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论述题
七、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贵族统治力量衰落,无暇顾及教育,官学教育因此衰弱。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由于对人才的需求强烈和掌握文化的人沦落到社会下层,使私学的兴起成为可能。四不伤害
(2)孔子是私学创办者中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办学的典范。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它冲破了西周以来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其三,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最后,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4)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关于黄河的诗
quot;的传统观念。
4.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1、简述早期地主阶级改
革派的教育主张。
汽车故障指示灯
(1)“不拘一格降人才”。
(2)复兴“经世致用”学风。
(3)“师夷长技以制夷”、
1.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早引起广泛讨论,并进行理论论证的是在战国时期。对“人性”的讨论,表明了人类开始自觉地把自己与自然界分开,理性的思考自身的特殊本质。
(1)、孟子的性善论
①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
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2)、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则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论证上述观点的:
荀子首先试图分清天赋(“性”)和人为(“伪”)的区别。他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面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
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他所理解的“不可学,不可事”的人性,包括人的生理本能和人的感知认识能力。这种自然本能中不仅不存在礼义,而且顺着本能倾向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产生争夺、伤害和,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生存。这就证明了人本性是一种“恶端”,必须通过教育从根本上加以改造,使人接受礼义的约束。他还说,礼义教化的产生就是为同人的天赋罪恶倾向进行斗争。
①“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清空历史记录
“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质就无从加工,不经加工素质也不能发展。但是,恶的素质如何能被加工为善的品质?荀子为解答这一矛盾,又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观点,即认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人认识的“理”,任何人哪怕是下贱的“涂之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习得善,成为象大禹一样的圣人。这一点与孟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现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当然,“化性起为”是有条件的,“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
推荐好看的电视剧》),即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相顺相谐,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了。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具体说就是指产生各种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
(1)豫、时、孙、摩。《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而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2)长善救失。孔子曾经提出过“改过迁善”的思想,偏重于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善于克服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长处。《学记》则把这—思想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比较普遍的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3)启发诱导。《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
以思,可谓善喻矣。”
(4)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5)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互相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里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推动自身素养的不断发展。后人则把教学相长进一步引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要相互促进。无论做本义还是引申义的理解,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
2.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
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3、次相授受:
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4、文翁兴学:
汉代蜀郡太守先从郡吏中选派人员到长安就学于博士,这些人学成归来后,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学生,学成者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的办学措施,文翁兴学的措施到汉武帝时得到推广。
5、“设科射策”: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的形式。“策”是指主考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
理解和回答过程。“科”是主考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学生根据考试所取得的世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
1、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
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
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
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1、试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教育管理的加强:
1.国子监的设立。2.地方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管理。
3.部门对口管理。4.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二)规范教学内容:
连锁酒店有哪些
1.结合专业的划分,确定必修和选修课程。
2.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年限。
(三)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的多样化:1.学校类型的多样化。2.设置形式多样化。
(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扩张:1.中印文化教育交流。2.中日文化教育交流
(五)封建教育等级性加强
(六)学校开始受科举的影响和支配:
  1.学校教育以入仕做官为目的进一步得到加强。
2.教学内容限制在科举科目上,注重经学和文史。
3.教学考试方法受科举影响,模仿科举考试。
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隋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