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8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汉灵帝时设立的( )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分数:2.00)
 A.宫邸学
 B.四门学
 C.鸿都门学 
 D.国子学
解析:
3.宫邸学(又私“四姓小侯学”)作为外戚集团政治利益的代表,是在( )是设立的。
(分数:2.00)
 A.汉初
 B.东汉 
 C.西汉初期
 D.西汉宋朝
解析:
4.汉代最主要的仕进制度是( )。
(分数:2.00)
 A.科举制
 B.贡士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解析:
5.汉代私学非常发达,经学大师们常常拥有成百上千的弟子,由于人数太多,弟子们常被分为两类进行管理,其中一类是无缘直接聆听老师的教诲,而只是被老师承认为弟子的。这类弟子被称为( )。
(分数:2.00)
 A.“及门弟子”
妩媚妖娆是什么意思
 B.“授业弟子”
 C.“著录弟子” 
 D.“再传弟子”
解析:
6.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下将之镌刻于太学门外,史称“熹平石经”。
(分数:2.00)
 A.《白虎通义》 
 B.《五经正义》
 C.《十三经注释》
 D.《汉书》
解析:
红领巾心向党歌词7.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是( ),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
(分数:2.00)
 A.《史籀篇》
 B.《急就篇》 
 C.《千字文》
 D.《三字经》
解析:
8.今古文之争是汉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汉代持续了( )余年。
(分数:2.00)
 A.150
 B.200 澳大利亚电子签
 C.100
 D.250
解析:
9.汉代,通过对各家学说的学习、吸收和批判,最终以“遍注经”的方式基本终结了今古文之争的著名经学家是( )。
(分数:2.00)
 A.郑玄 
 B.马融
 C.刘歆
 D.董仲舒
解析:
10.王充的主要著作是( ),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 )。
(分数:2.00)
 A.《政务》;文人
 B.《养性》;雅儒
 C.《论衡》;鸿儒 
 D.《讥俗》;儒生
解析:
11.魏文帝时制定( ),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分数:2.00)
 A.三舍法
 B.设科射策
 C.九品官人法
 D.五经课试法 
解析:
12.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立( ),以后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
(分数:2.00)
 A.国子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鸿都门学
解析:
13.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年)开( ),翌年又设立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改变了汉代官学中儒家独尊的格局,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
(分数:2.00)
 A.律学馆
 B.佛学馆
 C.道学馆
 D.儒学馆 
解析:
14.《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
(分数:2.00)
be动词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解析:
怎样给电脑设密码15.玄学是在我国( )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潮。
(分数:2.00)
 A.颜之推
 B.唐朝
 C.魏晋南北朝 
 D.宋朝
解析:
16.汉代识案教材《急就篇》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 )。
(分数:2.00)
 A.史游 
 B.胡毋敬
糖蒜的腌制方法 C.刘歆
 D.周兴嗣
解析:
17.汉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私学,称为( )。
(分数:2.00)
 A.私塾
 B.书馆 
 C.蒙馆
 D.家塾
解析:
二、 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9.王充是东汉时191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王充思想的突出特。)
解析:
20.东晋时期创办国子学的目的是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国子学是在西晋时期创办的。)
解析:
21.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科举考试创立于隋代,而非唐初。)
解析:
22.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落后制度,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可言。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这一观点没有看到科举制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巨大的积极意义,事实上,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三、 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
23.简述汉代私学次相授受的教学方法。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次相授受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血球”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解析:
24.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求虚务实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解析:
2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四馆”是指哪四馆?它和总明观有何区别?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南朝宋元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官学教育出现了暂时的繁荣。438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等四馆,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了
当时思想文化的实际变化。 (2)470年,宋明帝因国学废止,下令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每科学士10人。总明观至485年因国学兴建而废止。总明观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并且教学任务实际上已退居次要地位。其四科虽与元嘉时期的四馆分科相同,但它以结构完备的领导机构统领四科,比四馆在管理上更为完善,使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解析:
26.简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管理的加强:①设立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专门管理所属各学;②地方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管理:③部门对口管理,如医学由中央太医署管理,崇玄学由礼部之祠部领导;④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2)规范教学内容:①结合专业的划分,确定必修和选修课程;②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年限。 (3)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的多样化:①
学校类型的多样化;②设置形式多样化。 (4)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扩张:唐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发达,再加上实行开放的政策,与亚洲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频繁,长安成了亚洲文化教育的中心,吸引大批留学生。其中意义比较重大的交流要属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 (5)学校开始受科举的影响和支配:①学校教育以人仕做官为目的进一步得到加强;②教学内容限制在科举科目上,注重经学和文史;③教学考试方法受科举影响,模仿科举考试。 (6)封建教育等级性加强。)
解析:
四、 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
27.必答题(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8.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①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王充认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这是一种盲目迷信的恶习,他主张“问难”。这对于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有重大作用,也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②王充批评当时的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学用相违,所培养的人“但拘一经”,或只知“记诵章句”,犹如鹦鹉学舌,实际运用、动手能力极差。他认为接受教育“贵通”,“贤用”,能通览古今,学用结合,有独立见解,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2)关于教育作用。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认为人性有善恶,他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兵器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强调教育对人性形成发展的作用,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关键在于教育,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生来就善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善为恶。总之,人的善恶在于教育。所以,他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目标。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首先是“鸿儒”,其次是“文人”。他在人才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
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基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第五是“文吏”,受过识字教育,但“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或依靠门第,或攀援权贵,人仕成吏,启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列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4)教育内容。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5)论学习。①学知与闻见。王充坚持唯物主义立场,认为天地之间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他认为,学习应是感性认识(“见闻为”)与理性思考(“开心意”)相结合的过程。②思考与求是。王充认为学习的效果必须通过客观事实和实际效果来“效验”,认识和理论只有符合事实效果,才是正确的。③问难与距师。他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