间没有那么紧密,因此在主语 我 后可插入某些助动词和副词。这样,这两种结构相同的句式就辨别了出来。
3.删除 变换,有时要添加,有时又要删除部分结构,运用删除的方法可以分化同形结构。 朱先生在书中列出了一些 的 字结构做定语的偏正结构,例如:
A开车的技术 走路的样子(《语法讲义》) 还有另外一类 的 字结构做定语的偏正结构:
B开车的人 走路的学生 B中的结构后面都是人,都可以把 的 后的中心语删除,只说 开车的、走路的 ,其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而同样是 的 字结构做定语的偏正结构,A式如果把 的 后的中心名词语删除,则不能表明原来的意思,可见这类结构不是同位性的偏正结构,和A类就区分了出来。
4.替换 替换,也是变换中常用的方法,运用替换的方法可以分化同形句式。朱先生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A 脸跟纸一样 B 这枝铅笔跟那枝一样(《语法讲义》) 从形式上看,A、B都是 跟 一样 的句式,无法分别,但通过替换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 A组中的 跟 都能换成动词 像 , 一样 都能换成 似的 。 替换得到:
C脸象纸似的 而B式不能这样替换,因而,A、B两组同形但是不一样,A组说明类似,
是比喻句,B组是实际的比较,两物相同。
5.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变换 我们在实际复杂的语言现象中,往往不是单一运用哪一种手段,更多的是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分析方法综合来进行分析的。
三、变换分析法的原则 变换分析法在运用中还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就变换分析法本身来说,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交换不是一个句子的交换,而是一种句式的交换;二是交换句式与原句式语义结构必须关系相同,变换关系的根本特点是变换前后句子的基本语义结构维持不变,所以在变换分析中有两条总的理论原则,一是同一性原则,一是平行性原则。这些原则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证明的,具体说来:
(1) 变换要形成一个矩阵;
(2)左边作为原句式的一系列例子,形式、语法意义必须一致;
(3)右边的作为变换式的一系列例子,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必须一致;
关于亲情的高中作文祖尔格拉布攻略
(4)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的实例语义结构关系必须保持一致;
( 5) 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在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一致。 变换,正是在总的原则指导下,遵循这一些具体的原则才得以有意义的实现的。中国
3.能辨识学生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偏误,并具有纠正和分析的能力。
4.能够了解不同语言的共同特点和差异,熟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有哪些优点,更重要的是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劳动节高速路免费吗?>萝
1.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能够阅读文言文。
培养学生能运用古代汉语知识独立讲解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
(二)设置选修课程 为了突出对外汉语专业特,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我们一方面精简了对汉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课程,压缩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另一方面增开与其相关的学科知识深化课和相应的选修课,如分别开设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 汉语语音教学研究 、 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 、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 汉语史 等拓展
性课程,丰富汉语本体和汉语教学研究的知识,对汉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更细化深度的理解。
(三)改革教学内容
1.立足于汉语教学 我们还必须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及文化语用规则等内容纳入教学范围。如现代汉语的语音部分中的 zh、h、sh、r 、 j、q、x 声母、 和儿化音等,都是外国人在语音学习阶段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能准确说出每一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并且学会用手势模拟舌位、画图等方法来说明元音的发音,能详细说明儿化音的发音方法及规律。这比对中文专业的要求要高。再如词汇部分的教学,重视汉语语素、汉字、词的关系教学,让学生了解语素在参与构词中的作用,掌握利用语素义理解复合词的词义的方法。并结合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让留学生了解逐步感悟汉语词汇的民族特和汉民族的思维特征以及全面了解汉语词汇的分离性和统一性。汉语重 意合 ,汉语的构词也体现了 意合 的特点,如白雪、冰凉、偏正结构中 的 省略问题。 古代汉语课程应在完成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贯穿古代文化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文化品格。如讲解文选时,可以选取以古代文化
的呈现方式进行教学。在讲解汉字构造部分时,除了使学生了解许慎的"六书"名称及定义外,更重要详细讲解每种造字法的特点,培养学生能区别不同结构的汉字、通过字形辨认汉字的本义以及根据相同部件联想猜测字义的能力。这为以后的汉字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