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学案)
【 单元提要 】
( l )夏商时期建立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这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战国的变法运动,破坏了贵族等级社会,造就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君主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等纷纷出现,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初步建立,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 )赢政灭掉六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之后,创立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首创皇帝制度;中央设立完备的封建官制;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
(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趋势是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并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西汉在中央设三公,并形成“中朝”和“外朝”(内外朝制), 加强皇权。在地方实施“郡国并行”制,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加强,至汉武帝时期州刺史的设立,标志着监察制度更加严密。隋朝统治者采取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
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改革地方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基础。唐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统治者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 4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极端强化并走向衰落:明初对专制政权进行了全面强化,废皿相,皇权具有绝对权威,成为明朝政治制度的特。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成为总揽军国大计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既减少了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环节,又提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和保密性,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
顶峰。清朝理藩院的设置,空前地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各民族的管辖。
【 课堂练习1 】
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 ( )
A. 礼仪礼节B. 政治制度C. 风俗习惯 D. 国家政权
2、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内服制与外服制 D. 井田制
3、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 ① 异姓功臣贵族 ② 同姓王室贵族 ③ 先代帝王后代 ④ 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
4、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B. 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C.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
D.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5、夏商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不包括( )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6、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
A. “周王一卿一诸侯一士”的等级序列
B. “周王一诸侯一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C. “周王一诸侯一卿一士”的等级序列
D. “周王一诸侯一士一卿”的等级序列
7、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 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大小 B. 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
C. 希望周朝把九鼎赏赐给楚 D. 对分封制提出了公开挑战
8、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9、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A. 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 监察制度 D. 统一货币
10、汉武帝推行“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有 ① 分国建邦 ② 中朝制 ③ 刺史制 ④ 推恩令( )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11.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
A. 外朝和中朝B. 待中和承相C. 中朝和外朝D. 尚书令和太尉
1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最早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是在( )
A. 西汉 B. 东汉初 C. 东汉末 D. 隋朝
13.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B. 隋唐时期门下省下设六部
C.唐太宗时政事堂的设立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宋代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
14.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A. 隋唐时期 B. 北宋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清朝时期
15、宋朝时,专管中央财政的是( )
A. ,三司使 B. 二府 C. 枢密院 D. 中书门下
16、下列不属于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特点的是( )
A. 集中相权 B. 百官权力分散C. 重文轻武 D. 军事上内重外轻
1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18、今天西藏自治区在元朝时应为( )
A. 宣政院辖地B. 驻藏大臣辖区C. 宣慰司管辖D. 窝阔台汗国属地
19、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 秦朝与唐朝B. 秦朝和隋朝 C. 秦朝与元朝 D. 唐与元朝
20、明初撤销中书省及承相官制,皇帝秘书班子内阁的地位上升,主要反映了( )
A. 中央政府提高工作效率 B. 文臣的地位开始提高
C.君主专制统治大大加强 D. 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21、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①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 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③ 分散了地方权力 ④ 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 )
A. ① ②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① ④
22、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B. 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C.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D. 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23、皇太极、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① 内阁 ② 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 南书房 ④ 军机处( )
A.① ②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④ D.如何成为淘宝供货商② ③ ④
【 课堂练习2】
1、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
A. 设置官员 B. 自称天子 C. 建立武装 D. 征派赋役
2、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② 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③ 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 ④ 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3、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期待落空写一段话
D.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4.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 )
A. 都是中央集权制 B. 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 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 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5、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关于亲情的素材工部
6、元朝的中书省实质上继承发展了唐朝职能的是 ( )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吏部
7、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最大时期是在( )
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 C. 康熙 D. 雍正
8、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①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 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 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④ 是导致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 )
A. ① ②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9、下列官职或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 御史大夫 ② 尚书台 ③ 刺史 ④ 按察司( )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 八一建军节短句
10、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电梯品牌② 分散地方管理权力、防止割据史记中的故事 ③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 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
A.. ① ② ④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④
【参考答案】
一
1.B 2. C 3.D 4.B 5.D 6. C 7.D 8.D 9.B 10.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